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在中国—东盟的国际化传播研究*

2020-11-24 21:53吴国天陆春敏
运动精品 2020年7期
关键词:东盟国家气功跆拳道

吴国天 陆春敏

(广西中医药大学体育部,广西 南宁 530001)

1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国际传播现状与意义

1.1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综述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属于中国传统养生的一个分支,是民族传统体育的智慧结晶和文化遗产,它结合古代养生学说与强身健体的习练方法。传统体育养生通过身体姿势调整,呼吸锻炼、运用意念,身心合一,增强身体机能,改善机体功能,开发人体潜能,起到健身、治病、益智、预防和长寿的作用,具有体育和医疗的双重作用[1]。我国传统体育养生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门派众多,体系复杂,为了发扬光大,规范发展,2003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将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归纳整理,创编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等功法,并命名为健身气功运动,确立为第97个体育运动项目。从狭义上看,健身气功可等同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项目。我国大部分高校,如复旦大学的传统体育养生教材,均以健身气功教学为主,加以养生太极拳和武术内容为辅。

1.2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传播现状

据调查,经过14年的发展,2017年官方数据显示健身气功项目已经整理了15套功法,全国保持习练人数达到489万人,共建成32838个健身气功站点。海外国家日趋认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目前健身气功已经推广到56个国家和地区,习练总人数达到200万人,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招纳了48个国家和地区的98个组织。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中心当年派出25个访问团,前往日本、韩国、葡萄牙、西班牙和新加坡等16个国家进行宣传活动,举办讲座培训、表演比赛等300余次,受众人数数以万计,与当地政府、社团组织和爱好者加强了联络,使健身气功在国际上影响力进一步扩大[2]。在东盟范围,类似的交流活动最近几年变得更加活跃,2015年至2019年,中国—东盟健身气功交流大赛已经举办了5届,柬埔寨、泰国、越南、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均派出代表队参加。

1.3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在东盟国家传播的意义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家地位不断提高,与世界各国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日趋紧密,体育领域亦是如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总产值达到6万亿美元,成为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发展国家中最大的自贸区,如此巨大的经济体不容世界忽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涉及65个沿线国家,亦包括东盟十国。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发展有诸多意义。我国在体育方面的交流有诸多优势,与东盟多国相毗邻,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体育活动日益频繁。东盟是一个华人聚集程度较高的地域,语言相通,习练和普及程度较高,传统体育项目在东盟拥有一定“群众基础”。在此背景下,体育文化融合发展意义深远。

2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在东盟国家传播的现状剖析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经过多年的推广取得一定成绩,如太极拳、健身气功、武术等项目在国际上尤其是东南亚东盟国家拥有不错知名度和大量的受众群体,但是整体传播情况并不乐观,以下从四个方面分析传播现状。

2.1 传播主体

民族传统体育养生面向东盟的传播主体主要有:政府机关、社会团体、文化类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从力度排序上看,以健身气功为例,政府部门主导传统养生项目在东盟国家的传播,社会团体、文化类企事业单位给予一定支持。2019年中国—东盟健身气功交流大赛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支持,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广西体育总会主办,由南宁、桂林等地市级体育局承办,吸引来自东盟国家的大量健身气功爱好者参加,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广西区内高校等也均派队参加。这是目前宣传效果最好、国家影响力最大的推广形式。其次,高校因为拥有大量的东盟学生来华留学,通过对留学生的传统保健体育项目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海外爱好者,而且能让他们作为交流大使将这些项目带回自己的国家。再次,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推动,如各种健身气功爱好者协会,自筹举办类似活动,个人运营的武馆亦能吸引一定东盟爱好者加入习练;武术冠军把武馆开到受众基础较好的东南亚国家,也能将我国传统文化介绍给东盟更多群众。

2.2 受众群体

在传播主体的带动下,我国传统体育养生理念得到大量东盟国家的认同。“一带一路”中国—东盟健身气功交流大赛连续2年在桂林举办,2018年有越南、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派队参赛,2019年则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组队积极参与。东盟选手在桂林秀美的山水之间,相互学习切磋,对健身气功进行深入交流,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独特魅力。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是留学生,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的官方数据,最近五年,广西高校留学生数量平均每年增长20%,与周边国家(大部分为东盟国家)200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有32所高校招收外国留学生,留学生人数为5.7万人,其中东盟国家4.2万人。广西高校在体育教育方面的重点是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留学生从中直接受益。

2.3 传播内容与传播渠道

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包括导引、服气、行气、呼吸吐纳、桩功、按摩、按跷和太极拳等,但目前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项目以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等代表功法为主的健身气功项目进行推广。从传播方式上看,面向东盟的推广方式以比赛交流、培训班、高校留学生教学为主。从传播渠道上看,赛事宣传以传统平面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相结合,加之微信朋友圈、微博等自媒体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传统体育养生项目让更多的东盟国家民众所认识和了解[3]。

2.4 传播效果

首先,传统养生项目赛事数量有限。广西体育局致力促进国际体育赛事交流与合作,努力打造东盟赛事区域中心。在加强与东盟体育赛事活动交流上,仅2018年广西就成功举办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山地自行车挑战赛、山地马拉松赛、第四届亚洲及大洋洲地区大众体育合作发展论坛暨中国—东盟大众体育合作发展论坛等一系列影响广泛的国际体育赛事活动。此外,广西体育局与东盟国家积极开展竞技体育人才培训等交流合作项目,通过“资源共享”等方式,主动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训练机会。2018年,广西共接待来自东盟国家19批次168人次的运动员培训,包含的训练项目有乒乓球、蹦床、手球、跳水和田径等。显然,上述这些项目与传统养生项目无关,面向东盟的健身气功比赛、武术节(太极拳类比赛)年均次数还非常有限。

