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数学教学工作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它反映的是学生对数学知识更深层次理解、掌握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具备这种能力,需要老师在数学常规教学基础上,不断的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起到积极影响。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教学;理解力
我国当前正在推行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所需具备的数学能力做出如下规定:小学生需要具备数感、几何直观、空间观念、符号意識、运算及推理等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呢?我认为需要聚焦以下几点:
一、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为理解而教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死板地将知识传授给同学,必须要认识到学生理解能力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如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二)——分饼”的教学中,教材给出了这样一幅情境图(如图1)。
面对学生的想法,我及时调整,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台。
1.认为“每人分得”的为甲组,认为“每人分得”的为乙组,认为“每人分得1”的为丙组,请大家选择自己的阵营。
2.各组队员共同商讨,拿出证明观点正确的有效证据,并找到反驳他组答案的理由。
3.自由辩论,找到各组的联系和区别。
在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有些较为机灵的同学发现了在本课中所出现的两个数字与其实所表达的数据大小是相同的,一个是属于浓缩之后的,而另一个是展开来的,在这种形势之后老师就可以顺势引导,直接挑明它们其实就是一样的,然后请学生在课后联系生活例子进行证明。
同时,参与此次活动的丙组同学,也指出其最后经过实践的验证发现4名同学平分5张饼,则最后每人所得到的并不是小于1的数,而是超过1才对。
在不断的争辩中,学生不难发现和1所表达意义的不同,而这个发现虽然不是本课时的主要学习目标,却是他们对分数本质作的一次极为深刻的剖析。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形成共同认识的基础上,再对类似知识进行进一步深入的了解,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全面。
二、深度加工所学知识,为思维发展而教
由于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思维非常敏捷的时期,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会非常新颖,故在数学教学当中老师应利用其敏捷的思考方式,加以引导使数学教学的开展更加流畅。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有一个数学概念是学生们容易混淆和迷惑的,那就是在几何知识的学习中对于面积的理解。比如大家都熟悉的球体,它的表面就并不是平面的,如果老师向学生发问它是否有自己的表面积呢?在这个时候老师就需要结合实际例子为大家讲解关于物体的面积的概念和知识。老师可以拿来一个和球体类似的水果,比如桔子,它不但形状类似而且还可以剥开并展开,这非常有利于大家的理解。
在这个知识的讲解当中,不仅能让大家对这个概念有更清楚的掌握,最重要的是让大家在内心深处对新的数学概念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体会。因为小学阶段在认识和讲解面积时都局限于平面的图形,而真正学习球体等这种空间立体图形的表面积需要到高中阶段才开始接触。所以在此时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主要就是让大家对这个概念有一个初步了解,这可以促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受到启发,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从而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力求让知识结构化,为学得简单且系统而教
在数学教学当中同时要合理运用事物教学,避免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过多的受到具体事物的影响。一般引入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帮助理解,都是在数学教学的初级阶段,一旦上升到较为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中期阶段,就要采用更为抽象的数学概念来开展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知识面更加的系统、全面。
为了提高学生在数学结构化的理解能力,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体系,使得他们对有关概念和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结束语:
我们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时间循序渐进的过程,绝非短时间能够达到的。为了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理解和认知能力,教师需要将原来抽象的东西用形象的、直观的东西展现出来,让孩子们感受到它的乐趣,并从内心深处喜爱上它,然后才能一步步的创造学习氛围,逐渐培养起初级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丹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数学教学[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99.
[2]林春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教育界,2020,(1):33-34.
[3]曹传展.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魅力中国,2019,(49):411-412.
作者简介:郑珊珊(1994.3.9)女,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人,研究生,北华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