网上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020-11-30 09:06刘天华吴祥恩代钰张筱昂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学习需求学习效果

刘天华 吴祥恩 代钰 张筱昂

摘   要:高校本次实施大规模网上教学是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关键之举。学校采用自建课程与引用课程、异步授课与同步答疑、资源建设与学习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对网上教学进行了实践。文章通过对627名教师和9277名本科生进行调查,发现网上教学的有用程度、易用程度和自我适应能力对教学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课程内容创新、学习舒适程度、压力挑战、努力程度、教师参与情况对学习效果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高校可利用本次大规模网上教学的机会,通过整合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

关键词:网上教学;教学准备;学习需求;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21-0034-04

2020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1]。在此背景下,学校引入优质网上教学平台和资源,对网上教学的教师教学准备、课程内容建设以及在线活动安排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为同行提供决策参考。

一、高校网上教学的机遇和挑战

大规模网上教学将高校教学组织结构由原有的集中式教学转变为散布式学习[2],跟传统网上教学不同,当前的网上教学是完全在线教学形式,它对技术要求程度更高,这让高校网上教学的管理者、教育者、学习者面临着诸多挑战。

对于大多数高校教师来说,完全在线教学是一个新鲜事物,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愿意接受在线教学[3]。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本学期按教学计划授课教师人数为1264人,参与在线教学的教师人数为977人,比例为77.29%,首次开展完全在线教学比例为87.24%。31.74%教师没有任何网上教学经历,这些教师在职称结构上教授占比最高为34.25%,在学历结构上博士占比最高为37.55%,在年龄结构上50岁以上老教师占比最高为47.75%。学校中职称高、学历高、教龄高的教师由于缺少网上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向网上教学转变存在挑战。

高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大规模、高并发的网上教学在软件、硬件、网络带宽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仅沈阳师范大学开学首日运行课程门次1927,上线教师709人,上线学生17049,访问616817次,运行班级2650个,资源上传10367个,完成任务点159485个。因承载总量超量,网上平台出现了登录困难、视频“卡顿”、数据统计滞后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师生的教学体验。事实上,网上教学应作为高校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停课不停学”也不能作为一时的应急之举,大规模全员参与的网上教学倒逼高校教学方式改革,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直接途径。

二、高校网上教学的实践探索

网上教学涉及平台、课程、资源、技术、实施、效果等诸多方面。沈阳师范大学网上教学总体路径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课程建设和教师教学准备,目的是开出课程;第二阶段是加强教师学习和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第三阶段是加强教学研究,建设一流课程,与学校教育回归衔接。主要有以下举措。

1.自建课程与引用课程相结合,分类推进,促进教师教学准备

课程性质决定了课程的地位和特点,课程性质不同,在线教学的形式不同。沈阳师范大学在线教学课程类型主要包括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必修课、学科选修课、国设通识课、综合实践课。其中,通识必修课为28门,占比1.6 %;通识选修课为50门,占比3%;学科必修课741门,占比44.3%;学科选修课606门,占比36.2%;国设通识课5门,占比0.2%;综合实践课246门,占比14.7%。针对教师网上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采用学校统筹规划、学院实施、教师自主的原则,累计自建课程419门、引用课程1257门,比例为75%。

2.异步授课与同步答疑相结合,逐层实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网上教学在时间和地点安排上具有天然的灵活性,不足之处是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准分离的状态,情感化交流比较少,学生学习会产生孤独感和焦虑感。学校充分利用网上教学的优势,采用异步授课与同步答疑相结合,通过多平台的组合优势,解决网上拥堵和学习枯燥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错峰上课以来,学校网上教学平台使用率为99.2%,爱课程平台使用率为33.19%,微信(QQ)群使用率为36.95%。64.36% 的学生使用腾讯课堂(会议)、钉钉、微信(QQ)、ZOOM、学习通等工具进行直播学习。学生平均每天学习5.1小时,92.23%的同学认为网上学习过程流畅并且不影响学习效果,62.35%的学生认为平台自主学习与直播互动答疑是网上教学效果更好的方式,61.29%的学生认为混合教学是学习效果最佳的教学方式,这也为学校复课后的网上教学指明了方向。

