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媛媛
【摘 要】德育一直是我国教学事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标准的深入推行下,德育教育工作走入正轨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教学挑战。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正处于各项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与人生观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了让初中德育的教育价值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并对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地优化与创新,让学生得到有效的德育教育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以此进一步提升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推行力度。本文将以当前初中德育教育现状为出发点,进一步探究德育教育对于初中学生學习发展的重要作用,尝试提出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方法,希望能够为学生创建更优质的德育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综合性成长。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创新教学
德育教育作为初中教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培养,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已经完全无法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了让德育教育更好地满足初中学生的发展需求,初中班主任教师在日常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就需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对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进行有效地优化与创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与消化德育知识,并能灵活地将其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促使学生能够通过有效的德育教育成为有素质、有文化、有思想的优质社会主义接班人,以此从真正意义上发挥德育教育的价值,高质量地完成素质教育任务。
一、目前初中德育教育现状
(一)没有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开展德育教育
在传统的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教师通常都是依据教材或者是学校的教学要求,对学生实施系统化的统一德育教育引导。这样的德育教育虽然教学目的非常明确,但由于没有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就会导致德育教育表面化,无法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成长中的德育需求,无法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实质性的教育价值,促使德育教育的本质意义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二)德育教育模式过于落后
教师是德育教育开展的实施者与组织者,很多教师在落实德育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讲述,会明确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这种直接的口头式教育很难让思维活跃的初中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无法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德育教育的价值,更不要说将其德育知识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了,所以这种单一讲述式的德育教育模式非常容易造成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从而导致德育教育无法达到理想的德育教育标准。
(三)学校与家庭的教育不同步
学校与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两个重要场所。在初中德育教育开展中要想让德育教育的质量得到有效地保证学校,教师就必须加强家庭与学校的结合建设,携手家长共同为学生创建一个优质的学习成长环境。但在目前初中教育开展过程中,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却很难达到同步,很多家长由于忙于工作,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少之又少,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孩子在学校都接受了哪些教育,而教师也无法得知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是怎样的,这就会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苍白无力,无法让德育教育的质量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二、德育教育对于初中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作用
(一)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学生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们接触的人和事物也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育不够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低,他们如果无法正确处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诱惑,必定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成长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能够在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行为价值观念,明确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学会正确处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此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清除学生在成长道路上的重重障碍,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良好的道德素养也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不能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导致他们在学习中产生松懈、怠慢的负面学习情绪,从而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落后。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德育教育引导,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就可以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生活与学习中的重重挑战,以此为学生学业任务的高质量完成增添新的前进动力,促进初中教育的深入推行。
三、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方法
(一)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开展德育教育
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德育教育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教师在日常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就一定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引导,只有这样才能让德育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让学生通过德育教育切实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例如,在日常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就可以利用班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深度的交流与沟通,为了让学生放下自己的心理压力。班主任教师还可以进行匿名的交流,让学生用纸将自己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以不记名的形式将这些纸条交给班主任教师,教师通过这些纸条的观看了解学生的实际德育需求,然后再依据学生的实际德育需求,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德育教育。这样的德育教育模式,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老师产生相应的依赖心理,能够畅所欲言的将自己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向老师进行倾诉,以方便教师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德育学习需求,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引导,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德育问题,以此实现初中德育教育模式的有效优化,提升初中德育教育质量。
(二)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
在初中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要想避免德育教育出现过于表面化与系统化的教学现状,教师在日常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德育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并学会将学习到的德育知识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进而达到知行合一的德育教育效果。例如,在日常初中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感恩德育教育时,除了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感恩的理论德育教育知识以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可行性较高的感恩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亲自体验感恩中明白感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学会将感恩德育知识进行践行。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感恩在行动”的德育教育活动,这个活动就是让学生寻找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人,并运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谢,如为辛勤付出的父母做一顿晚餐、为那些默默守护我们家园的社区劳动人员送上一瓶矿泉水、为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给予自己帮助的同学送上一张感恩贺卡等一系列小的感恩举动都非常适合初中学生进行落实。为了进一步放大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感受,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文字将自己的感恩行动过程与自己在感恩行动过程中的感悟进行记录,在活动完成后与班级其他学生分享。这个感恩活动虽然比较简单,但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行动中深刻地体会周边人对自己的默默付出,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和热爱身边人,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爱,促使感恩能够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态度,以此进一步实现初中德育教育价值的升华。
(三)强化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为了让德育教育的质量得到进一步地提升,教师在日常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要与家长进行密切地沟通与配合,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能够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为学生创建全面优化的成长环境,促使德育教育能够全面渗透到学生学习与成长的方方面面,以此进一步提升德育教育质量。例如,在日常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就可以将每个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进行严格的记录,然后定期通过微信、QQ、邮件等通信工具将学生的日常表现与德育教育进度发送给学生家长,并给家长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教育策略,这样既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还能让家长对学生实施科学有效的德育教育引导,引导家长也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中。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教师还可以要求家长及时反馈学生在家的学习表现,这样就可以给教师更多的教学参考,方便教师在今后的德育教育中依据学生的综合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引导。通过与家长进行密切地交流与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德育教育,给家长提出相对专业的德育教育引导,可以让家庭与学校的德育教育配合更加密切,为学生创造更为浓厚的德育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优质的德育环境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以此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初中德育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实现初中德育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班主任教师在日常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就一定要认真分析德育教育现状,针对目前德育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不容乐观的教学现状,进行有效的改革與创新,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德育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德育知识,并能够将德育知识践行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高质量完成初中德育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毛奕彩.初中德育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0)
[2]王利.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主要对策[J].新课程(中),2015(11)
[3]扎西罗布.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24)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
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充分发挥德育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课教学应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专业课教学应结合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与创业精神教育。学校应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增强职业意识,提高职业能力。
实训、实习既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其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教育和促进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实习过程中,教师应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相关岗位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及其养成训练。
学校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定期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祭扫烈士墓,参观城市、农村和名胜古迹,参观现代企业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了解职业,认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增长才干,完善自我,全面发展。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肩负班级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重要职责。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和专业特点,遵循德育规律,组织建设好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培养好的班风学风;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密切联系家长,充分利用家长、用人单位、行业及社区等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
做好德育工作是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责任。教师要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应与德育紧密结合,要从关心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着眼教育,严格要求,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实现管理育人。学校各项服务工作都应体现德育功能,全体服务人员应热爱本职工作,以身作则,优质服务,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激励,实现服务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