其次,受众群体较少。虽然东盟来华留学生上万,但是真正喜欢上传统保健养生项目的人数并不多,他们更多是为了完成学业获得学分为主要目的,练习方式也较为单一——以课堂练习为主,自发练习及练习次数均有限。虽然留学生70%愿意将这些项目推广到自己的国家,但是由于存在一定语言障碍,且无学习渠道和有效资料,导致传播效果不佳,受众群体依然不够庞大[4]。

传统体育养生的推广和发展宣传力度小,宣传范围较为有限,对其健身理念和功效的宣传还不够到位,且目前未见有面向东盟发展的明确计划和纲要,加之文化差异,该项目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不足,也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导致该项目传播效果不够理想。比较韩国的传统体育项目跆拳道、印度的传统体育项目瑜伽的发展,我国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发展就显得很不乐观。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跆拳道馆、瑜伽馆随处可见,而体育类养生馆非常少见,大家关于跆拳道和瑜伽的话题明显更多,这能说明一定问题。

3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在东盟国家传统突破路径

3.1 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健身气功发展规划(2013-2018年)》明确指出加强对外推广和拓宽传播的途径,包括派团到世界各地开展推广活动,与当地官方和民间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打造国际、洲际赛事、交流大会、品牌活动和建立健身气功示范基地等;加大重点国家和地区的人财物力投入,提升练功人口数量和覆盖面;在教学方面重点吸引外籍学员和培养外籍教练。在《健身气功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中再次指出:“积极推动健身气功‘一带一路’建设,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省区市资源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交流合作,共同打造具有辐射性和品牌影响力的文化交流活动,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构筑并彰显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力争到2021年,正式开展健身气功项目的国家和地区达到60个,境外练习者和师资骨干数量增加30%。”在具体运作层面,我国需要下级体育机构制定针对各区域特点的发展规划,面对东盟10国的不同情况,有侧重,以点带面,大力推动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在东盟地区的传播发展。

3.2 重视传播主体的培养,发挥明星效应,制造轰动效果新闻事件

体育明星在体育项目的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张蕙兰对于瑜伽在中国的推广和发展功不可没;姚明进入NBA更是在我国掀起一股篮球热潮,极大增进了中美文化的交流。挖掘和培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言人,对于宣传和推广的效果甚佳。健身气功中心早已意识到这一关键问题,在2017年正式聘用自幼习武、多次全国武术比赛冠军得主、动作派影星赵文卓担任形象大使,制作了微宣传片,在全运会之前在主流媒体上反复播出,极大提升观众对于健身气功的认识和喜爱。利用名人效应极易引起大众的谈论和效仿,事件热度提升引起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和滚动播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达到传统保健体育养生项目和新闻媒体的双赢局面[5]。

3.3 借鉴跆拳道、瑜伽等项目的海外推广模式

跆拳道是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如今风靡世界,实际上它被世人了解也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韩国制定跆拳道的世界推广计划,如今世界跆拳道联盟有182个协会会员,分属欧洲、亚洲、非洲和泛美地区4个大洲跆拳道联合会。世界各国约有5000万跆拳道爱好者,远超我国健身气功习练人数规模。其主要成功经验为针对奥运会进行技术改革、以教练员作为技术输出的主要方式、成立专门技术研究与推广部门、重视跆拳道在学校的传播、注重表演传播、竞技与传统兼顾、“道馆”传播方式和注重宣传教育功能等,均值得我国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借鉴[6]。在足球、篮球等西方现代项目冲击下,民族传统项目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但是瑜伽是个例外,它在夹缝中求得生存。美国权威媒体《瑜伽期刊》数据显示,全球有近1亿人参与瑜伽项目练习。瑜伽在我国推广时间也很短,以1985年中央电视台播放慧兰瑜伽的系列教学片为引进标志。此后瑜伽在我国可谓一发不可收拾,习练人数以几何倍数增长,从2009年的400万人,到2018年已经达到1500万人。如何打造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蕙兰”?如何让类似节目登陆东盟国家的主流媒体?值得业内人士深思。

3.4 运用多种媒体形式加强宣传

传统宣传模式以报纸、广播、电视等平面媒体为主,主要将目标锁定在东盟来华人员,很难渗透到东盟国家本土,已无法跟上时代步伐。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全民健身相结合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借鉴这种模式,我国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国际传播可借鉴微博、微信和QQ等新媒体平台,因为这些手机应用在海外尤其是东盟国家均有上亿用户使用,以来华留学生为例,一名留学生可以将相关内容推送给朋友圈少则十人多则上百人,加上网络的互动性和灵活功能,可达到多角度宣传体育养生文化的效果。政府部门、企事业团体和民间机构将工作重点之一放在新媒体的制作和推广上,这样将形成一个立体的综合宣传网,加快东盟国家和全球范围的媒体布局,扩大国际、东盟受众群体规模,使得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

猜你喜欢
东盟国家气功跆拳道
本期导读
跆拳道奶奶
嘻哈跆拳道
乌当区委离退局举办健身气功培训班
俄将加强同东盟国家军事合作
东盟两次危机全靠中国伸援手
健身气功基础知识(手型篇)
大足石刻优美的雕塑语言——气功相
高血压病人怎样选择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