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文
(甘肃省景泰职业中专 甘肃 景泰 730400)
学生进入中职阶段后,知识结构的复杂化、数学思维的深度化给学生带来了种种不适应,当遇到学习的困难和挫折时,造成了对数学学习兴趣的下降,在学习上产生诸多的障碍,从而影响了整个学习,那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采取成绩跟踪分析、个案研究等方式,以求全面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障碍,分析产生障碍的原因,调整相应的教学策略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心理方面。从学生心理看,在初中时数学学习相对轻松,成绩相对可以,进入中职之后,一些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再占有优势,使他们产生了严重的失落感,加之在某次考试中考得不理想,成绩比初中落差较大时,自信心丧失、自豪感、成就感烟消云散,自卑感增强,对数学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上产生障碍,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2 教材方面。从初中到中专的数学教材是一个落差很大的台阶,相比较而言初中教材明显体现出“浅、少、易”的特点,中专教科书数学第一章包含40多个基本概念、20多个新的数学符号,第二章又是抽象化程度很高的内容——函数,这些数学内容要求在高一的前两个月学完,势必形成一个概念密集型的学习阶段,要求比较高,部分学生的不适应使之数学学习出现障碍。
2.3 学法方面。经过初中已经学到不少数学知识,学生的数学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及习惯。初中数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低,因而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反复讲解、多次演练,往往收效还不错。而中专阶段数学内容要显得深入宽广,不可能也没有足够时间进行大量重复练习,数学思维方面的要求更注重抽象性,主张学生自己独立去思考和解答问题,在循序渐进中提高各种能力,若学习方法不及时改进和自我调控,就很难适应更高层次的学习要求。
2.4 教法方面。由于初中和中专教材的特点、容量、要求具有明显的差异,加上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不同,故而教法方面也有较大的变化,在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处理上,初中内容少、难度小,某些重点和难点内容可以反复讲反复练,而中职教学内容多,自然是练习的机会减少,教师也不可能把每一个问题都反复讲解,教师在例题和习题的处理上,往往是通过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
3.1 注意心理调适,增强亲和力。中职学生在经历过初中升高中的一轮选拔,有过失败的体验,在新学习中可能会因知识结构、学业成绩等而引发自卑、自负等心理。鉴于此,教师要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发展积极正确的自我观念,既能正确认识自我,又能尊重差异,不被暂时的失利所击倒。同时,教师要努力营造尊重、坦诚的教学氛围,在数学课堂上形成一种和谐、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互动的“情感场”,让学生融入一种亲和的心理环境,树立自信、自强的良好心态。其次,教师对数学慢生应加倍关爱,采取积极的心理暗示,及时肯定他们学习上的每一点微小进步,促进慢生向中等生、优生的转化。
3.2 注意学法的指导,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困生适应性的重要方面是学习方法的改变,教师必须将学习方法指导融入整个教学之中。①中职学生的学习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要注重数学思想与方法在解题中的指导意义,注重对解题规律与方法的总结,弄清各个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不断的构建、完善知识体系,促使能力的提高与发展。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往往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密不可分,好的学习习惯会使数学学习有序而轻松,要使学习具有自主性,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入手是最佳途径。
3.3 研究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以“大众数学”的理念为指导,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中心,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改变“教师为演员,学生当观众”而进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探索,课堂中宁肯少讲一个例题,也不能砍削思维和探索过程。
重视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完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中专数学知识也涉及到初中的内容,如函数性质,角的概念、三角函数等,它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拓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衔接,深入研究两者彼此潜在的关系,做好新旧知识的串联和沟通,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训练,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减缓坡度,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通过努力有所收获,来培养和发展学生学数学的能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