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昕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师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进一步被明确,要扎实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同时要灵活且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各项工作,例如外交、教育、研究等,旨在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的复合人才。为此,高师英语专业教师要认清教学实际,及时发现翻译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式,进而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与质量。
“高师”院校包括了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师范专业以及教育学院等,是培养优秀教师人才的主要机构,有关的专业课程教学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将最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现代化、科学化以及务实化的专业素养,进而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进入21世纪以后,经济全球化程度逐渐加快,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对外贸易、文化交流以及国际合作事务也越来越多,使用英语的机会增多,翻译人才缺口变大,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高师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高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不能局限在培养中小学英语师资上,而是要面向将学生培养成可以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尤其是培养其翻译能力,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英汉语表达与阅读理解能力以外,还要具备翻译学科相对专业的文献阅读能力以及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运用能力,因此必须丰富高师英语专业翻译课的内容与教学方式,重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做出有效的教学实践改革。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师英语专业都将翻译课作为一门必修课,但是总体的教学课时有限,从而导致学生只有几十个课时的时间能够接触到翻译相关课程内容。另外,翻译课作为一门必修课,教学的任务还是比较繁重的,教师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材以及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一般为普通的翻译课程,教师通常会在课堂上将英汉互译的基本理论以及翻译技巧等传授给学生,或者利用教材上给出的教学素材进行翻译演练。高师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大多在高年段开设,并且一般都只开设一个学期,总体教学时间短,学生又要分出去大部分精力应对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研或者就业,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并不高,学生能够掌握的英汉互译理论知识与技能十分有限,并且缺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使得其对英汉应用文体的具体特征缺少认识,对翻译方法与策略的应用也不够熟练,在英汉互译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不易获得正确的解答,不利于学生英汉互译能力的提升。
高师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虽然是一门必修课,但是学校以及相关专业教师对翻译课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在教材选择与更新上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与时代发展趋势不相符,制约了高师英语专业翻译课的有序进展。目前,高师英语专业翻译课使用的教材比较传统,教材内容虽然拥有很多可取之处,也具备良好的教学作用,但是由于社会在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应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领域越来越多,专业术语英汉表达的种类和数量也日益增加,但是翻译教材中的内容却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缺乏系统性,与实际情况不符,进而导致翻译教材的教学价值大打折扣。同时,英汉互译教材的内容比较单一,通常以理论知识和翻译练习为主,没有对翻译的多维度跨学科应用进行有效拓展,使得师范院校的翻译教学局限在课堂以及教材上,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无非是照本宣科或者借助课外资料进行简单的随堂测验,教学过程易于枯燥单调化,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
现如今,高师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翻译能力的提升空间有限,有部分教师对于翻译课的教学理念与方式也比较落后,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与高效的翻译教学服务,使得翻译课教学在师范专业学生翻译基础能力培养上发展停滞不前。一方面,高师英语专业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但是翻译相关专业的教师数量却没有进行相应的增加,一名翻译教师需要同时教学几个班级和除翻译课之外多门语言技能培养课程,教学任务重、时间紧,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翻译学习情况,容易导致教学效率下降。另一方面,翻译课教师大多自毕业后就进入学校任职,缺少翻译相关行业的工作实践实操经历,也没有很好地接触过适合师范生培养的翻译课程教学与测试的系统培训,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翻译专业最前沿的教研动态和发展趋势,使得其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基础和经验作为依托,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教学经验进行简单的教学规划,缺少创新和变化,进而导致整体的教学效果变差,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翻译教学是一个十分复杂且系统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英汉语基本功和书面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分析思辨能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较好的语法知识,具有丰富的词汇量以及广博的知识面。但是,由于应试教学理念与方式的影响,学生在高中阶段接受的英语教学大多以理论教学为主,英汉语的差异分析及有关表达特点等方面的教学则显得相对薄弱,主要以教学大纲为核心,教学的重点方向就是应对高考,教学内容与涉及范围也围绕教材,在考试范围内进行适当拓展,知识的覆盖面比较小,使得学生读、写、译的综合能力提升产生短板,翻译基础薄弱,教学困难较大。另外,师范专业的学生学习习惯也基本成形,相当一部分属于被动学习型,入校时的英汉语底子薄、基础不牢,学习方法不正确,精力偏向于师范生教学理论和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上,对翻译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高,给翻译课教学带去了巨大的挑战。
