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时代省市一体化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0-11-30 09:06薛峰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20年11期
关键词:省市服务平台统一

薛峰

摘   要:省市一体化教育信息化建设模式通过建立标准体系、用户体系、数据体系和应用体系,形成了全省教育信息化“一盘棋”的建设骨架,实现了部、省、市、区县、校之间的用户、数据和应用的互联互通,并通过实践应用验证了可行性与先进性,对教育信息化2.0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2.0;区域教育信息化;省市一体化;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5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21-0023-04

一、引言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思路,以“平台+教育”的服务模式,整合各级各类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应用系统,逐步实现管理平台和资源平台的互联互通和衔接开放。[1]

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这对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注重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以解决横向与纵向信息数据难以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孤岛现象等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区域教育信息化迫切需要构建集中、统一、标准化的建设体系,解决制约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与发展的瓶颈问题。建立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制定共享规范,建立开放接口,规范建设统一的教育应用系统,避免各自为政,节约建设与维护成本,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

山东作为教育大省,一直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二五”期间,按照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求,以“平台+应用+服务”的建设模式,建设完成山东省教育云服务平台,构建了数据资源中心、服务开放与共享中心、应用接入中心、用户服务中心,形成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支撑底座。《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发布后,按照“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的建设要求,基于省级公共技术支撑保障体系,实现了与青岛、威海两地建设的智慧教育平台在用户、数据、应用上的互联互通,形成了省市一体化的建设骨架与建设模式,有力推动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协同发展。

二、省市一体化总体架构设计

省市两级一体化建设架构围绕省市两级教育数据的上下互动、应用的上传下达、用户的统一认证来设计,以省教育云服务平台为基础,确定省市间的交换信息指标及信息交换流程,建立省市两级教育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实现省市两级教育信息交换与共享,进而形成省市两级一体化建设的骨架,为地市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撑。

1.省级平台

基于山东省教育云服务平台,建立全省教育公共技術支撑保障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集成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全省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和各类学校对教育管理业务的共性需求,建设全省通用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三大类教育基础数据的“伴随式收集”。既对地市、区县、学校提供基础数据服务,又为全省教育管理、教育决策、监测评估及公共服务提供基础的、共性的信息技术支撑。

2.地市级平台

基于省级平台建设的公共技术支撑保障体系,在省级平台集成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全省通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覆盖的业务范围内,结合本地市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和各类学校对教育管理业务的共性需求,构建本级智慧教育平台,融合教育管理和教育资源应用,面向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同时通过数据体系构建的数据交换通道,既为省级平台提供本市教育业务数据,又为辖区内的各区县提供相应的教育基础数据。

三、省市一体化建设总体设计

1.标准体系

山东省教育厅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建成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在完成国家核心信息系统部署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覆盖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及基础数据库,实现学生、教师、教育机构数据全面入库、动态监管、开放共享。建设完善的省、市、县区域教育服务平台,做到管理与资源服务一体化,实现上下互通和数据交换,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区域教育服务平台体系”。[2]为有效保障区域教育管理平台建设的规范性,保障教育管理与教育资源服务的融合发展,实现平台之间的互通和数据交换,我省制定并发布了《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地方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见表1),作为我省数字化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的总体框架、应用体系、基础信息资源和数据开放共享等工作提供标准化依据和规范性指南。

“标准”分为总体要求、基础数据元、数据共享三部分,为全省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了标准化依据和规范性指南。

2.用户体系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应用支撑服务平台,供省级各应用系统进行有效整合与协同。山东省教育云服务平台基于该应用系统支撑平台统一用户和统一身份认证体系(见图2),进行了部分改造,建立了全省统一用户管理与认证体系,实现了全省统一用户管理及两级认证、四级使用的身份认证服务。

统一用户管理与认证体系主要为各级平台实现以下功能:

(1)统一组织机构、统一用户体系;

(2)统一授权管理,实现集中统一的业务信息系统授权;

(3)统一身份认证,为各系统各类用户提供统一身份认证功能;

(4)单点登录,基于统一身份认证实现各级教育用户在平台中的单点登录。

统一用户管理与认证体系的建立,为省市一体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数据体系

山东省教育云平台建立了以“数据为核心”的数据体系,通过数据资源目录的建立形成了数据资源中心,将数据作为资产进行管理与应用,实现数据的开发与共享。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已完成了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三大基础数据库的建设,省级数据资源中心通过部省数据交换平台获取本省三大基础数据,形成省级平台的基础数据库,为地市、区县各级平台提供基础数据服务,支撑建立本级数据资源中心;同时,各级各类应用产生的业务数据又逐级向上共享,最终形成了全省互联互通、统一共享的数据资源中心和数据体系。

