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平台”提升高校学生志愿服务质量的路径研究
——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为例

2020-11-24 23:56李园园
大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志愿志愿者

李园园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江苏 常州21314)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者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奉献意识”[1]。志愿者队伍建设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的重点育人项目,学校通过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助人意识,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志愿服务是在校团委的统一领导下,各二级学院设立分会进行的活动。

一、志愿服务的意义

(一)志愿服务是提升学生思想认识的有效途径

志愿服务是一群有志青年自发性的非营利性服务。大学生们在进行志愿活动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被这种活动氛围所感染,在工作中逐渐增强社会责任感与自我认同感,并对国家的政策法规有更加深刻的认识[2]。青年强则国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青年的进步。青年思想认识的提高对于整个社会有着深刻的意义,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对于学生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激励,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志愿服务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志愿者活动多为走出校园的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次放下课本、动手动脑的实践,是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里,更多的是言传身教以及学以致用,是学生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志愿活动往往自主性比较强,所以,这也提供了学生课外自我规划的途径,从而锻炼自我、调整自我,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院志愿者服务的现状

(一)学校生源条件导致志愿者服务积极性不高

学校独生子女较多,部分独生子女在家长的溺爱中成长,家庭教育使学生缺少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会以自我为中心。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让部分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甚至会认为世界上没有需要帮助的人。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部分学生缺乏服务意识,对志愿者活动的关注度与参与度都不高。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复杂,初中与高中毕业学生皆有,学生年龄差异较大,部分学生缺乏志愿服务的思维方式,对于社会的认知、对于服务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他们还没有形成志愿服务的概念,也没有足够动力驱使他们进行志愿服务,积极性自然也就不高。

(二)志愿者活动内容较为单一

大部分志愿活动类型较为单一,多为敬老院、支教等常规志愿活动。活动缺乏专业性、创新性。常规活动使得部分学生刚开始时兴致勃勃,频繁接触后就会觉得重复的活动内容没有新意,慢慢失去兴趣,完全脱离志愿服务的队伍。

(三)志愿者缺少长期的机制

一般学生入学即申请加入志愿者协会,毕业自动退会。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毕业离校即中断志愿服务,特别是工作以后接触志愿服务的机会越来越少[3]。学校如果能够建立长效机制,实行志愿者协会会员终身制,这样就会使资源得到更大的利用,也可使活动效果得到最大化。

(四)志愿者活动中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加强

高职院校的志愿者的人才培养较为缺乏,一般是根据活动开展的需要进行简单的上岗前集中培训。这样会使活动内容单一,活动难度较低。以志愿敬老院活动为例,如果活动前只是对同学们强调注意事项,而不能系统地培训活动内容,例如对于表演类不能提出指导,只是较多的提要求,这样就会使同学们在志愿服务中的获得感降低、疲惫感增加。长此以往,服务的热情就会大大降低[4]。

(五)志愿者服务中的奖励机制不够完善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有着较为完整的志愿者协会,在校团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各项活动,活动经费较为充足。但是,对于志愿者们的奖励机制没有明确的文件指示。如果没有一定的奖励举措,新鲜感一旦消失,学生积极性会大大降低。学生在志愿者服务当中如果得不到精神或者物质的奖励,长此以往活动的参与次数就会减少。

三、PU 平台下志愿者服务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生活日新月异,高新产品的大规模使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生活的变革,“互联网+”的诞生更是将创新与传统相结合,志愿服务活动也在其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5-6]。

PU 平台是我校运行的课外活动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可以详细记录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外活动参与情况,这对打造我校学生的第二课堂、丰富学生课外生活、规划学生课外活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PU 平台下志愿服务活动的地位

PU 平台是学院各项活动的发布平台,发布的内容丰富多样,不仅包括志愿者活动,还有各项竞赛活动、学校讲座等等。这些都是第二课堂可选的课程,每一类活动都相当于一门选修课,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报名,并按要求签到、参加活动、签退。在管理员的认定下,即得到相应的学时,累计学时可以换取学分。

志愿者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的选修课,对于热衷于参加志愿者活动同学的来说,是一种福音。累计学时换取学分,这样不仅在志愿活动中可以提升个人能力,而且参加活动即可以修到一定的学分,满足毕业的要求,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即在某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满足志愿者的奖励,是奖励机制的补充。

但是,相比于讲座等其他的校内活动,志愿者活动的特殊性会让很多同学望而却步。第一,志愿者活动多为课外周末的时间,活动时间较长。一般学院志愿者活动多是周末开展、时长为半天或者一天,这样就使得一些常州本地的同学对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非本地同学也会因为参加活动的时间过长而放弃。第二,志愿者活动多为校外活动。校外活动对同学们的要求比较高,包括对大家的纪律要求、时间要求等等。限制条件的增加也会使一部分同学感到一定的压力,进而放弃参加活动。所以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任重而道远。

(二)PU 平台对志愿者活动发展的促进

1.PU 平台使志愿者的管理更加规范

PU 平台的使用让志愿者服务过程更加规范,签到签退都在手机上进行,能有效遏制一些对志愿服务不积极,利用志愿活动谋私利的行为。对管理者也是一种约束,让考勤更加规范化,避免了暗箱操作的可能。

2.PU 平台可以提高志愿者的活动积极性

PU 平台的开展,使得活动更加透明化,活动规模、活动内容、活动时间以及其他要求都显示在网页上,有意愿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只需要点击参加报名,即可提前做相应的准备。另外,学时的设立也使得志愿者们活动的同时得到相应的学校奖励。

3.PU 平台可以记录志愿者的活动轨迹

我们可以从PU 平台上提取志愿活动的各项信息,包括每个二级学院举办志愿者活动的类型、次数等、各院学生参与度以及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种类。通过大数据分析,横向分析学生更偏向于哪类志愿活动,纵向对比每一个学生对志愿活动的参与度。通过分析,了解学生对志愿者的不同理解,对于学校以及各二级学院今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都有一定的指导促进作用。

4.志愿者培训开展

针对志愿者的活动轨迹,可以有效地进行志愿者培训。对于参与度比较高的活动,各级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这样不仅使培训更加有效,也使培训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更加有序开展,志愿者人才可以被更多的储备。

另外在PU 平台上对志愿者培训,培训的对象在学习的同时也可以获取相应的学分。这样就形成一个有效的闭环,各个环节对于志愿服务者来说,都是对自身的训练与培养,同时也可以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在第二课堂上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四、结语

志愿者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是社会的重点工作,也是学校育人的有效手段,对志愿者服务的开展是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志愿者服务任重而道远。学生生源的复杂性,使高职院校的志愿者服务的开展较之大学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志愿服务工作能与时俱进,结合科技手段创新管理和组织方式,便能事半功倍,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践行它的价值。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我是兽医志愿者
奔赴在前线的青年志愿者
01—02合刊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被志愿”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