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农商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控策略研究

2020-11-26 14:13罗超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17期
关键词:信贷业务信贷风险农商

罗超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农商银行,江苏 苏州 215600)

一、引言

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不可回避风险问题,风险也是商业银行最为头疼并难以根治的问题。通常来讲,银行信贷风险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风险无法或难以使用定量方法测量或预测,只能靠银行员工的经验进行分析和预测;其二,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风险一方面意味着超额利润,一方面也意味着难以想象的损失;其三,风险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判,银行根据现阶段情况已经设立预测的收益标准,未来的实际收益与标准之间的偏差就是风险,偏差越大风险越大。农村商业银行是商业银行的组成部分,贷款业务就是风险,所以银行开发和进行信贷业务时一定要对风险进行预测、控制和承担,银行的信贷风险能力高低取决于其管理水平和能力的高低。

二、L农商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控现状

(一)信贷风险管理结构

1.风险管理委员会

信贷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是明晰的。董事会负责风险管理委员会,管理层负责其他三个部门,支行只负责支行受理范围内的信贷业务。信贷业务制度的实施是由风险管理委员会决定的,其他部门负有协调职责。

2.信贷审批委员会

管理层中有专门负责审批信贷业务的议事机构,即信贷审批委员会,从信贷部将申请材料上交至信贷审批委员会,委员会会进行数据信息的整理,对信息规范等负有全面责任。信贷审批委员会有权力了解贷款人的全面信息,有权力审议疑难贷款,有权力进行贷款中和贷款后的督查。

3.信贷管理委员会

信贷管理作为负责信贷业务的主要职能部门,责任贯穿信贷全过程,涉及贷前、贷中和贷后全环节。贷前负责审核借贷人材料,审查其信用等级,并公布借贷人的授信状况;贷中负责核对贷款人提供的贷款类型及相关信息材料,准确评估其还款能力;贷款发放期间内负责持续监测客户情况,并定期形成风险报告,督查客户部门对客户的后期管理。

(二)信贷风险管理流程

1.贷前信用分析

客户的资料初审通过后,网点的客户经理/业务经办人会根据客户提供的申请材料进行深入调查,按照调查报告中的要求对符合项进行逐一签字确认。全部确认符合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不符合的将材料退回,流程结束。客户经理调查结束后,对符合申请贷款的,要与客户进行信贷产品特点的沟通,尽快形成符合要求的调查报告、项目申请书和财务报表等,并如实上报调查内容及结果,交至信贷审批委员会。

2.贷中审查控制

调查结束后,申请材料将移交至信贷管理部门,这意味着申请进入了审批阶段,由贷审委员会进行深层次的审批和再次确认符合条件的资料。审查合格后由委员会主任确认签名,并尽快与客户签订借贷合同,确认业务完成,并将相关材料和记录资料保存,输入数据信息库中存档。

3.贷后监控管理

贷款发放后,信贷管理部门要对信贷业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风险管理部门是专门负责处置不良信贷资产的,当贷款到期后,被风险管理部门认定为不良贷款的,要及时进行处置,避免受信息不对称影响,使银行资产受到损失。对于没有按时还贷的客户,风险管理部负责后续业务的执行。

(三)信贷风险管理制度

信贷风险由信贷资金额大小和风险高低决定,因此根据这两个要素进行分类管理,信贷风险的管控有助于辅助银行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L农商银行执行的信贷风险分类管理制度是五级分类和十二级分类共存制度。五级分类依据信贷资产从高到低的程度依次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其中后三类属于不良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下分别进一步细分为十二级分类。正常类细分为正常一、二、三、四级;关注类细分为关注一、二、三级;次级类细分为次级一、二级;可疑类细分为可疑一、二级;损失类对应为损失级。L农商银行的五级分类和十二级分类制度的管理对象为个人客户和银监会规定的小企业标准的法人型客户。其他类型的客户,可以按照流程向总行进行申请,经批准后采用十二级分类管理的方式,一旦经过总行审批,不得返回五级分类管理制度。