3.资源建设与学习活动相结合,系统分析,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网上教学分为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两个层级。学习资源是网上教学的基础,包括微课视频、直播及配套资源开发等学习任务;学习活动是网上教学的核心,包括在线学习导学、在线学习活动设计、在线学习过程设计、在线学习支持、在线学习评价等活动。学校利用网上教学平台数据实时系统,全面分析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数据。在开学首周,全校运行课程2967门次,上线教师955人,运行班级4772个,教师上传学习资源34376个,发起讨论3725个,发布作业1663个,批阅作业26328人次;开学第3周,教师上传学习资源76844个,发起讨论4473个,发布作业2054个,批阅作业31511人次,学校网上教学在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两个方面呈现上升趋势。

三、高校网上教学的实践效果分析

为了验证网上教学的实践效果,本研究对教师教学准备情况和学生的學习效果进行了大规模调查。教师问卷由教务处对本学期在线教学教师977人发送,累计回收有效教师问卷627份,问卷有效率为64.18%;学生问卷是关于线上学习效果的问题,由学工部的今日校园APP对本学期参与在线教学的14434名学生发放,回收有效问卷9282份,问卷有效率为64.31%。调查对象覆盖了学校25个教学单位的师生,包含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77个专业),能够反映出学校网上教学的整体情况。

1.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教师教学准备量表包括在线教学的有用程度、易用程度、使用意愿、适应能力、技术能力、数据素养、理论知识、实施能力等维度,计41个题目。学生学习效果量表包括课程容量、内容创新、压力挑战、教师参与、课程互动、学习舒适度、努力程度、认知程度等维度,计32个题目。量表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1~5表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教师和学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81、0.984。教师问卷的积差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见表1),教师的网上教学准备各维度同网上教学满意度之间的相关系数r介于0.38与0.48之间,达显著(p<0.01),它们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学生问卷的积差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见表2),学生的课程学习各维度同效果满意度之间的相关系数r介于-0.26与0.56之间,它们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内容创新、教师参与、课程互动、舒适程度、努力程度、认知程度等维度同网上学习效果满意度成显著的正相关,课程容量与压力挑战同网上学习效果满意度成显著的负相关,可进一步作回归分析。

2.网上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因子分析

多元回归结果显示(见表3),有用程度、适应能力与易用程度先后进入了方程式,其它维度没有进入方程式,它们对网上教学满意度没有解释力。模型3是由常量、有用程度、适应能力与易用程度组成(F(3,624)= 86.18,p<0.001,R2=0.29),它们对网上教学满意度具有29%的解释力,F检验达显著,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另外,模型的多重共线性检验发现,VIF值介于1.26与1.71之间,符合小于10的标准,不存在着共线性问题。教师对网上教学感知有用程度维度的标准化系数β=0.28(t=6.15,p<0.001),网上教学适应能力维度的标准化系数β=0.20(t=4.57,p<0.001),网上教学易用程度维度的标准化系数β=0.15(t=2.81,p<0.01)。这表示教师对网上教学感知的有用程度、适应能力与易用程度对网上教学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其中有用程度的影响力最大,其次是适应能力和易用程度。

