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红
美国学者HOLLOWAY认为,督导是由富有专业经验的临床精神科医生、对心理咨询高度敏感的心理教师或有识别力的专业人员督促、引导、指导另一个人的工作,指导其领会督导师呈现与示范出的心理咨询过程的本质,从而在现实的咨询关系中再现这个过程[1]。对于心理咨询行业,督导不仅是培养合格心理咨询师必需的内容,而且督导的理论模型、理论基础、督导的时间和频率、督导的内容与形式、督导的设置等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2]。相关研究也表明,督导是心理咨询从业者改进咨询工作、提升专业能力、缓解职业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有效途径[3]。
心理咨询与辅导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帮助,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理咨询行业逐渐走向职业化和规范化的进程中,中小学心理教师的督导问题越来越引起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邓林园、马博辉等人的研究表明,我国各学校心理咨询师的配置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现实心理需求[4],在这种情况下,已有心理咨询师的素质及能力水平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及时研究中小学心理教师督导体系的建设,以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和学校长远发展趋势。梁毅等学者曾以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为对象开展调研,研究发现,多数从业者认识到督导的必要,但督导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接受过督导培训的从业者对督导并不十分满意[5]。目前尚未有人对学校心理咨询从业者的督导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本研究考察了安徽省中小学心理教师即学校心理咨询从业者的督导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督导制度提供依据。
本研究的被试为安徽省部分地区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主要有两个调查途径:一是利用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项培训QQ群进行网络调查;二是利用省内各类心理咨询从业的学术年会与培训,现场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共有来自安徽省各个城市247 所中小学校的400 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与调查并填写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68 份,有效回收率为92.0%(表1)。
表1 被试分布情况统计
在参阅梁毅[5]、方力群[6]等学者相关调研问卷的基础上,根据当前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编制了中小学心理教师督导现状调查问卷。该问卷共包含28 个项目,主要涉及人口学信息、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信息、接受督导的信息三个方面,根据调查内容需要分别以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开放式试题呈现。为保障问卷的科学性与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在形成初步问卷后,先后进行问卷的试测、修改,并邀请心理咨询行业中的专家进行指导并再次调整问卷题目,较好地保证了问卷信效度。
调查所得数据录入SPSS18.0 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运用的统计方法有描述统计、卡方检验。
表2 学校从事心理咨询的教师基本情况
由表2中368名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从业情况可以看出,当前中小学心理教师持证上岗的比例较高,有85.9%的中小学心理教师获得三级及以上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其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占67.1%,说明相当高比例的心理教师接受过相对系统的专业培训。从专业背景、专兼职情况来看,当前中小学心理教师中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者还不足,专职心理教师配备明显存在短板;从从业时限、专业工作经验以及案例积累方面来看,当前中小学心理教师中从业时间相对较短(5年以内)的教师占比较大;平均每周接受咨询时长低于5 小时的心理咨询教师占71.2%,独立个案平均咨询疗程低于3 次的从业者占57.1%,这都说明当前中小学心理教师在专业工作经验方面普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行专业的督导和更加针对性的培训。
根据表3 中调查结果,有366 名中小学心理教师认为接受督导非常必要,有327名教师表示有接受督导的实际需求,占比88.8%,这说明当前中小学心理教师对于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持积极态度,有较强的督导意愿。但仅有98 名中小学心理教师接受过专业督导,占比26.6%,这又说明中小学心理教师督导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不足,覆盖面还比较窄,不能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需要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展开。
有过督导经历的98名教师的督导情况呈现以下特点:第一,督导的频率差异较大,督导安排频率的合理性也有待加强,且督导累计时间相对较短;第二,督导的主要形式和方法相对集中,方式以团体督导为主,无论是专家团队督导还是朋辈团体督导都是常见形式,个别督导相对匮乏;督导的方法主要为现场案例和口头汇报,以现场案例督导为主,占比68.4%;其他方式的督导很少,线上督导的方式没有充分开发和利用;第三,督导专家队伍呈现多元化构成,以校外专家和专业学者为主,校内的资深从业者占比较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水准、经验或专业自信还存在不足,即缺乏共享经验、督导的平台;第四,从接受督导的动力方面来看,个人内在驱动占比较高,说明中小学教师对专业的认可度、投入度较高,对于自身的专业发展具有热情,而且对于已经进行的督导满意度较高,达到94.9%,这说明已经进行的督导工作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五,经费投入方面也呈现多样化的倾向,有接近一半的教师能够从学校得到经费支持,也有相当比例的教师需要自费来参加督导,这说明不同地域、不同学校对于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保障机制和路径是存在差异的,设置专项经费应该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表3 中小学心理教师接受督导的情况
