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分析

2020-11-24 09:43叶德祥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脑部溶栓血栓

叶德祥

江苏省盱眙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盱眙 211700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常年来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健康[1-2]。由于急性脑梗死发病原因众多,致病原因繁复,且一旦发病会产生多种脑损伤机制,很难找到根本性治疗方法[3]。据调查显示,超过8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多因血栓堵塞脑部动脉引发[4]。因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溶解血栓措施,帮助闭塞的脑血管再通是恢复脑部供血,挽救患者脑组织视为治疗的关键[5]。为进一步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对患者脑部神经受损程度,该院特以2018年1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探究rtPA静脉溶栓治疗该症临床效果的专项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接受治疗的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自主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9.1±5.2)岁;病程 4.5 h以内。观察组中男 18例,女 11例;年龄 42~74 岁,平均年龄(60.9±5.7)岁;病程 4.5 h 以内。所有对象均经临床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生命体征较为平稳。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纳入标准:年龄<75岁且发病时间小于7 d者;初次发病,NIHSS评分>3分且mRS评分<4分者;无溶栓治疗史者;家属知情后自愿加入研究者。排除标准:发病因素确诊为脑肿瘤者;具炎症、静脉血栓及重大感染者;肝、肾等严重器官疾病者;重大内分泌、呼吸及血液系统疾病者;精神疾病、脑出血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两组对象及家属均了解并知情研究内容,分别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该研究内容均报备医院伦理委员会并征得同意。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300 mg/d剂量的阿司匹林(国药准字J20171021)治疗,口服。给予观察组患者(0.9 mg/kg)rtpa(批准文号 S20160055)治疗,限1 min内静脉注射10%的溶剂后连续静滴,60 min内完成滴注。若患者在滴注过程中出现严重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应行脑部CT复查,避免出现脑出血情况。若患者存在脑部出血应实施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复查,取新鲜血浆或IU血小板输入。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CSS评分[7],分值越低表明患者治疗效果越好。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评定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95分表明患者完全恢复,75~95分为轻度依赖,50~74分为中度依赖,<50分为严重致残或死亡。疗效判定以ESS积分为准[6],患者ESS积分>96分且Bar指数为100为治愈、积分>85分且Barthel指数90分以上为显效、积分≥50分且Barthel指数超过70分为有效、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无好转或恶化,ESS积分<50分且Bar分指数<70分则为无效。且以治愈加显效加有效例数计算临床总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治疗前两组C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CSS 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对比[(±s),分]Table 1 Comparison table of clinical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对比[(±s),分]Table 1 Comparison table of clinical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组别CS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images/BZ_169_1849_1372_1872_1401.pngBarthel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28)观察组(n=29)t值 P值22.31±2.78 22.43±2.74 0.235>0.05 16.74±1.21 8.10±0.36 128.955<0.05 53.24±11.24 54.71±12.08 0.169>0.05 60.31±11.26 84.72±13.09 10.045<0.05

2.2 临床治疗效果

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table of 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3 讨论

据调查,我国是全球卒中第一大国,每年有超过200万人发病,稳居我国居民死亡疾病第1名,其中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占比达到80%以上,严重威胁了我国居民的生命安全健康[8]。急性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是指脂质在患者动脉内膜深层累积,导致出现继发性结缔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若患者脑部斑块受外力撞击或自身因素突然破裂,就会导致血小板聚集与破裂处,从而引发脑部血栓[9]。脱落的血栓可致动脉栓塞,而未脱落的血栓则会进一步加重血管狭窄程度,进而导致血管闭塞。但不论是血栓脱落还是未脱落,都会导致血管供血区域血流减少或出现中断,从而导致供血区域脑部组织缺氧或坏死[10]。因缺氧或短暂坏死的保部区域还具备短暂的生存能力, 其脑血流阈值大多在10~35 mL/(100 g·min)左右,在膜泵衰竭阈之上[11]。另外,由于该区域中心坏死区属于动态病理和生理过程,若缺血组织内的血流能及时恢复,脑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则可以继续存活,而因缺血坏死的脑部区域则可以正常存活。因此,临床上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时多采用溶栓治疗,医师通过使用恰当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促使患者病变血管二次疏通,有效恢复血液流动,帮助缺氧区域脑细胞存活,从而降低脑组织损害达到治疗急性脑梗死疾病的效果。目前,尿激素(UK)和链激酶(SK)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溶栓剂[12]。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则是一种新型溶栓剂,是一种高选择性、短半衰期、无抗原性的优良溶栓药物,能有效提高血浆中纤维蛋白的结合率,促进符合物赖氨酸的活性,从而帮助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溶酶,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溶栓剂[13]。

崔莉红等学者[14]就其研究中,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是否可接受溶栓治疗均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抗栓、调节血脂以及rtPA静脉溶治疗,结果提示观察组临床指标 CSS 评分(8.52±0.65)分、Barthel(82.51±10.25)分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7.22±1.08)分、(61.59±9.18)分,且治疗组总有效率(87.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57.5%)。而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C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8.10±0.36)分、Barthel指数(84.72±13.0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16.74±1.21)分、(60.31±11.26)分(P<0.05);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5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则充分表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能明显降低患者治疗风险,进一步保障患者安全性,促进患者恢复,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正常生活。该次结果也与崔莉红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了研究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治疗风险,促进患者脑部细胞的恢复,降低脑部神经和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脑部溶栓血栓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研究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