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鹏翔小学 康秀英
纵观农村地区的语文教学,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包括落后的观念、较差的资源以及教育制度的缺失,教师需要去平衡语文教学的内容,使教学更有趣、更生动,更贴合小学生的学习需要,使评价发挥出合理的作用,转变小学生的学习理念。
小学时期的学生比较容易受情绪影响,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生,极易因为环境因素走向自卑或者自闭的极端,拥有着极强的自尊心与生活观念。对此,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保护学生隐私的途中去进行评价。不能只是单纯地对学生的测验结果提出观点,而是在综合考察小学生的学习状态、思想观念、能力基础等方面的过程中展开评价,在超越测量与测试的前提下去研究改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的要素,关注学生整体的发展过程。
如,班级上的家境较差、比较自卑的小明同学,他一向难以与其他同学进行正常的沟通,甚至在学习中也不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向教师问出自己困惑的问题,导致成绩下降,同学更不愿意和他接触,最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对此。为了顾及小明的心理状态,语文教师应着力保护学生的隐私,将评价私密化,放在档案袋中,使小明正确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善意,放下抵触心理。之后,通过档案袋的形式,教师可以逐渐鼓励小明放开自我,积极与他人沟通,而小明对比了之前的评价,能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与努力,看到了教师对他性格上的照顾,看到了自己在学习与生活上的各种改变。
发展性评价建立在对学生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之上,语文教师应在评价中尽力避免农村环境带来的劣势,努力为小学生塑造出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对学生状态的综合考量中,激发出小学生的主动性,使其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不至于因为农村环境的影响降低了个人的可成长性。此外,教师也需要分析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的各种特征,从学习能力的差异到主流的学习观点,教师一定要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在立体的评价与考核中全面推动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在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下发挥更为积极的教育作用。
如,在三年级下的习作部分《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教导学生保持正向的学习态度,要发现和寻找身边人物的闪光点。身边的人,可以是父母亲友,可以是老师同学,也可以是邻居和一些能经常见到的人,找到的特点要能代表人物的与众不同的特征,不要泛泛化、大众化。
教师需要丰富评价主体,让学生自己对自己、自己对学生来进行评价,使其充分发挥出在学习中获得的语文素养,将每个人的观点与角度用评价的方式呈现出来。此外,也需要改变 “一刀切”的评价标准,不能只关注学习成绩,更多地需要关注思想道德、学习态度等方面。
如,五年级上册“制定班级公约”这一口语交际活动就是进行评价的绝佳范本,教师需要让小学生进行相互评价,指出对方在班级内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忘了清扫桌底下的垃圾、桌间差距过大、占地面积广、值日生没有擦除窗户沟槽内的灰尘等,让学生自行评价一些错误的行为,并逐渐确立标准,进而能充分表达学生的意见。
这样,做到了发展性评价,从个人的行为上升到更高的高度,从而为正确的观念培养打下了良好基础。
总体来看,评价的作用具有多元性,教师应围绕发展性评价为中心去进行教学建设,高速提升语文的教学效率。同时,也需要充分利用评价起到的督促作用,利用评价去进行正向引导,使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个人的不足,学会从“过去”中找到自己在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明白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学习态度,从而应用于“未来”,与整体的基础教育价值观相适应。这时,小学语文教学才能把农村这一因素进行转化,实现教育的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