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亚东,崔琛,王爱文,王杨周,王芳,李晓辉,高艳芳,吴晨栋
长治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山西长治 046000
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罗音。它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是呼吸内科危及生命的疾病之一。老年人呼吸系统功能减弱,免疫力低下,感染肺炎后容易演变成重症肺炎,危及生命安全,需要及时治疗。常规用药方法重症肺炎控制效果一般,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法新颖,由患者感染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抗生素调整,由最初阶段的经验性使用强效广谱抗生素调整为针对性较强的窄谱抗生素[1]。降钙素原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反应标志物对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感染病情的评估具意义重大。该研究选择该院2019年1—6月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并均分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抗生素治疗,研究组采用降阶梯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探讨老年重症肺炎予以降阶梯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患者血清PCT水平,现报道如下。
纳入该院8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入组对象,均分为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 63~85 岁,平均年龄(73.8±6.2)岁;双肺病变 15例,单肺病变25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62~87岁,平均年龄(74.1±6.4)岁;双肺病变 16例,单肺病变 24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患者均知情。
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上经CT、细菌培养等检查确诊为重症肺炎,病历资料齐全;②患者签署该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肺癌、肝癌、结直肠癌等肿瘤性疾病的患者;②合并严重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③合并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④近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⑤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者。
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亚胺培南(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81007,产品批号:S000786)、稳可信(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注册证号:H20140174 产品批号:D074823)2 g/d 治疗,对于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根据肌酐清除率适当调整剂量,并维持相应的治疗方法。降阶梯治疗方案初始治疗同对照组,初始治疗3 d后根据患者细菌培养的药敏结果及时调整患者抗生素,对于缺少病原学依据的患者将抗菌药物调整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国药准字H20044344),0.75 g的剂量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者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用统一溶媒稀释至50~100 mL,静脉滴注30~60 min,疗程:根据病情调整,一般1周左右,6 g/d联合注射用阿奇霉素(国药准字H20173261)500 mg/d,单次静脉内给药,疗程7~10 d,0.5 g/d进行降阶梯治疗。同时检测患者血清PCT水平,通过抽取患者静脉血经差速离心获取血清后进行血清PCT检测,定义无感染为PCT <0.05 ng/mL,轻度感染为 0.05 ng/mL<PCT<0.5 ng/mL,中度感染为 0.5 ng/mL<PCT<2 ng/mL, 重度感染为 2 ng/mL<PCT<10 ng/mL,严重感染为 PCT>10 ng/mL。
观察两组抗生素使用、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两组治疗效果、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定义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胸片检查结果正常为治愈;治疗1周后症状改善明显为显效;症状有所改善,听诊肺啰音减弱为有效;症状体征恶化为无效。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数×100.00%。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抗生素使用时间 (9.06±2.14)d低于对照组(14.27±3.53)d(P<0.05)、机械通气时间(4.21±1.52)d 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7.21±1.97)d 均低于对照组(19.69±4.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s),d]Table 1 Comparison of antibiotic use time,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d]
表1 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s),d]Table 1 Comparison of antibiotic use time,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d]
组别 抗生素使用时间 机械通气时间 住院时间研究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9.06±2.14 14.27±3.53 7.982<0.05 4.21±1.52 7.21±1.97 7.625<0.05 14.35±3.89 19.69±4.25 5.862<0.05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Table 2 Comparison of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两组治疗前CRP、IL-6、IL-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 CRP、IL-6、IL-8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重症肺炎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临床病死率高。老年人多合并较多基础疾病,一般状况较差,免疫力较为低下,治疗起来较为棘手,同时容易并发严重低氧血症、急性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2]。重症肺炎临床主要表现为烦躁、嗜睡、低血压、呼吸衰竭等。药物治疗、化痰、吸氧等对症处理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方案,抗生素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最重要药物之一,但常规方案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细菌毒素和炎性介质释放一旦引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可以导致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3-4]。临床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老年患者重症肺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早期主要采用传统的 “逐代升级、分别袭击”的治疗原则,但临床应用发现由于最初选取的抗生素较难完全控制致病菌,容易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并影响后续高级别抗生素的使用效果,治疗过程中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因而针对老年重症肺炎的新的抗生素治疗策略意义重大[5-6]。降阶梯治疗方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该研究探讨老年重症肺炎予以降阶梯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患者血清PCT水平。结果表明,研究组抗生素使用、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更优。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两组治疗前CRP、IL-6、IL-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CRP、IL-6、IL-8 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关晓宣的研究结果类似,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36%(42/47)明显高于对照72.34%(34/47)(P<0.05)。观察组抗生素用药、感染控制及住院时间更短 (P<0.05)。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通过采用降阶梯治疗法明显地控制了患者感染症状,治疗效果提高。细菌感染临床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不高,使得患者实施降阶梯治疗法缺乏较为可靠的依据[7-8],PCT作为一种经典的炎症反应指标可以有效预测患者炎症感染的程度,临床通过动态检测PCT水平可以为患者疾病治疗现状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降阶梯治疗法初始药效大大增加用药方案,采取单一、强效药物对致病菌进行强有力的杀灭或抑制,及时地控制患者疾病病情,防止进一步发展恶化,随后再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或结合PCT监测指标针对性地对抗生素的使用种类、使用剂量进行调整,从而发挥有效的治疗目的,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减少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存活率[9-12]。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IL-6、IL-8炎症指标对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CRP,IL-6,IL-8 inflammation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IL-6、IL-8炎症指标对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CRP,IL-6,IL-8 inflammation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组别C R P(m g/L)治疗前 治疗后I L-6(p g/m L)治疗前 治疗后I L-8(p g/m L)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4 0)对照组(n=4 0)t值 P值1 1 1.0 8±8.9 7 1 1 2.1 3±8.8 9 0.0 7 0>0.0 5 4 2.4 2±4.5 7 7 6.5 1±6.9 8 7.0 5 0<0.0 5 1 7 5.2 2±1 3.2 3 1 7 6.1 1±1 3.4 6 0.1 3 0>0.0 5 1 2 2.4 3±9.6 9 1 5 3.6 1±1 1.5 5 9.2 6 0<0.0 5 1 2 4.7 5±1 1.0 6 1 2 5.4 1±1 1.4 5 0.0 8 0>0.0 5 3 4.0 9±3.1 4 9 3.2 7±7.9 6 8.3 1 0<0.0 5
综上所述,老年重症肺炎予以降阶梯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明显,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并降低炎症反应程度,同时配合血清PCT水平监测,及时地反馈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