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利多卡因咽部表面麻醉对老年患者双腔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的临床价值

2020-11-24 09:15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暨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653100廖飞陈静宜陈粤丽朱雁鸿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2期
关键词:双腔利多卡因插管

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暨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653100)廖飞 陈静宜 陈粤丽 朱雁鸿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患者开胸手术的比例逐年增加,而胸内手术的肺隔离技术常需要双腔支气管插管[1],但由于双腔气管导管管径粗大,插管和导管定位等操作对咽喉、气管内感受器的机械刺激较单腔气管导管强烈,尤其是对老年患者的气管刺激较强,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大[2],可能导致老年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在老年患者双腔气管插管过程中,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成为麻醉医师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就利多卡因咽部表面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双腔气管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附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n=30)

附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n=30)

项目 D组 L组 χ2/t P男/女(例) 15/15 16/14 0.067 0.796年龄(岁) 69.1±6.9 68.7±6.4 0.233 0.817体重(kg) 57.8±7.1 58.2±7.5 0.212 0.833身高(cm) 160.6±12.6 163.6±10.2 1.014 0.315 ASA分级I/II级(例) 9/21 8/22 0.082 0.774

附表2 插管期间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s,n=30)

附表2 插管期间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s,n=30)

注:与同组T0比较P<0.05,与同组T1比较P<0.05。

时间 D组(n=30) L组(n=30) t P MAP T0 102.3±16.3 104.7±14.2 0.608 0.546 T1 84.5±10.8a 85.3±12.2a 0.269 0.789 T2 105.7±17.3b 91.2±14.3a 3.538 0.001 T3 103.8±15.3b 89.8±13.3a 3.782 0.000 T4 97.3±12.9b 87.7±15.2a 2.637 0.011 HR T0 73.3±9.0 75.2±10.6 0.748 0.457 T1 64.9±8.2a 64.5±6.9a 0.204 0.839 T2 86.2±9.6ab 66.1±8.3a 8.675 0.000 T3 84.1±8.9ab 67.8±7.4a 7.713 0.000 T4 75.6±7.3b 66.5±8.6a 4.418 0.000 ab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行全麻诱导双腔气管插管胸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分级I~II级,其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排除术前即存在严重心律失常及高血压、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预期插管困难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患者术前常规禁饮禁食8h,入手术室后监测心率(HR)、脉搏(P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无创血压(BP),开放外周静脉于麻醉诱导前输注乳酸钠林格液(按照术前禁饮禁食所欠生理需要量4∶2∶1输注)1/2量,之后以4mL/(kg·h)维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L组)和对照组(D组),麻醉诱导均采用依托咪酯(0.25mg/kg)、芬太尼(4ug/kg)、维库溴铵(0.1mg/kg)静脉注射,待患者意识消失后,L组在喉镜辅助下予2%利多卡因3ml行咽喉及声门表面喷雾麻醉2次,D组在喉镜辅助下予0.9%氯化钠液行咽喉及声门表面喷雾2次作为对比,面罩继续给氧5min待肌松满意后由同一具有熟练经验的麻醉医师完成双腔气管插管并定位,全部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插管超过1min、多次插管及定位者不计入此次研究中。插管成功后行双肺通气,维持呼吸频率10次/分,吸呼比1∶ 1.5,潮气量8ml/kg。术中以丙泊酚、瑞芬太尼泵入、七氟醚吸入、间断追加维库溴铵维持麻醉。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一般资料差异,按照男/女、年龄、体重、身高、ASA分级I/II级(例)分析。②观察在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1min(T2)、3min(T3)及5min(T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③分析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按照呛咳、恶心呕吐、躁动进行分析比较。④术后第1d对麻醉方法的评价,由患者自评,采取优、良、差,共三个等级进行评估,分析总优良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检验,并采取χ2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及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 纳入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双腔气管插管及定位均一次性成功。L组和D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及ASA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2.2 插管期间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MAP、HR在T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两组MAP、HR与T0时比较均下降(P<0.05)。D组:MAP在T2、T3、T4时与T1时比较均升高(P<0.05),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R在T2、T3时与T0、T1比较均升高(P<0.05),T4时有所下降。L组:MAP、HR在T2、T3、T4时与T0时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但与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T2、T3、T4各时间点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L组呛咳率13.33%、恶心呕吐率6.67%均低于D组36.67%、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躁动率3.33%与D组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对麻醉方法评价结果比较 L组麻醉方法评价优良率93.33%(28/30)高于D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气管插管需要将气管导管插入气道内,由于刺激患者声门产生应激反应,激活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促使机体交感神经兴奋,短时间内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从而引起患者气道应激反应,导致血压升高及心率加快等血流动力学变化[3][4],甚至诱发心肌缺血,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5][6]。而胸科手术患者要求进行单肺通气和非隔离技术,需要使用比普通导管更粗、质地更硬、插管深度更深的双腔气管导管[7],因此患者心血管反应较之单腔气管插管更加剧烈,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可能带来严重后果[8],面对这种情况,常用的预防方法有增加镇静与镇痛药物用量以加深麻醉深度,但同时也会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更不稳定,尤其插管完成后容易出现如低血压和(或)心动过缓等心血管抑制现象。

利多卡因是一种中效酰胺类局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和抑制的双相作用,能够快速通过血-脑屏障,起效快、弥散力强、药效强劲等特点,用于气道表面麻醉时可降低插管反应,同时利多卡因不具有刺激组织和扩张血管的负面效应,可以增加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抑制异位节律,从而延长缺血心肌的有效不应期,因此理论上使用利多卡因在双腔气管插管前对咽喉部施行表面麻醉有利于减少气管插管所带来的应激反应,并且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此次研究发现,在老年患者双腔气管插管过程中,麻醉诱导后所有患者MAP、HR均下降(P<0.05),L组给予利多卡因咽部表麻,而D组仅给予氯化钠进行咽部表面喷雾做对比,在双腔气管插管成功后发现,L组MAP、HR变化在插管后相比较D组来说更加平稳(P<0.05),未出现激烈波动,有效地抑制了插管所带来的血流动力学波动。而且,D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更低,且患者对麻醉方法的评价更高。

综上所述,在老年患者双腔气管插管过程中,利用利多卡因进行咽部表面麻醉能够减轻气管插管所带来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提高麻醉安全性,值得推荐使用。

猜你喜欢
双腔利多卡因插管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眼见为实:海尔集成灶优势何在
利多卡因在围术期的研究进展及机制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选择:单腔还是双腔?∗
利多卡因抑制ERK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甲状腺癌细胞TPC-1的增殖能力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