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凌燕 何再三
汉语网络新词是在网络媒体环境下孕育而生并风靡网络内外的一种特殊语言变体。这种新生语言短时间内生命力极强,不仅是当前社会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的符号标记,同时也反映着新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态度变化和对这种新事物、新现象的理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汉语网络新词,作为一种中国社会各阶层人士,上至政界下至普通百姓乃至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形式,其英译更是受到了众多学者尤其是国内翻译界人士的关注。一些国内外新闻媒体、网站和期刊还特别开设了新词新语翻译的专栏,例如:21st Century和China Daily都设有新词介绍和翻译的板块。Newmark在其著作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中有一章内容专门讨论新词的翻译,并有发出“新词或许是非文学翻译和职业译者的头号难题”的感慨。杨全红教授也在《中国翻译》发文感叹“汉语新词英译是一项‘费力难讨好的活儿'。”然而,也许正是因为汉语网络新词译事之难,才更得以凸显其研究价值。文章试图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译者责任在汉语网络新词英译中的体现,以期为实现汉语网络新词新语英译文的生存长效提出新思路。
传统翻译理论将原文、原文作者视为绝对权威,译学研究中,译者地位被弱化、边缘化,成为传声筒、媒婆、玻璃人、仆人、戴着镣铐的舞者,处于隐身的地位,翻译活动也就沦为一种机械的语言转换过程。直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不仅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视角,更是将译者身份的研究提上了新的日程,成为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相关论著也是层出不穷。其中国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著述有《译者登场》和《谁在翻译?译者主体性的理据》等,国内也不乏重视、关注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学者,如刘宓庆、许钧、屠国元等,其中对此有做较为系统论述的当属胡庚申教授。胡庚申教授指出:“翻译本体和关于翻译问题研究的一切理性的思考,一切高超的设计,一切精辟的论述,一切美好的愿望,所有的这些都只有转变为译者的意识才有意义,只有转变成译者的能力才能生效,只有转变成译者的义务才能落实,只有转变成译者的责任才能成行。”胡庚申倡导的生态翻译学理论将“译者责任”厘定为一条重要的伦理原则,认为在“翻译群落”生态系统中,译者有责任协调各方关系,有责任践行生态理性,有责任保持生态平衡,有责任维护生态和谐。译者有责任适应生态环境,培育译语生态,关注译品的接受与传播,力求译品能够“生存”“长效”。汉语网络新词新语英译过程中,译者只有把这种责任意识贯穿到真正的翻译实践之中,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译有所为,促进汉语语言文化的对外传播。
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汉语网络新词不断涌现,把汉语网络新词新语译成英语,使得其他国家的读者能了解到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是译者的职责。汉语网络新词新语蕴含了当代社会“追求经济、讲究时效、类推求简、从众求新”的独特语言文化心理诱因,更折射出中国年轻一代的生活状态与态度,同时也彰显了汉语语言文字在构词表意方面的超强表现力与灵活性,其成功英译有利于西方国家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因此,在汉语网络新词新语英译的过程中,译者既要保护源语文化生态,彰显民族文化自信,又要照顾译语读者的审美需求,体现生态美学;还得有化冲突为和谐的能力,通过最优化选择与适应构建新的生态平衡,继而达成交际目的,促进中西方语言文化交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导地位坚不可摧,但其行为又受到包括文本与翻译生态语境的诸多他者的制约,译者只有在不断商榷、构建新的平衡的过程中才能创造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是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译者作为社会人,其翻译活动必然受到所处生态环境的影响,其行为必须与国家文化建设的重大方针政策相一致。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工作者多次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在翻译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过程中,译者应以传播中国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为己任,尽可能地保留原网络新词中的语言形式与文化意象,让目标语读者透过译文了解中国文化、感觉汉语语言文字之美。试比较“凤凰男”的两个英译版本:a Cinderella man和a phoenix man。前者利用西方读者熟知的“灰姑娘”的形象替换“凤凰”一词,有利于译语读者快速提取相关信息,降低理解的难度,但是否能充分表达原意象的文化内涵,笔者不以为然。该网络新词“凤凰男”刻画的是出身贫穷、身处逆境、刻苦拼搏,最终“麻雀变凤凰”、立足大城市,并娶了城市女的男士,与“灰姑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不能完全等同。笔者认为,对于蕴含“文化意象”的网络新词,不妨直译,这样更能激发译文读者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网络新词,顾名思义,是“词”就一定会依赖特定的语境而存在。