三、L农商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的问题

(一)组织结构需要调整

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要求下,银行应该结合风险管控工作的需要来对自身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与完善,L农商银行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是固定的形式,信贷审核委员会的主任为主管业务的副行长,成员由总行其他条线的副行长、总行部门经理、支行行长或支行负责人构成。这样的组织机构内部成员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所以在进行贷款事项审议后,被领导者受到领导者的个人意见影响很大,贷款审核决策的客观公正性无法保证。而且在走访调查时发现,部分下级领导者的确会受到上级领导意见所左右甚至是制约,这就与最初设立贷款审核委员会保证贷款项目公平公正、科学民主的初衷相背离。经委员会审核通过的贷款项目开展后,通常由信贷审批委员会同信贷管理部和风险管理部共同实行管理。尽管L农商银行的信贷管理架构完整,但是其内部权力高度集中、职责混乱。如信贷审批委员会的管理参与在信贷业务的全过程,但是风险部门作为能够准确识别风险程度、量化计量风险性、控制风险程度和化解风险危机的重要部门却没有参与信贷业务的全过程,这是不恰当不合理的。

(二)风控流程亟待优化

L农商银行的贷款审批流程:贷款人申请、提供材料—客户经理受理、审查、形成文字报告、上交信贷部负责人或主管行长—信贷部负责人审查申请人信息、进行风险评估、拟定风险报告、报送信贷审批委员会—信贷审核委员会决策、风险事项移交风险管理部门审议,最终做出是否发放贷款的决策。看似简单的审核流程实际上涉及的内容众多复杂,以贷后管理为例,L农商银行关于贷后管理的制度有很多,监管制度看似健全,但是实际上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制度应有的效果。监管制度更多的是检查制度,按规定每年的检查次数多,检查规模大小不一,实际也进行了相应次数的检查,但是检查结果只是文字记录,并没有后续跟进措施,没有达到检查的目的和成效。同时部门责任交叉不清,没有部门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更没有奖惩办法和措施。而被检查部门正是熟悉检查流程和检查结果处理方式,以对付的心理和方式应对检查,从未进行部门或个人的自我反省。信贷人员在进行信贷工作和学习之余,又要应对毫无意义的检查,因此面对检查时的随意性也无法保证检查结果的真实有效,更没有达到检查的目的。检查过后对检查时指出的错误行为不进行任何更正,仍然走形式,错误未得到修正。

(三)管理制度弊端明显

因信贷人员的素质低下,银行内部激励制度的不完善,L农商银行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失去了预期效果,本应该处于贷款受理阶段的风险预警和判断已经被放置在贷款发放以后的环节上,增大了信贷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程度的加深。银行客户经理风险意识淡薄,重业绩轻风险的内部环境不断蔓延,风险防范意识和环节后置,管理层因为无法直接接触信贷产品和业务而无法准确预测和判断风险,导致风险防范松懈,无法对风险进行严格把控,也无法将风险预警信息告知客户经理。层层对风险预警的不重视,层层对风险的反应滞后,都是造成风险增加的根本性原因。由于风险预警反应、信息反应滞后,在等大量投放贷款后意识到贷款风险增加于是开始严格控制贷款投放,反复如此预示着L农商银行的预警机制已经失去效力,直接反映出该行的风险管控机制也已经失效。目前的贷款投放结果,对于银行自身来讲干预成本增加、经营持续性受损、风险难以控制;对于客户来讲对银行的认可和信任程度降低,失去对银行的依赖性,客户流失严重。

四、L农商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策略

(一)积极优化组织结构

L农商银行要利用现代银行治理的理念,对组织内部框架进行有效的重构和改建。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章进行规范化治理。要明确管理层级、管理部门,明确各层次各部门的权、职、责,在横向上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约束,既要统一又要相互监督促进。领导层要做到决策科学,执行层要做到贯彻到底,监督层要做到有效监督,将决策、执行和监督之间实现相互制约并分别独立,将责任和权利落到实处。基于L农商银行的实际情况建议成立董事会平台,董事会执行议事功能,各部门和支行按照议事规则行事,董事会高于委员会之上,负有监督委员会的职责,这样可以有效地将决策、执行和监督更好地独立出来,分别起到相应的作用。新的组织框架中权力要明晰、职责要明确、职位要精简,避免职责交叉混乱。每个岗位要找到合适的人才,如果备选人能力不足,必须进行要进行必要的培训,或者依靠现代化的信息数据平台来弥补人事和人才能力上的短板。