翻译是一门偏实践应用的专业课程,可以应用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包括文化教育、商务贸易、科学研究等,具有十分广阔的就业前景。但是,从高师英语专业翻译课的教学活动开展现状来看,大多数的高等师范院校在开设翻译课程的时候,都会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使得学生无处应用学到的知识,也无法在实践中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大于实践,与翻译课程的设立目标不符。另外,由于翻译课程的课时有限,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因此往往会忽略实践教学,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理论教学上,进而保证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教学内容,没有考虑到学生今后除师范生基本技能以外实际应用方面的问题,不利于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复合型人才素养的提升。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广义上的经济市场对包括教育在内的多个领域都造成了巨大影响,很多专业由于市场前景好、投入回报高,逐渐成为全国热门专业,学生数量逐年增多。为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翻译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各个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下足功夫,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认清社会对师范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并根据人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优化翻译课程设置,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跨文化、跨语言交流。同时要合理地设置翻译课的教学课时和学习阶段,一定程度上增加课时,并且将翻译课学习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将翻译课与其他专业课融合起来,帮助学生夯实师范生基本技能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翻译习惯。同时在学习中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积累翻译经验,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比较母语与英语、本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差异,找到彼此之间的有效联系,进而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文字和信息的转换,完成翻译任务。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中对翻译能力的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明确,指出翻译技能的教学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翻译基础能力,并通过介绍各种文体语言,对比汉英语言的差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汉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以及英汉互译水平等。为此,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需要根据教学和社会发展实际,科学选择翻译课教材,在翻译课教学上融合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既要考虑到翻译理论教学,又要兼顾翻译实践能力的提升,加强理实结合,将非文学翻译、文学翻译以及计算机辅助翻译等全部纳入翻译课的教学内容。高师英语专业翻译课的教材选择要符合时代发展趋势,要围绕翻译实际应用环境而定,并且需要通过基本理论教学对学生的翻译意识进行启蒙,激发并诱导学生逐渐习惯应用所学翻译技巧,规范翻译过程。另外,在开展翻译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拓展阅读,不能局限在教材上,而是要阅读有关的专业书籍,包括翻译专业工具书、汉语言能力提升的书籍等,并且要结合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就业前景,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优化教材内容,使得翻译教学实用性和实操性增强,可以为学生的就业发展奠定更加厚实的基础。
针对高师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师队伍建设不到位的问题,各个师范院校要从自身的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入手,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对翻译课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大课程建设投入,加强翻译课教师队伍建设,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教学水平的专业化教师团队,全面提高翻译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等,为高师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提供便捷的条件,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师范院校要定期组织任职教师参加各种进修活动或者专业技能培训活动等,丰富教师的翻译专业素养,提升对学科和课程发展的前瞻性。例如中国翻译协会承办的一年一度的“暑期全国英语口笔译翻译教学与实践高级研讨班”,来自不同学校的翻译教师可以在培训的过程中交流教研经验,得到知名专家或者学者的指点与帮助,交换翻译教学心得等。同时,各个师范院校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师人才选聘机制,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吸引翻译行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译员来校任专职或兼职教师,不断充实教师队伍,保证翻译课教师队伍的完整性、科学性。
高师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难以高效开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整体的英汉互译基础能力较弱,并且缺少足够的翻译实践经历,没有掌握正确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因而在课堂学习中会感受到迷茫,无从下手,进而容易丧失学习自信心,失去对翻译课的学习兴趣。针对师范生翻译基础能力偏弱的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量的练习和科学的测试,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翻译文体、题材类型等,不能将翻译内容局限在教材或者几本特定的书籍上,而是要涉及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新产生的事物和发展动态等,以此才能在练习中对翻译形成一个具体的理解。同时,翻译课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时,要设计科学合理又不乏创新性的测试环节或任务,给予学生充分的阶段性评价,鼓励学生拾级而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翻译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以及价值观,切实提高学生整体翻译能力。
按照师范专业培养的有关要求,高师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尤其是实践应用方面,要加大相关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翻译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巩固所学,并且熟练应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技巧,获得更好的翻译能力。因此,在翻译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教学活动要穿插进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翻译课学习中,灵活运用各种先进的社交媒体工具,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启示。与此同时,翻译课的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利用“微课”“慕课”或者“翻转课堂”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创设仿真翻译情境,让学生有更多的翻译实操机会,符合应用实践的翻译能力培养模式,提高翻译实践水平。
综上所述,高师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在获得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临着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内容陈旧、教师素质不高、学生翻译基础能力弱以及理实脱离等困境,必须结合教学实际,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新时期的社会发展需要,积极落实翻译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早日走出翻译课的教学困境,培养出更多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促进高师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