通过中小学心理教师对影响其接受督导的因素的开放式问卷调查发现,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的教师参加督导的意愿以及实际经历要显著高于其他人员(x2=11.977,P<0.01),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要显著高于兼职心理教师(x2=42.761,P<0.01),学校提供经费支持和保障的教师显著高于其他教师(x2=9.072,P<0.05),咨询时间较长且独立个案咨询疗程多于5 次的教师显著高于其他才教师(x2=105.014,P<0.01)。
研究发现,当前中小学心理教师的督导情况不容乐观。在参与调查的中小学心理教师中,有99.5%的中小学心理教师认可督导的必要性,且有88.8%的中小学心理教师有较强的督导需求,但仅有26.6%的中小学心理教师正在受督。此结果显著低于美国(84%)[7],也低于方力群、陈左翼等人对国内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督导情况的调研结果(54.6%)[6]。当前中小学心理教师这种对督导的强烈需求,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学校心理咨询服务在快速发展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中小学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不尽完善,缺乏规范化的督导的现状。在美国,心理专业学生在取得社会工作或辅导硕士学位后,仍需要不低于3000小时的专业督导,方可申请咨询资格[8]。国内樊富珉、黄蘅玉等学者多次发表文章,强调督导对心理咨询从业者的重要性。可见,尽快完善心理咨询督导制度是促进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引起关注并开展相关研究。
从中小学心理教师接受督导的具体情况看,36.7%的从事学校心理咨询的心理教师未接受固定时间的督导。在接受固定时间督导中占比最高的是每周一次;专家(同辈)团体案例汇报为主要形式。在心理咨询做得较好的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基础理论学习,还是专业技能实践,或是从事心理咨询后的继续教育,都需要对督导有着严格的设置[9]。这也说明,目前中小学心理教师的督导要逐步完善现有的督导的设置,丰富督导的形式,拓展督导的广度和深度,提高督导的效果。
从中小学心理教师接受督导的效果来看,94.5%的被督导者是非常满意的。这一方面和督导者大都是被督导者个人自主选择的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我国已经有一支相对成熟的督导者队伍,可以为学校心理教师提供督导,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在关于督导效果的开放式问题中,被督导者普遍反映在督导过程中,个人对个案概念化的能力提升明显,不仅增强了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也促进了专业认同,这进一步说明督导对一名心理咨询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性。
目前,对中小学心理教师督导工作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以定性研究为主,在为数不多的定量研究中发现,影响心理健康从业者接受督导的因素主要有:从业者的专业背景、从业者所在的机构、督导经费来源[10]、参与培训情况、工作评估方式、是否定期参加案例讨论等[5]。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从业资格、是否专职从事心理咨询、从事心理咨询的咨询年限、平均每周个案咨询时长、独立个案平均咨询疗程、督导费用等是影响他们能否接受科学督导的主要因素。
这一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从业背景并没有成为影响他们接受督导的因素,而专兼职情况则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这可能与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心理教师还是兼职从业有关(研究中发现兼职从事心理咨询的心理教师占62.2%),而兼职从事心理咨询的心理教师对专业督导和专业技术的掌握与认识会直接影响到对专业督导的认同和情感投入[4]。
从事咨询的年数、每周平均咨询时间、平均个案咨询疗程三个影响因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咨询中咨询者与来访者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各种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设计来进行验证和分析。
督导经费的来源也影响着从事心理咨询的心理教师是否能够参与督导,特别是未接受督导但认可督导的心理教师中,“缺少经费支持”是首要制约因素。此外,“缺少专业、可信赖的督导培训”“学校心理咨询教师的成长体系不完善”等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学校如能为从事心理咨询的心理教师提供稳定的督导经费能更有利地促进中小学心理教师个人成长。这就要求学校在不断构建全校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同时也需要为从事这一工作的教师提供督导经费;此外,充分的经费保障更能激发中小学心理教师接受督导。受督导的心理教师大多具有较强的自我实现需要,并愿意为此付出时间和金钱。为了保障督导经费的使用科学合理有效,学校也要完善心理教师的督查与评估考核制度,定期对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心理咨询工作进行专业的督查与评估。也有相关研究证实,对心理咨询工作的督查与评估越规范合理,就越能促进心理教师的自我成长,促进心理教师主动受督,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综上,目前安徽省中小学心理教师接受督导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可以通过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严格按1:1000 的师生比配齐配足专职心理教师;同时鼓励从事学校心理咨询的心理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定期组织行业专家对心理教师进行评估,激发心理教师受督的动机,提升学校心理咨询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推动学校的心理咨询向学生真实心理需求倾斜,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行,为区域心理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