(二)构建严谨风控流程

1.贷后跟踪监控

借款人获得贷款后,银行对借款人的数据信息收集并未全部完成,仍然要持续进行,随着社会环境和企业经营情况随时做出预测和判断。借款人的经营情况、财务运转和管理水平受诸多因素影响也在发生变化,因此银行要及时收集最新的信息,动态不间断地进行信贷风险的评估和监督。所以,贷款发放后,风险评估并未结束,而是风险预警的开始。根据风险等级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高度三个等级,根据不同等级制定不同的预警方案和标准,设置不同的便于区分的预警信号和标志。当提示出现轻度风险预警后,就要将借款人纳入监控范围,时刻注意其个及企业经营状况;当提示出现中等风险预警后,就要与借款人面谈,利用法律和合同等合法手段提醒、约束其行为;当提示出现高度风险预警后,该笔贷款成为不良贷款的风险极大,银行方面要做好相关处理准备,如果可能,可以要求借款人增加担保物品或者立即停止对其后续贷款的发放。

2.信贷到期处理

在信贷业务到期前的数天内,银行可以根据合同规定提前对借款人发出提醒。当信贷业务到期后,如果借款人逾期不还,则要尽快书写文字报告,向相应管理部门及时汇报情况。如果遇到借款人主观上故意拖欠贷款的行为,要将其行为列入黑名单,记录在授信记录当中,并在有效期限内向司法部门提出诉讼。贷款到期后,银行信贷人员要加强对借贷人的监督,对担保人的监管,并按照规定合理处置担保物品,将经济损失降低到最低范围。

3.不良贷款管理

对信贷风险也要进行合理的分类管理,根据性质进行必要的划分,根据等级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借款人偿还能力逐渐下降时,要采取必要措施并调整其分类等级。如果借款人到期后无法偿还贷款的,担保人也要被列入可疑类。如果经过谨慎的评估和考核后确定贷款无法追回,要列入损失类。同时要对风险和不良贷款管理执行档案管理,以备查找。从信贷业务的初始阶段到终结阶段,都要将相关信息记录保存下来,从总行到支行都要建立专门的信贷档案管理库,本着为银行降低风险,为客户服务的原则,为每一个客户建立单独的档案,保证其个人资料的安全性。信贷部门在选择档案管理人员时,要选取认真负责、品质良好、专业性强的人员作为管理员,进行专业性的整理和管理工作。出现的不良贷款也要归档全部资料,并按规定交于风险管理部门处理。

(三)建立强效风控制度

对于信贷风险的反应离不开预防和管理。要想增强防范意识和管理水平,就需要所有部门联动,所有参与,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风险预警体系,做到各司其职,全方位预警、反应迅速、报告及时。作为信贷风险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客户经理,必须要树立高度的风险意识,一旦发现可能的风险隐患,要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信号,并将潜在风险排除之外。信贷管理部是排除风险隐患的第二道防线,要与客户经理进行详细的沟通,严格审核客户资料,保证风险监测到位有效。风险管理部门要及时进行授信检查,做好风险预警方案的拟定工作,及时将审核结果和评估报告公布出来,便于决策和各部门联动预警。作为向上提交报告,向下反馈风险结果的中间部门,风险管理部必不可少,不仅对风险进行监控,还要对借款人和客户经理进行监督,实时跟踪借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随着企业文化建设初见成效,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也可以学习借鉴,尤其是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文化的建设,必不可少。信贷风险内控文化是银行文化的核心,影响着员工信贷质量和银行资金质量。良好的内控文化,可以推动银行稳定发展,有助于银行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具竞争力。L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扩大银行规模的同时提高银行防控信贷风险和不良贷款率的降低,优秀的内控文化制度必不可少。L农商银行今后要着眼文化的建设,从物理网点的选择到内部装修,从物质承载到精神塑造,全方位的进行内控文化的渗透。让员工理解内控文化,让员工树立内控意识,让员工自觉参与内控管理,才能不断推进银行朝着低风险、高收益、高质量的方向前进。只有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专业能力会直接影响银行对风险的防控,这样员工必然会专注于自身能力的提高,从而转变现有的风险防控意识。

五、结论

金融机构在今后的发展中,必然面对着更加意想不到的复杂竞争环境、新兴信贷业务和产品的挑战和冲击,因此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帮助L农商银行稳步发展,另一方面降低信贷风险,加强信贷防控才能更加有力的应对新变化和新竞争。本文从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际研究出发,基于对L农商银行进行的全面调查和了解,提出了该行信贷风险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信贷风险防控体系的合理性对策。论文的研究由始至终围绕着L农商银行的实际情况展开,研究理论和实际并重,相信对农商银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信贷业务信贷风险农商
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信贷业务尽职免责规定
浙江大学全球农商研究院
外债及其他信贷业务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浙大全球农商研究院
金融机构“精准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四川农户小额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地方性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