网络新词新语英译过程中,因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障碍,完全可以通过加注或语境提示来解决。类似的例子还有“孔雀女”,亦可直译为a peacock girl。再如:流行语接地气,原指“贴近地面接收大地之气,以保持身体健康”,后用来指“领导深入基层,接触普通老百姓,了解其困难与诉求”。鉴于其文化渊源,英译时我们不妨忠实于原文,再现源语文化意象,将其直译为have/put one's feet on the ground,这样的译文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诚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自身被赋予了建构新文化语境的职能,要想让外来读者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就势必有一个突破源语生态语境并促使其适应、选择构建新的生态平衡的过程。构建新的平衡的过程就是译文读者理解译文、并丰富自身文化知识的过程。文化生态语境是一个相对稳定而又动态变化的要素,翻译过程中,译者适当的异化处理有利于源语文化的对外传播与译语文化生态语境的构建与完善。
生态翻译学理性特征之一是体现生态美学,翻译的过程就是对美的无限追求的过程,好的译品应该能够唤起人们心中美的形象、美的思考和美的喜悦。然而,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在词的构成、句法结构和语序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两种文化对美的追求也会有不一样的期待。因此,在汉语网络新词新语英译的过程中,译者在力求再现源语的语言形式之美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审美期待。汉语网络新词英译成功与否取决于译者能否找到两种文化审美的交叉点,继而达成特定的交际目的。以“富二代”一词的英译为例,若直译为the rich second generation,不仅失去了语言上的美感,还有可能引起译语读者的误解。相比之下,如果用英美读者熟知的意象silver spoon将其译成 the silver spoon generation,则更能很好地再现原网络新词所具有的简洁、新颖、生动之美,同时还便于译文读者理解。再如:网络新词“任性”,其语义之丰富程度使得译者很难在英语语言中找到一个同样多义的对等表达,译者需要根据其使用场合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措辞,这既是对译语生态的尊重,也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如:“有钱就任性。”可译为“Rich and willful.”。 “有权不可任性。”可译为“Power is not to be used arbitrarily.”,等等。又如:“厉害了,我的哥!没考过科目二就上高速。”中“厉害了,我的哥”,若翻译成为“Perfect/Great,my brother”,就是曲解原意、未充分考虑译语读者审美期待的体现,殊不知,英文中的perfect、great是用于赞美某人、某事的颇具褒义色彩的口语表达,而此例中的“厉害了,我的哥”反讽意味极强,用perfect或great来翻译此例中的“厉害了”实属不妥。笔者以为,不妨译为“somebody you are”。 “somebody”褒贬兼可,再现了源语“厉害体”的口语化特征,又忠实于原短语先说明后话题的倒装结构,更符合目标语读者的审美期待,更利于交际目的的达成。
生态学强调生态环境与生物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态系统内各组成成分间是互联互动的,其中任一因素的变动,都将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动。自然生态是这样,翻译生态亦是如此。翻译生态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整体,不仅涉及同一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关联互动,也涉及不同翻译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互动。汉语新词新语英译过程中,译者需要不断调整自我,做出适应整体生态环境的最优化的适应与选择,继而在两种文化相互交融、碰撞的过程中实现新的动态平衡。如网络视频标题“看了老司机的专属技能后,我怀疑我可能是个假司机”中“我可能是个假司机”,若意译为“I have to admit his one-upmanship driving”,既不能实现语言形式上的对等,原新词新语的调侃意味也荡然无存。这种过度阐释显得有点多此一举,削弱了原网络新词的表现力,是低估译语读者认知能力的表现。殊不知,这种类似的自我调侃的文化在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中更是无处不有。通过生态系统的内部调节,译文读者完全有能力理解中国人这种带有自嘲的独特表达形式。一种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稳定、平衡,更在于其对异域文化的包容。翻译过程中,新元素的注入有利于增强目标语生态系统的生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将此语直译为“I might be a fake driver”,更能保证译品的生存、长效,更利于全球化生态平衡的构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研究发现,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汉语网络新词新语的英译研究不应止于翻译方法、翻译策略、三维转换的探讨,更要关注译者身份的研究。汉语网络新词新语英译的过程中,只有明晰了译者责任,才能更好地维持好源语生态和译语生态的平衡,在两种文化中化冲突为和谐,使汉语新词在译语文化中发出美妙而独特的声音,进而通过优质的译品彰显汉语语言文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