3.课程学习效果满意度的影响因子分析

多元回归结果显示(见表4),课程学习的舒适程度、内容创新、压力挑战、努力程度、教师参与等维度先后进入了方程式,课程容量、课程互动、认知程度等维度没有进入方程式,它们对学习效果满意度没有解释力。模型5由常量、舒适程度、内容创新、压力挑战、努力程度、教师参与组成(F(5,9276)=1467.26,p<0.001,R2=0.44),它们对学习效果满意度具有44%的解释力,F检验达显著。另外,针对模型的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发现,模型中VIF 介于1.04与3.67之间,不存在着共线性问题。舒适程度的标准化系数β=0.21(t=13.81,p<0.001),内容创新的标准化系数β=0.30(t=34.99,p<0.001),压力挑战的标准化系数β=-0.16(t=-22.08,p<0.001),努力程度的标准化系数β=0.21(t=14.62,p<0.001),教师参与的标准化系数β=0.05(t=4.69,p<0.001)。这表示舒适程度、内容创新、压力挑战、努力程度、教师参与对学习效果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内容创新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努力程度、舒适程度、教师参与。压力挑战对学习效果满意度具有负向影响。

四、总结与反思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深度分析发现,网上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学准备、课程内容建设、学习活动安排对教学效果具有显著性影响。

1.网上教学感知的有用程度、适应能力、易用程度能够提升教师的网上教学体验

本次网上教学中,学校大部分教师首次进行完全在线教学,绝大多数教师首次使用学校引进的网上教学平台。在网上教学大规模应用初期,大部分教师对网上教学平台的操作不是很熟悉,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平台操作。一些能够主动学习在线教学、接受在线教学理念、认同在线教学风格的教师,会积极向学校的教学技术支持团队寻求帮助,根据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改进在线教学设计方案,有目的地使用技术,开展高效的在线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教学活力。所以,在网上教学初期,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需要从网上教学的理念、技术支持、效果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让教师了解网上教学的有用、好用、易用。

2.课程学习的舒适程度、内容创新、压力挑战、努力程度、教师参与对学习效果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

内容创新对网上教学的影响力最大。主要因为,在较短时间内教师引用的课程资源跟学校、专业、学生的实际定位还有些差距,课程提供的学科前沿和符合社会需求知识总量距离学生学习的期望存在差距,加之所有课程均采用网上教学方式,学生与教师自感压力较大。此外,课程内容及活动安排的压力挑战与网上教学满意度成负相关。这是因为,学生长时间居家在线学习,网上学习的孤独感和枯燥感加重课程内容的压力和挑战,影响了课程学习的效果。因此,高质量课程建设是网上教学的核心,教育者需要通过创新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适度的直播教学,加强师生和生生的临场感,营造友好的网上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努力行为,提升网上教学的效果。

3.网上教学的高阶程度有待提高

当前高校网上教学呈现大规模、密集式的特点,从总量上看,网上教学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由于时间仓促,教师网上教学的使用意愿、技术能力、数据素养、理论知识、实施能力等因素并没有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幅提高,它们对网上教学的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当前教师的网上教学热情很可能随着时间的推进,受到自身技术能力、数据素养、理论知识和实施能力的局限而逐渐消退,这会影响网上教学的持续改进以及学校课堂教学的回归。其次,学生的高阶认知水平并没有对网上学习效果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这意味着教师的积极参与并没有转换为学生相应的高阶认知能力。没有高阶性的课程教学,学生在线学习停留在知识传输层面,会影响网上课程的建设质量。

未来,高校可借助本次大规模网上教学的机会,充分利用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优势,促进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通过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课程教学的高阶性,突出课程内容的创新性,增加课程内容的挑战度。运用大数据技术及学习分析技术,对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进行摸底,对学习质量进行诊断评估,构建在线教学良性生态,助力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回归衔接。要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出发点,围绕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教师能力、质量保证等多个方向,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獻:

[1]教高厅[2020]2号.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Z].

[2]祝智庭,彭红超.全媒体学习生态:应对大规模疫情时期上学难题的实用解方[J].中国电化教育,2020(3):1-6.

[3]宋灵青,许林,李雅瑄.精准在线教学+居家学习模式:疫情时期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途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0(3):114-122.

(编辑:王晓明)

猜你喜欢
学习需求学习效果
基于信息化教学学习效果量化的课程考核研究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基于学习需求的学习活动设计
小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良方——良好英语课外学习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