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

2020-11-30 09:52韩娜娜
政工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建设性批判性理论课

滕 蕊 韩娜娜

习主席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围绕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鲜明提出“八个相统一”的重要指示,为加强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敌对势力把青年学员作为重要突破口,加大“西化”“分化”力度。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很关键的一条就是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强化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发挥好教学主课堂、网络新课堂、实践大课堂“三个课堂”作用,在“破”与“立”的统一中传导主流、批判谬误。

一、教学主课堂要坚持“有理有真相”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教学课堂中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就是内容要精确、案例要精选、角度要精准,在“有理有真相”的理论灌输中,引导学员坚定“四个自信”。要增强思政课的“真理性”。大张旗鼓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讲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坚定学员的政治信仰。要增强思政课的“引领力”。充分运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坚持用具体事实说话、用真实数据证明,引导学员深入思考取得成就靠什么、根本优势在哪里,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信心。要增强思政课的“火药味”。直面“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各种错误观点,讲清我军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的特色优势,引导学员辨别大是大非、坚定理想信念。

二、网络新课堂要坚持“有图有真相”

信息网络时代,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就是要积极占领网络新阵地,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引导学员在“有图有真相”的鲜明对比中,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针对片面信奉“月是西方圆”的现象,既要做到不回避问题,又要勇于主动设置话题,围绕网上“美分党”“带路党”大肆宣传的错误观点,组织观看《谁在与民主为敌》《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等讲述西方社会真相的纪录片,让学员自己感悟“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辨别孰优孰劣。针对抹黑领袖和英雄的现象,组织认真学习党史军史,观看英雄家人采访实录,举办“公知大V 奇谈怪论”辨析会,引导学员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侵蚀。针对西方敌对势力极力鼓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等现象,在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在校园网及时上传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美国的人权纪录》《美国侵犯人权事记》,用好某些西方报刊反映西方国家政治、司法、医疗、教育等现状的真实报道,引导学员坚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三、实践大课堂要坚持“有感有真相”

实践课堂是院校思政课的有效延伸。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就是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让学员深入社会、身临其境,在“有感有真相”的具体实践中弘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升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针对“中国经济制度不合理”等错误认识,组织到高新开发区、城市规划馆等地进行现场教学,举办“家乡新变化”大家谈,让学员登台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变化,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真实的数据,引导学员充分认清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只有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健康永续发展。针对“盲目崇拜民国”的现象,组织到抗战旧址、军事博物馆、国民党监狱旧址等参观,引导学员深刻认清旧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全方位的腐败无能,从而使学员真正认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从思想深处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而自觉“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猜你喜欢
建设性批判性理论课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学的困境与路径
古特雷斯联合国改革议程与中国的建设性角色*
如果被无端指责,该咋办
以建设性新闻理念推动广电媒体转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