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

2020-11-28 07:47李大民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11期
关键词:法制引导整合

李大民

【摘 要】由于道德内在于生活中,是生活的构成性要素,从小就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建设和法制观培养,对于其今后的发展和能力提升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连接,以体验学习为载体,整合优化课程资源,优化教学形式,以提升教学实效。

【关键词】道德;法制;引导;整合;规则

我是一名道德与法制老师,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学校德育基础课程之一,课程致力于在课堂上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其教学目标同时指向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个方向,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对生活具有积极态度的人,一个拥有参与社会认知能力的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有优秀道德品质、有法治意识的人。由于道德内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构成性要素,从小就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建设和法制观培养,对于其今后的发展和能力提升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连接,以体验学习为载体,整合优化课程资源,优化教学形式,以提升教学实效。

一、注重儿童生活基础,优化教学内容,规范行为习惯儿童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虽然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其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即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教育儿童接受社会规则、规范自身行为。例如,通过一年级上册的“上学路上”一课,学生认识了交通信号灯,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学会保护自己;“校园里的号令”一课让学生知道了各种铃声发出的指令分别是什么意思,能严格遵守班规,规范自己在课堂上和校园里的行为;而“玩得真开心”一课,则在游戏中寓教于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是与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一致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不同册次中,同一教育主题,其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各有侧重,但在小学阶段仍呈纵向螺旋上升的趋势,所以,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二、关注儿童生活现实,优化教学形式,感悟明理知行。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适于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所以,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用学生自身生活的资源,运用感性活动的体验策略,让学生动用眼、鼻、耳、口、舌等开展感受认知,获得直接体验,在体验学习中感悟明理、习得方法。第一,即时生成体验。播放动画片《粗心的小笨猪》,让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动画故事里的小猪找出马虎的原因:做事没听清、没记清、没看清、没问清。学生通过观察、倾听、分享同学的体验感受,通过个体思考表达,体验生活中“小马虎”的例子,知道哪些行为是“小马虎”,是坏习惯。第二,参与寻找“小马虎”的活动体验。设立大眼睛检查小分队,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小马虎”,如扫地不干净、红领巾不整齐、放垫子不整齐、校服饭盒没拿、作业做错题等。第三,讨论探究,自主体验。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到学习中“马虎”的典型表现:忘记检查作业,粗心大意;心急,漏做或做错习题;书写字体潦草,做事丢三落四;观察没有顺序,思考缺乏条理等。而造成马虎的原因是平时做事不认真,不细心,没有养成细心想、专心做的习惯。学生最终明白“小马虎”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麻烦和挫折,所以决心要改掉“小马虎”的坏习惯,告别“小马虎”,不与“小马虎”做朋友。教学活动的游戏化设计,让学生在明理的基础上知行,习得方法,让学生体验做事要细心想、认真做,才能获得成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由此说明,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技能,价值判断的能力,以及对道德原则与法治观念的领悟,都可以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形成。学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这种教学以体验学习为载体,达到落實课程教学的目标,扩展了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习得了方法和能力。学生也在体验学习中懂得了做事认真、细心是个好习惯,也初步体会、领悟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精神。

三、联系儿童生活实际,优化课程资源,内化道德品质。学校生活是一个人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小学“道德与法治”应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优化课程资源,让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去感受、体验、领悟,并获得各方面的发展。而课程的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可包括各种各样有形的、无形的资源,如教科书、教师指导书、参考材料、互联网、其他学科、班级或学校活动,校园文化氛围;儿童的经验、兴趣,老师和同伴;儿童的家庭、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施,文化教育宣传,传统文化活动节日;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山川、自然现象等。整合优化、利用好这些资源,能使课程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的校园”一课时,巧妙结合校园文化底蕴、社区文化教育宣传基地的资源,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第一个活动:课前举行摄影展,让学生把校园中最美、最喜欢的一景拍下来,投票选出校园最美一景。投票结果是学校“正园”一景获得第一名,因为正园里有与校名有关的名人雕像,而那位名人,正是学生心中的英雄。教师带领学生瞻仰校园里的名人雕像,缅怀革命先烈;参观校史室,了解这位名人的生平故事。第二个活动:课堂上新授课部分播放与抗日战争有关的视频,再次增强作为“纪念这位名人的学校”学生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怀。第三个活动:课后延伸,请家长利用周末,带学生去这位名人的故居参观采访,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以上三个活动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由课前的摄影展到课后的参观采访,由课内延伸至课外,体现了课程资源的整合优化。

以校园文化宣传、影视作品欣赏、实践参观采访,家校结合、走进社区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校园的情怀。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更有意义,从而有利于儿童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并学以致用。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从而真正体会到现实生活对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形成及其社会性发展具有的特殊价值。而课程教学紧密连接儿童生活,以生活化的体验学习进行启蒙教育,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我们以后更要重视道德与法制课程,让他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当前小学教育阶段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对课程教育引起重视。当前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我国道德和法治教学也提供了更强力的支撑,所以在课堂教育中将信息技术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结合,不仅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学生形成更科学的观念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教师能在今后教学中实现正确引导,合理对学生展开教育,实现网络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我非常注重孩子们的道德与法制学习,这是他们将来走上社会人生的开始,所以我用自己的全身心教育他们,学好道德与法制,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陈悦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法制引导整合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关于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法制严质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