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娅
[摘 要] 本文在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对应的对策,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助力。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发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 G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8-38-2
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来看,虽然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和教育而导致学业成绩不理想[1],但是,乐观向上、聪明懂事、热爱学习是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表现的真实写照。
1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发展影响因素
1.1 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前提与基础,三者共同组成了儿童教育的全部内容。总体来讲,家庭教育伴随人们的一生,并不仅仅局限于儿童入学之前的启蒙教育,即便人们完成所有学业后,家庭教育仍然会对其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就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而言,家庭教育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长教育方式、家长受教育程度、家长职业和家庭结构4个方面。
1.2 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作为学生接受正式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的学业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通常,学校教育主要在学校环境、办学理念、办学设施条件、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5个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水平产生直接影响。
1.3 同辈群体的影响
同辈群体主要是指一些年龄、性格、兴趣爱好、生活环境、基本观念和社会地位等情况比较相似的人所构建的一类非组织性群体。同辈群体现象在儿童中也较为普遍,他们共同学习、生活、玩耍,对于彼此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辈群体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心理活动及其行为、其他多个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同辈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产生影响。
1.4 社会环境的影响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存在,如赌博、低俗演艺、地下娱乐场所等,会使留守儿童深受其害,从而耽误学业。农村留守儿童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正确引导的同时,更需要家庭和学校抵御不良社会文化对其的侵蚀。就社会环境对留守儿童学业的影响而言,突出表现在是否会动摇其对学习的认可程度。
1.5 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对其学业成绩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结合农村地区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学习习惯等诸多方面。
2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家庭教育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是导致其家庭教育不足的最根本原因。虽然外出务工的父母会指定或潜移默化地约定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但这些监护人多半是父母亲一方、父母亲上代、亲戚或者留守儿童的哥哥姐姐。这些人要么忙于工作或学习没有太多的时间顾及留守儿童的学业成长,要么能力有限无法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甚至有些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业成长不闻不问。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都会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不足,从而导致留守儿童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及学习习惯,进而产生厌学心理,导致其学习成绩不理想[2]。
2.2 学校教育存在偏差
学校教育作为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主阵地,可以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不足起到补充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没有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状况进行重点关注,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二是部分教师思想观念不够开阔,对成绩较好学生的关注和支持程度超过了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关注和支持程度,严重降低了一些成绩不理想的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3 同辈群体的负向诱导
留守儿童在与同辈群体交往的过程中虽然能得到很多帮助和支持,获得心理的慰藉,但是留守儿童的同辈群体中很多人的思想和行为带有负向因素,留守儿童在与这些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负向诱导作用。一是易受到负面价值观的影响,出现“读书无用论”思想或者盲目崇拜娱乐明星;二是受到消极的儿童反文化影响,背离社会行为准则,如推崇江湖义气产生暴力倾向、沉迷小说或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等;三是受到同辈群体的欺负,心灵严重受到伤害,从而无心学习。
2.4 受社会不良环境影响
我国部分農村地区存在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如赌博、低俗文化演艺、黑网吧等。虽然政府部分对此进行了严厉的打击,这些社会风气一度销声匿迹,但是风声一过又死灰复燃,从而对留守儿童的生长和学习环境构成了严重的挑战。留守儿童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好奇心极强,一旦被这些不良社会风气所引诱,很可能误入歧途,荒废学业,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2.5 留守儿童自身管理存在缺陷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和社会环境都是影响留守儿童学业发展的外力因素,真正对留守儿童学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是留守儿童的自身因素。就成绩不理想的留守儿童来讲,其自身管理水平的缺陷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自制能力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常常因为贪玩而耽误学习进度;二是防范识别能力较差,对于一些具有吸引力而又无法判别对错的事务,往往因为强烈的好奇心驱使而投身其中,乃至沉迷其中,荒废学业。
3 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发展的对策
3.1 重视家庭教育的养成
首先,要严把监护人选择关。有条件使父母一方留下的家庭,尽量留下父母一方,认真开展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如果父母必须同时外出务工,要经过谨慎的考察和思考来确定托管对象。其次,监护人要学会使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来对留守儿童开展家庭教育,一方面需要及时同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其学业情况,及时进行监督管理;另一方面需要多途径学习教育儿童的方法,审视其学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解决,切忌采用暴力或者语言威胁的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恐吓。
3.2 完善学校教育管理方式
作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切实承担起保护和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一方面,要完善留守儿童档案登记制度,真正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以便针对性地为其生活和学业发展提供导向式帮助;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教师思想理念的教育,要使他们正视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不能对成绩不佳的留守儿童产生歧视心理,同时应指导农村教师与成绩不佳的留守儿童建立沟通机制,帮助其改进学习习惯和方法。
3.3 促进同辈群体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学校及教师要积极培养留守儿童健康、向上的人际交往理念,使他们明白如何建立正确的友谊。对留守儿童之间流行的不正确的价值理念,要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二是留守儿童的父母或临时监护人要及时关注留守儿童的交往对象和交往活动,避免他们产生不正确的行为倾向。三是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学生之间的行为管理,对于出现留守儿童受到欺辱的情况,要及时予以纠正和制止[3]。
3.4 防止不良社会环境对留守儿童的侵蚀
首先,乡镇执法部门要对学校周边存在的不良社会场所予以长期的整顿和清理,并形成定期盘查制度,将这些不良社会场所彻底驱逐出留守儿童的视野。其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识别社会上的不良环境及场所,教育他们远离这些场所。最后,对有沉迷娱乐场所倾向的留守儿童要加强监管教育,使他们将日常行为的重心重新放在提高学业水平上。
3.5 调动留守儿童开展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留守儿童学业水平的提升依赖于留守儿童自身管理能力的提高。一方面,监护人、学校和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提高留守兒童进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通过日常教育、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等,使留守儿童学会开展自我管理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学校应在日常教学环节适当增加法律、道德、安全意识、心理健康和价值观培育等内容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教育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能明辨社会上的具体事务,从而规范其行为方式。
4 结语
作为我国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根源与我国城镇化进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密切相关,而且农村留守儿童将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如何进一步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业水平,关系到全社会人力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和培养,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此需要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陈宇蝶.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就动机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J].大众文艺,2019(10):215-216.
[2]崔超男.父母教育期望对农村留守儿童辍学意向的影响:学业成绩的中介作用[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60-62.
[3]刘新华.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甘肃教育,2018(2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