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萍
(新疆福海县西城区寄宿制学校 新疆 福海 836400)
“‘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时代在发展,教育在不断进步,教与学的关系从具体层面上讲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关系,教师怎样教才是一堂好课?学生怎样学才是有效的学习?众说纷纭,教师的教,是教给学生的学习的技能和方法,是引领,是解惑,是答疑。而学生的学,学地是知识和学习方法。没有人天生就是一名好老师,优秀的课堂是教师在不断的点滴的教学实践中反思和总结的结果。会教、善于学习的老师培养出会学习,有效学习的学生。果实,只有在经历了播种,施肥,灌溉,发芽,长叶,开花后才得到的收获!因此,只有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己不断实践、思考、总结后的学习才能学到永久的知识和一身受用的技能。
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上好一堂好课的基石,是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教师应该提供和营造一种安全、信任、融和的课堂氛围,一个游戏、一场短而精悍的演说、一个师生简单的互动等,释放情怀,增强学习的一份信心。让学生在一种内心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去接受知识。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引导和信息化教学工具的运用是课堂教学的羽翼。课堂必须是全部学生参与的课堂,无论在课堂活动还是授课中尽可能体现学生多思,多想,多学。学生要“动”起来,教师的任务重大,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与老师“引”的独特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小组活动(group work),成对活动(pair work)或个体活动(individual work)。也可根据学习内容和培养学生思维需求可灵活选用学习互动形式,感官教学是开展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一种有效途径。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感官教学可分为视觉、听觉、动觉教学。“视觉教学”是一种通过调动学生的视觉注意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可选用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讨论,归纳,自主学习知识。“听觉教学”是通过调动学生听觉注意来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可采用播放英语歌曲,诗朗诵,故事,电影片段,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技能。“动觉教学”是通过调动学生所有感官,让学生动起来,思考起来,强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的培养。如:课前动律热身,游戏,话剧表演等让学生在快乐中分享知识,获得学习的动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教学就应采用“授人以渔”的教学模式,教师可静下心来,学会等待,在等待中静看花开。有时耐心等一分钟远超教师讲十分钟。“引入性”学习充分展示教师引导性的地位,教师通过自己的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s),表演剧(Role- play)或图片(Pictures)等方法来暗示或提示新学的词汇、句型、阅读内容等知识。
在课堂教学和课堂活动中,教师要保障所有学生处于工作或工作前准备状态。教师要有鹰一般的眼睛,观察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保证每一个学生进入学习和活动状态。教师可以通过眼神,手势,动作,提问等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短时间内回归课堂。全员参与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让教师“静”下来,学生“动”起来,学起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更加优化,朝更健康的教学轨道发展。因此就需要精心设计好课堂学生表达的内容,安排好小组活动,及时了解学生思维状况,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相应做出话语调整。
3.1 教师精讲、少讲是讲解不繁琐,不重复,指令清晰,调动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时间。上课指令简洁、清晰、有序。指令明确,学生就能正确领悟活动和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孩子们参与课堂和活动的积极性就高,教师上课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热情等都将会明显提高。
3.2 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安排好课堂活动任务,做好课堂环节的引导和调整工作。教师布置于学生的任务要“细、小”,同时不乏趣味性和竞争性。不要过超于学生能力范围,但又有挑战性,使学生对于任务和活动没有恐惧感和压力感。以七年级英语下册“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中阅读课的教学为例,具体授课模式如下:“教师展图(图片要有特征性,紧扣文章题目,有意境)→学生讨论(析图)→学生用已知词汇,句型看图写词,→学生带问题(这张图描述了怎样的一件事)再讨论→学生看图写文→教师引领学生分析文章的时态,归纳重点句型→学生用笔划出目标语言→学生熟读课文→创设时间请学生思考→学生描述课文”。教师是一堂课的“总导演”,对于不同的剧本教师要采取灵活而有效的策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
3.3 多给予学生鼓励。教师需要多鼓励学生,语言鼓励是最常用的形式,为减少教师话语时间,可以采用同伴鼓励或教师肢体语言鼓励的方式,如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次击掌等。
文中引:——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2页“‘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