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华
【摘要】在教育模式不断优化的形势下,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应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基础开展针对性的教学,突出数学教学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分层教学的开展是顺应新课程改革要求,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探究初中数学教学的分层教学课堂实践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堂实践
引 言
分层教育是指基于每名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能力和兴趣进行分组教学,从而充分实现教育的差异性,尊重不同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传统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手段较为落后,无法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可以充分尊重学生在数学方面的优势和专长,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课上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融入数学课堂,实现通过初中数学教学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的作用.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以及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
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持续推进,当前很多学校都增强了对分层教学的重视.教师应用分层教学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很明显.同样,也有很多教师对分层教学方法的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分层教学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素质方面的重要性,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教学效果.分层教学模式突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与认知能力为基础,采取科学、合理的搭配手段,把具有共同特征的学生集合到一起,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分层教学是有计划性的、目的性强的教学过程,教师把相似的学生整合到一起的方法保证了每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获得能力上的提高,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增强,最终实现班级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初中数学应用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育不够成熟,受到小学教育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班级中每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都会有很大的差异性.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想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就必须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因材施教.教师将分层教学方法引入初中数学课堂,秉持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教师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为基础,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与其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保证每名学生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学到数学知识,提升能力,全面发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用分层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教师来说,分层教学的有效应用可以构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缺乏针对性
目前,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大多采用“一锅端”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应试为目的开展教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缺乏针对性,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开展数学教学,这种情况造成很多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跟上数学课程的进度,而一些数学基础较好或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已经提前掌握了数学知识.这种情况的发生给数学课程的开展带来了一定影响,且容易使学生间的差距逐渐增大.
(二)忽略了学生在数学课上的主体地位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多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在课上的行为.这种情况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同样存在.初中数学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在数学课上的主体地位,无法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进行数学课程的设计.在实际的课程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导致学生对数学课程失去兴趣,数学课程的开展难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这给数学课程的开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三)教学评价形式较为简单
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评价形式较为简单的情况.数学教师评价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标准往往只是通过数学考试成绩,而数学课程的开展也往往是为了考试,它不重视教学的有效性及科学性,因此无法采用客观、合理的方法进行数学课程效果的评价.这导致教学评价标准较为简单,评价结果无法真正体现数学课程开展的真实情况.教师难以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无法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影响了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课堂上,要想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全面的把握.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把握不到位.由于教材不同知识点之间有一定跨度,很多复杂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很难,加上学生的学习思维与学习方法也不一样,從而影响了教学的顺利开展.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分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还没有真正掌握分层教学的理论,这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不足,实际教学效果不明显.
三、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一)重视学生的差异
初中数学课程开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从而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独立解决数学问题,形成数学素养.基于不同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因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等因素所表现出的差异性,数学教师应给予充分重视,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的分层教学,并根据不同的分层,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中,教师应以科学的手段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能力、态度、方法等要素进行全面评估,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分层教学的设计.
例如,在具体教学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每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分层条件把班级学生分成三个层次,每层学生的数量约为班级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划分好层次后,教师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与其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与此同时,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划分好的层次不是永远不变的.如果学生的情况发生变化,那么教师需要及时调整层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变化情况,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以缩小学生间的差距为目标进行分层教学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每名学生的需求,尊重每名学生的感受,不以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不放弃对每名学生的教育.初中数学课堂中分层教学的开展,是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所应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数学课程的设计,确保每名学生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实现缩小差距、提升整体实力的目的.在进行初中数学课程的设计时,教师应当把学生之间的差异考慮进教学规划当中,充分兼顾每名学生的情况,尽量让每名学生的特长在课堂上都能够得到发挥,给学生充足的表现机会,以针对性和差异化的教学激发每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兴趣和信心,从而缩小学生间的差异,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式组”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如果学生基础较好,且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那么教师可以重点对这部分学生应用不同方法解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能力进行训练,通过寻找问题的多种解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这部分学生的思考与探究能力;而如果学生基础薄弱,或针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理解存在困难,那么教师应重点引导这部分学生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组基础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测试,以基础性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和速度,循序渐进,提升难度,并以打基础为主不断提升能力.
(三)差异性的教学评价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教育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目标.因此,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发展,以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学评价的标准,将学生的差异化特点考虑进教学评价的指标当中,并根据分层教学的设计设置不同的教学评价机制,避免“一刀切”式的教学评价,要以差异性的教学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参与热情,从而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升.
(四)问题分层,提高学生学习欲望
众所周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充满兴趣,那么一定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之中;反之,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那么教学效果会十分有限.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开展分层教学的时候,需要以学生为本,应用科学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可以应用问题分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同时,教师要尊重初中生的发展特征,尽量提出一些充满趣味性的问题,给学优生提出相对复杂的问题,给学困生提出相对简单的问题,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够被问题所吸引,提升自身的学习欲望,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例如,教学“勾股定理”这节知识时,教师可以应用问题分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学优生来说,教师可以让其回答证明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可以让其回答勾股定理的定义.如果学生能够准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肯定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同时,教师开展问题分层可以提高学生的信心,从而使每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爱上数学学习,最终取得进步.
四、结束语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充分尊重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差异,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标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增强对分层教学方法的重视,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