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育珀
摘 要: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基础学科之一,是构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在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新需求的同时,需要积极融合传统文化内容。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孕育的精粹,传统文化长期存在于教育领域之中,并且具備较为深远的影响。相关教师应重视传统文化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尤其是极具人文情怀的语文学科,要汲取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与现代教学内容开展深度融合,让他们能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塑造其优良的个性品格。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课堂渗透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精粹,集合着古人的智慧和才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授课中,应重视传统文化和现代教学内容的有效配合,将有效渗透文化故事作为当前语文知识传输的重要载体。语文课堂因其特有的人文属性,是渗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语文课堂的活力。文章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求深度研究,探究如何发挥传统文化的活力,优化课堂教学。
一、浅析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的潜在问题
在小学语文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理念是根据新课改要求所提出的,因而在我国小学教育中的实际落实仍存在较为突出的不足和短板,而这些问题亟待教师运用课堂创新和教学完善进行有效解决。首先,部分教师并未正确树立对于传统文化渗透性教学的观念,极大程度上忽视了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知识储备、个性素养的深远影响,从而造成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成分缺失;其次,是对其所具有的内容没有进行科学全面的斟酌和筛选,在课堂教学的展现中,缺少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以及丰富性的展现渠道,造成小学传统文化语文课堂趋向于枯燥化、单一化,导致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讲解逐渐缺乏兴趣;最后,是在两者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教师未能够把握传统文化的有效切入点,致使传统文化在实际教学中略显生硬,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吸收、理解无法达到教学的理想预期。
二、探究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途径
(一)把握传统文化切入点,增强课堂内容融合度
教师在课堂中全面渗透传统文化,需要将语文课本的内容作为切入点,促使两者之间能够深度化融合。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制定传统文化的授课方案,进而保证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学科知识形成相辅相成、高度统一的课堂效果。在提升学生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展他们的知识文化素养的深度和广度。
比如,笔者在教学《传统节日》的过程中,针对课文中所提及的传统节日进行信息资料的匹配,首先是搜集有关传统节日的历史由来和故事,向学生进行深度介绍,让其能够真正了解中国各种传统节日的形成。同时,组织学生开展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课堂讲演,要求学生介绍不同节日的民风民俗和文化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全面、深刻的理解,以课本知识增强学生的语文学科基础技能的同时,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
把握传统文化的有效性选择,强化其与现代教学内容的充分融合,是构建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涵的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点对点”有针对性的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渗透,能够促使二者互为载体。
(二)引入教学内容多样化,创新文化表现新形式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而由于时代的隔阂性和年代感,使得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内容不能够较为全面深刻地表现出来,也致使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较为枯燥、乏味,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不足,从而导致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水平大幅度降低。因此,教室需要在传统文化表现、输出途径方面加以完善和创新。
比如,我在教学部编版语文《大禹治水》这节课时,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传统故事文化的学习中,明白“合理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哲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动画的形式向学生生动展示“大禹治水”的故事内容,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的理解,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教学需要。此外,增加其他课外传统故事的输出,让学生从不同的传统文化故事中,获得较为广泛的哲学文化熏陶。
小学语文课堂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输出途径,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开展个性化的渗透教学策略。另一方面,在信息化的教学宏大背景之下,教师应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渗透有效结合起来,发挥两者的积极效应,促进传统文化适应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全方位渗透传统文化是现代小学教育的主流趋势之一,也是现代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师需要针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选取,摘选其中的优秀成分,与新课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融合,抓住传统文化和语文知识的契合点,使得二者能够相辅相成,发挥其对学生知识素养和品格个性的积极化培育。传统文化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对其展开充分利用,进而塑造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孟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品位经典,2020(09):51-52.
[2]王金花.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J].参花(下),2020(1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