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掖铁路学校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思考和创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是我们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语文课堂需要的是生龙活虎、饱满、新颖的元素,所以更应该通过实践性教学,将语文课堂的生机和活力展现出来,推进教育教学效果提升。
1.偏重学习教材内容。课本内容是基础,仅仅学习课本知识,而忘记拓展,不注重通过教材的学习来发散思维,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更不能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新时代学生。
2.应试教育思想浓厚。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应试教育的内容,考什么就教什么,导致在学生们的印象中,语文就是背诵古诗古文、做阅读题、写作文,而缺少了对语文内在的理解,因此学生们学习到的东西都是死板、片面的。
3.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普遍觉得语文作为母语,其学习就是简单的背诵,因此重视数学、英语等看似较难的学科,每天攻坚克难,就是为了解决难题,而忽视了对语文的感悟,从而离真正的语文越来越远。
4.评价方式存在问题。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往往对学生们的学业评价仅限于期中、期末考试,而忽略了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心理诉求,没有从过程性方面进行评价,只重视结果,没有实践性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
1.学校方面要高度重视。改革是从上至下的,学校要高度重视语文教育实践,在日常工作中渗透实践教学理念,为学生们打造科学的实践教育模式,开创轻松愉悦的实践教育氛围。例如,学校可以开展朗读比赛、诗词大赛、征文比赛、课本剧比赛等大型活动,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到语文实践中来,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应用实践的质量,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减轻了学生们的课业负担,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丰富了教学的内涵,是语文课堂内容多元化、多样化、实践性的展现,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师要正确认识,进行实践性语文教学。小学的语文教师,应当将实践性教学重视起来,培养学生们的语文实践精神,面对故事情节性较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将课文改编为话剧、课本剧等,呈现于课堂之中,选送学校比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更有利于让学生们掌握故事的细节,发现文章的内涵,体验作者写文章时的心境,重走作者的心路历程。以《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篇课文为例来分析,首先要想排出课本剧,同学们必须先预习课本,熟悉课本中的故事情节,还需要改编课本,将课文内容编写为剧本,同时要通过情节的揣摩,才能将故事表现好,还得动手做道具,让表演的效果更为突出。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加入课本剧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们的写作、表演天赋激发出来,还能将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这都是语文实践性教学的优点,这样的语文课堂才算是生龙活虎的课堂,才是有创造力、有创新性的新时代语文课堂。
3.转变评价方式,合理化评价学生学习。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存在,在各个方面都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进行评价,要重视实践的过程性,淡化结果在评价中的地位。加强日常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不仅仅是干巴巴的学习课文,更能通过实践活动掌握课本内容。同时,语文教学的评价也要积累在平时,让学生们能明白语文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不断积累发展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贯穿的内容。例如,学生们积极参与实践,并且成绩显著的我们可以进行积分制鼓励,在期末都能兑换成我们的最终成绩,这样的评价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们在日常的语文实践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也能在日常的社会实践中将语文学习的知识运用好、发展好。
总之,语文课堂不是枯燥的课堂,而是一个妙趣横生的、极具韵味的课堂,是培养学生们阅读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地方,教师应该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将实践性的教学方式融合进去,将新时代、新思想、新观念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进而展现一个多元化的、实践性、展现力强的新时代语文课堂,不断提升小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