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渊明作品对学生人格的陶冶

2020-11-25 21:34陈英萍
读与写 2020年29期
关键词:陶诗田园生活归隐

陈英萍

(潍坊新纪元学校 山东 潍坊 261000)

1.寻求自身平静与自由,教学生求真

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学而优则仕”在中国文人的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自古以来,大批的文人以出仕做官,达则兼济天下为己任,胸怀治国齐家平天下的远大抱负。若值政治黑暗时局动荡,自身的理想必然难以实现。在政治腐败和仕途面前碰壁之后,大多数人会萌生归隐的念头。所以仕隐情结一直是很多古代文人难解并深为之扰的一个情结。作为他们中的一员,陶渊明也不例外,且体现在他身上的这种独特、鲜明又执着的仕隐观是后代文人所不可企及的。

原因之一,陶渊明极崇尚自然与自由,追求潇洒无羁绊,“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1]性格也极清高刚烈,一句“不为五斗米折腰”就表示出了陶渊明对于官场的腐败的藐视与不屑。原因之二,在《与子俨等疏>中,陶渊明向后人自述了他“逃离”官场的最为可信的理由:“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陶渊明在这封带有告诫色彩的书信中,向自己的儿子们指出,官场上的自己性格刚直,无逢迎取巧之能,与社会人事多不相合,那样下去必然会招致祸患。还有比较出名的“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2]其中含蓄的表达出自己对官场的无奈并有了退出的打算。

当世俗与自己的本性发生冲突时,陶渊明意识到不应该让本性适应世俗,要想回到自有平静的日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归隐!于是,陶渊明辞掉彭泽县令,下定决心开始了隐居的生活。

如何不让人动容?

当学生面对生活学习中的种种困难时,陶渊明的率真,对自由的追求定充满内心。

2.超世不绝俗,教学生求雅

在翻看资料时发现不少研究者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思想是逃避政治的无奈之举,并被认为是选择消极避世生活方式的文人代表。但我认为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不同于普通的归隐生活,通过陶渊明遗留下的作品可以看出陶渊明的隐士生活做到了超世不绝俗。陶现余作品有诗120余首,文6篇,赋三篇,以诗的成就最大。这些作品中《归园田居》《饮酒》等组诗可以展现出他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如《归园田居》其三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对农耕生活有了体验。他认为“开春常理业,岁功聊可观”“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等陶渊明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对农耕的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正因为此,他的人生历程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这是其他文人比不上的。其他方面,我们所熟知的陶渊明与老农共话桑麻,更表现出他在人际关系上的特殊体验。归隐中的陶渊明并没有忘记读书,在《五柳先生传》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只是一种真读书的状态,与先哲对话并乐在其中。从这三方面可以看出,陶渊明的隐士生活是十分充实的,有意义的。在平淡的生活里有着诗化的追求。

陶渊明的不绝俗在于他平淡而醇美的田园生活,美在心境。而他对充实的诗化的人生追求超越了凡世的境界。陶渊明用诗话田园对自己的生命做了完整的阐释。

3.蕴涵人生哲学,教学生求索

是田园生活选择了陶渊明,还是陶渊明选择了田园生活?

田园生活对于陶渊明来说是实现了自我的救赎,亦是寄托。后世的人多被陶诗的平淡豁达的境界所吸引。陶诗中大多以矛盾解决的状态示人,

如著名的《饮酒》诗之六: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诗的常被看为是陶诗的代表作,没有了尘世的芜杂、喧嚣,人的形象洗去了文明的铅华,诗人的身心获得了完满的释放。但作为一个人,陶渊明也有不得意,痛苦,哀怨的时候,有受到矛盾困扰的时候。当矛盾出现时,于是陶渊明寻求寄托。陶渊明说:“人生若寄”,他没有将生活的希望寄托于鬼神等神秘的存在,也没有把人生寄托于来世而是寄托于酒,寄托于诗,当然最大的寄托是田园,现实生活中的田园,陶渊明知道人生短暂,我们要学会珍惜。这是我从陶渊明身上看到的人生哲学。也是学生读到陶渊明诗感受到的。

正如他人所说:陶渊明所开创并代表的这种以“美”和诗意为生命的填充物的生存范式,突出的是人在自然和人生中的一种自由和豁达,以及人对自然和人生一种真诚而热烈的爱,代表了世俗中最高的生存智慧。[4]

4.结语

读诗,读史,读人。陶渊明的诗可以带给学生静而美的享受,这是份少有的怡然自得,以手写我心,陶渊明也是少有的真情实意的诗人。读诗亦是读人,在诗里学生仿佛可以看到一个手执智慧之烛的陶渊明执着的在黑暗而崎岖的道路上摸索,终于在生活跟心灵上都找到了栖身之所。

猜你喜欢
陶诗田园生活归隐
草 原
我向往的田园生活
天宫院
山林石屋,北京城边的田园生活
苏轼和陶诗研究综述
陶渊明诗歌意象的张力
陶诗之桑意象管窥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的归隐之路
亚历山大·蒲柏的田园思想与辛弃疾的田园思想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