数据体系架构如图3所示。

(1)数据资源目录

根据教育数据的内容与属性,对教育数据进行分层、分级与分类管理,从学生数据、教师数据、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教学数据等方面进行管理,同时数据类别涵盖学前、中小学、中职、高等教育等几个层级。

(2)数据分类

根据数据内容及数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将教育数据分为基础数据、业务数据两大类。

①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学生、教师、学校三大类基础数据。基础数据来自于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三大基础数据库,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与准确性。

②业务数据

业务数据主要包括教育管理、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数据,例如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政教教务管理、资产管理、教师教研备课、学生成绩等方面的业务数据,这些数据应基于地市、区县建设的应用系统,进行伴随式的采集,形成持续、动态的数据内容。

(3)数据采集

数据资源中心对孤立的原有应用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统一的采集、清洗、转换和加载等数据处理操作。采用ETL,实现数据的抽取、转换和加载,整合各种异构的数据源并最终将数据以一种指定的格式流出。针对数据来源一般是多个业务系统,数据集成难度大,错误数据、不完整数据、重复数据等“脏数据”较多,数据量大,轉换任务并发量大等问题,通过建立抽取模型将现有各个系统的数据进行数据采集、清洗、转换,并可以实时在线监控交换任务的数据输入量、输出量、成功个数、失败个数、失败原因等。

(4)数据共享

数据共享分为横向共享(同级间共享)和纵向共享(上下级间共享)两类。[4]

①横向共享

在本级平台内部和各应用之间以及其他部门(如公安、民政、社保等)对基础信息资源和业务信息资源的数据共享称之为横向共享。由基础支撑平台中的服务开放与共享中心面向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开放服务,并实现各应用产生的业务数据的回传、整合与统一共享。

②纵向共享

纵向共享分为下行共享和上行共享。

a.下行共享主要是由省级平台向各地市级平台共享教育基础数据;各地市级平台向市域内各区县级平台共享教育基础数据。

b.上行共享主要是由各区县级平台向地市级平台共享各应用产生的业务类数据;各地市级平台向省级平台共享业务类数据。

4.应用体系

基于互联网架构的应用管理框架,建立应用中心,实现应用接入、应用审核、应用上架、应用推荐、应用使用、应用评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采用开放式平台架构,可接入优质的第三方应用和服务,如国家、省、地市、区县级应用和其他第三方厂商开发的应用等,进而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体系。

(1)应用接入

对应用实现统一管理,包括应用的创建、接入及服务申请、组件管理、开发支持等功能。

(2)管理控制台

实现应用的后台管理及应用的上架审核等。

(3)应用商店

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一站式软件挑选、使用、更新和评价服务,为应用开发者提供方便、可靠、高效的应用运营和推广渠道。

应用商店示例页面如图4所示。

四、应用实践

山东省教育云服务平台采用“平台+应用+服务”的设计理念,形成了省市一体化建设的支撑骨架,建立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体系、用户体系、数据体系和应用体系,在此基础上打造了一个门户(教育信息展示门户)、提供两类云服务(教育专有云服务和社会公共云服务)、构建了各级平台三个一站式(一站式登录、一站式管理、一站式服务)、实现了四个统一(统一身份认证机制、统一访问控制机制、统一资源汇聚机制、统一门户呈现机制)、确保了五个畅通(身份通、数据通、应用通、门户通、资源通)。

基于省级平台建立支撑骨架,青岛教育e平台、威海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了部、省、市、区县、校的五级用户、数据、应用的互联互通,实现教育数据、资源、业务跨层级流动共享。

省市一体化建设实践框架如图5所示。

五、结束语

区域教育信息化省市一体化建设模式通过建立标准规范体系、用户体系、数据体系和应用体系,打通了部、省、市、区县、校之间的用户、数据和应用的互联互通,实现了业务协同、数据共享,基本解决了各业务系统之间相互割裂、碎片化和垂直化等信息化建设的突出问题,打破了信息孤岛、信息烟囱、信息壁垒的限制,为全省教育信息化一盘棋建设树立了标杆示范,也为教育信息化2.0“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可复制可借鉴的意义和经验。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建设工程,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省市一体化的建设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使其更好地支撑区域教育信息化2.0建设。

参考文献:

[1]教技[2018]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Z].

[2]鲁教信[2016]1号.关于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通知[Z].

[3]DB37T3600.2-2019.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第2部分:基础数据元[S].

[4]DB37T3600.3-2019.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第3部分:数据共享[S].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省市服务平台统一
密码服务平台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统一数量再比较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其他省市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