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入职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艺术

2020-11-24 16:46:29永登县西铁小学
甘肃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公开课月球蜜蜂

○ 永登县西铁小学

一、初入职教师语文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初入职教师在课堂上大多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没有任何回应,或者老师根据大纲要求提出一个简单问题,学生却答非所问。最后的结果就是老师认为学生没有好好听讲,学生显得很茫然。一位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在讲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时,他按照记叙文的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把课文内容点出来之后,要求学生不看课本说出课文主要内容。学生显得非常消极,全班没有一个学生主动站起来回答,在老师的强迫下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吞吞吐吐无法说出令老师满意的答案。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认为学生不会思考问题,语言表达能力差。课后,老师表示学生的基础非常薄弱。在老师看来,学生只要把黑板上老师所罗列的各要素用自己的话连接起来就可以了,可是学生却很难给老师回应。站在老师的立场,老师认为问题的设计是符合自己在学校接受的相关教育的:紧紧围绕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堂目标进行问题设计,按时完成课堂设计任务。从学生的立场来说,认为老师的提问很深奥,无法理解,担心回答不到位。这类情况的出现,导致初入职老师的课堂效率很低,无法正常完成课时内本应该解决的问题。同时,老师课前课后心理落差大,打击了新教师的上课积极性,失去了课堂成就感。

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1.改变提问方式,换一种学生容易接受的提问语言。

刚参加工作时课堂提问效率低的问题也让我很困扰。在课余时间,我主动找老教师探讨学习。一位老教师说:“你以后在提问学生课文的主要内容时可以换个说法,比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你可以换成‘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可以讲给老师和同学听吗’?”在讲授《南辕北辙》这篇寓言故事时,我刚开始提问:“读了课文哪位同学说一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只有一两个同学举手,回答的也不是很流利,而且很多内容都是看着课本读出来的,我决定试一试老教师的方法,我又提问:“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一次举手的同学很多,且回答很流畅,故事内容也讲得很清楚。

2.复杂问题简单化。在讲授《蜜蜂引路》这篇课文时,老师刚开始提问:“蜜蜂真的可以引路吗?”学生三三两两回答:“可以!”带着几分不确定。老师决定换一种问法:“花丛里采蜜的不仅有蜜蜂,还有蝴蝶,列宁为什么不跟蝴蝶走,而要跟蜜蜂走?”学生争相回答:“因为列宁知道蜜蜂会回蜂房,养蜂人就住在蜂房附近。”“那么蜜蜂真的可以引路吗?”“不可以!”这一次听到的是全班整齐划一且非常坚定地声音。针对前后提问学生的回答情况,可以看出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复杂问题的思考是欠缺的,但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可以给他们简化问题,由简单的问题引入,用更形象、具体的事物来引导他们找到答案。

3.及时调整课堂气氛,不连续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关注学生课堂情绪。《月球之谜》是一篇科技类文章,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按理说这样的文章是非常受孩子们欢迎的,但在听一位新教师的公开课时,整堂课下来孩子们的反应非常冷淡。甚至老师的提问基本没有学生回答。这样的情况就导致老师越讲越紧张,越讲越没有条理,整堂课显得非常失败。这堂课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老师在一开始就把问题复杂化了。刚开课,老师就提问:“读了这篇文章,你了解了那些关于月球的科学知识?”学生一听,了解的科学知识,那肯定是很深奥的知识,所以都不敢回答,害怕自己回答得不够科学。之后,老师没有顾及学生,继续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面对提问和听课老师的压力,害怕自己回答不够全面,再一次退缩了,这连续两次的提问严重打击到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其次,我在课后了解到这个班刚刚上完一节公开课,且是一节不太成功的公开课,学生的上课情绪本就不高。这也直接导致学生在这节课上不敢回答问题,害怕出现前一节课上犯的错误。究其原因是这位老师在课堂上并未关注孩子们的情绪问题,在没有人回答问题后显得有点急躁。这也反映出很多新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不是很关注孩子的情绪,只关注自己上课的节奏与内容,导致上课效率不高,学生参与度不高,老师课后没有成就感。因此,关注课堂气氛,顾及学生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公开课月球蜜蜂
到月球上“飙车”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1:44
陪我去月球
飞碟探索(2022年1期)2022-03-12 14:11:20
月球上的另一个我
军事文摘(2021年18期)2021-12-02 01:28:54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蜜蜂
第一次公开课
蜜蜂
蜜蜂
蜜蜂谷
快拉住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