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IPO过程中存在的 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11-26 14:13刘浪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17期
关键词:财务会计关联经营

刘浪

(广州力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63)

一、引言

IPO(首次公开募股)是一家企业或公司第一次向外界公开出售股份的行为。通常情况下,企业在实行IPO前仍是有限责任公司,但实行IPO后则会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这也是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IPO的满足条件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企业需要接受严格的审核,在配合相关部门(中国证监会等)完成相关流程后方能向外界出售股份,以达到规范资本市场运行和强化拟IPO企业监管的目的,帮助企业迅速上市[1]。企业在IPO过程中,可借助于外界的支持和投资,迅速扩大经营规模,让企业向着下一步转型升级发展。

二、企业IPO过程中的潜藏性问题分析

(一)内部控制问题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度影响着企业IPO的审核通过率,而经相关数据统计表明,因内部控制缺陷而遭受IPO被否的企业已达被否总数的89.7%,严重超出企业IPO正常被否的概率值。经统计得知,企业中影响内部控制的因素包括关联交易中的资金占用行为;无真实票据且缺乏真实性的融资行为;内部控制环境以及安全生产问题等。

(二)财务会计规范性问题

企业的财务会计规范性是企业IPO审核的重点,财务会计在IPO过程中被否的原因大多是由于经营能力差、财务报表缺乏公允性、会计政策缺乏合法性等,加上企业存在财务会计规范性问题,导致企业的利润和现金流量出现严重不对等的情况,致使企业IPO审核受阻。

(三)独立性与关联交易问题

关联交易和独立性是企业IPO被否的另一类重要因素。部分企业业务独立性因受同业竞争、对外投资等因素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竞争价值,使企业缺乏独立经营能力和各个团队间的人员交流和资源配置[2]。针对关联交易,企业因未能证明关联交易的必要性和公允性而在IPO过程中被否定。

三、企业IPO过程中针对潜藏性问题的改进对策

(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1.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在经济和社会不断变革的时代潮流下,若想在变幻莫测的经济市场中还占有绝佳的地位,就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经营和财务多方面考虑,不断改进和优化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以主动优化的模式对企业实行新一轮的转型升级,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企业在构建统一化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时,需提前明确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和漏洞,以便企业在IPO过程中,满足相关部门对于IPO审核的要求,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企业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不仅仅是为了企业能够上市,而是为了让企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积极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在内部控制建设中,企业若是简单地将内部控制归结于经营和财务管理模式的改进,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企业的优先发展,也不能满足IPO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核要求,如此一来,不仅会拖慢企业上市的速度,还会影响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地位,因此,企业需先细致了解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变,全面协调企业各个部门的沟通交流,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团队建设[3]。与此同时,企业还需遵从管理层的决策,不断优化和规范管理层的决策机制,提高企业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视度和关注度,积极推进企业的文化建设和经济业务活动的开展。

2.强化内部控制的可证实性

拟IPO企业在完善内部控制期间,需严格明确企业管理层和基层的岗位权责,在IPO审核过程中,确保审核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强化企业经营和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以保证企业IPO过程中各项审核内部控制活动的可验证性和可证实性,逐步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如大型施工企业在某类建设项目中整合项目收入时所涉及的有关完工百分比法的应用,在此期间,需特别注意管理建设项目的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在办理和收集建设项目相关资料时的齐全性和保密性。建设项目相关材料的可证实性包含在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的出库证明资料中,而为确保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可证实性,需提前将建设项目所需的采购业内部控制涉及的发票和收据收集齐全,再借助于网络化手段设置对应的平台,不断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可证实性,并保留各项控制活动的可追溯性。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同时,增强内部控制的可证实性,可细致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并结合企业的相关审计报告为内部控制提供证明依据。

(二)规范财务会计工作

1.夯实会计基础工作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性条件。在企业IPO过程中,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工作制度是基础性的IPO审核需求,而按照上市公司的经营规模的扩增程度,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夯实力度更能体现出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企业IPO过程中,需严格遵照企业会计准则强化会计基础工作,使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都更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以此来提高企业IPO过程中所需的会计核算信息质量。如,企业在筛选合适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时,首先要明确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时强调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中涉及的有关采购、销售、研发以及资金运转量的运作效率,必要时还需积极满足企业在各个环节中的会计基础工作要求,以确保相关业务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度和真实性、完整度,为企业IPO的审核过程提供可靠依据和必要性前提。拟IPO企业要在绝佳改进机会的前提下继续满足企业的内部管理,严格规定企业在一定基础上的财务管理模式和账务处理制度,避免在IPO过程中,出现多确认成本、跨期确认收入、账外收入过大的问题,以夯实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同时确保企业经营成本和净利润、收入的匹配性。

2.加强财务管理

企业IPO过程中,需不断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同时建立起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企业制度,并满足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所需,确保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如,在拟IPO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中,倘若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涉及与管理模式相悖的情况,需立即改变资金流和实物流的匹配模式,确保财务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杜绝一切有关经济活动违规的账务处理行为,避免出现资金不对等的情况。企业IPO过程中,要确保现金流量和经营净利润的匹配度,实时核查企业的账务,并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经营战略进行合理性的说明,消除IPO审核过程中的障碍。

(三)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企业在IPO过程中一定会涉及相关数据和信息的公开和披露,因而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借此影响企业向外界出售股份而面临的相关审核工作[5]。IPO对于企业是扩大经营规模,实现企业的转型和优化发展的途径,具有决定企业经济价值和综合实力的作用,因而在此过程中,企业需配合自身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实时做好信息披露工作,严格遵照相关规章制度对关联交易进行适时的强化版控制,加强对于关联交易价格的审核,杜绝在IPO过程中出现相关资金活动的资金占用问题。企业在做好披露工作的同时,还需明确自身在关联交易中对于信息的披露力度,坚决强调信息披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借此对影响拟IPO企业关联交易独立性做出详细说明。企业在IPO过程中涉及的相关业务仅仅存在于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中,企业应该明确自身在经济市场中的地位,全力发挥出对于关联交易公平公正性的控制作用,同时在此基础上,严格加强企业在重大交易活动中的审核力度,在实现企业有限发展的前提下,引领企业继续向着低风险且信息披露公正性高的方向前进,以此来降低企业IPO审核被否定的风险。

四、结束语

企业IPO过程中难免会因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模式受到一定的阻碍,进而影响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展情况。总结而言,拟IPO企业需要迎合时代潮流,不断改善和强化自身的经营管理,从内部控制和财务会计着手,让企业在中国证监会等相关部门严苛的审核下完成考核,消除IPO审核阻碍,实现企业的上市目标。企业申请IPO成功后,仍需保持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依据自身的发展情况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实时控制良好稳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积极规范经济活动,同时正确有效的规避企业所涉及的财务风险,帮助企业实现上市与综合实力提升的双重目标。

猜你喜欢
财务会计关联经营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奇趣搭配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智趣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