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丽梅 百色学院体育学院
传统教学中运动解剖学课程常常采用理论以讲授为主、实验以验证为主,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分离,容易造成内容上的重复、脱节,理论不能与实际结合的现象。“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即是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 教学理论与实践相互交替,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理实一体化” 教学能更好的促进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
认知结构理论注重学生原先的知识经验及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布鲁纳认为,学生不应该被动地接受知识,应该主动地获取知识,学生需要对知识进行信息加工,教师帮助学生做好知识构建。教师的角色在于创设情景,引领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解决问题。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帮助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对于教师授予知识不应该被动地接受,应该积极地建构知识。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条件下,借助于别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
杜威 “做中学” 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强调知与行、学与做的关系。主要观点包括:一是以经验为中心;二是以受教育者为中心;三是以活动为中心。杜威认为,“从做中学” 强调的 “做” 主要是学生亲自尝试的事情或者活动,教师诱导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去学习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理实一体化” 教学注重讲知识,教方法练能力。“理实一体化” 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得到增强。运动解剖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探索人体结构与体育技术动作关系,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对一般的体育技术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和评价。“理实一体化” 教学能更好的克服运动解剖学课程理论不能与实际结合的教学问题,缓解课时相对减少与教学内容相对较多的矛盾,有利于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能够体现出来,激发教师工作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下面以运动解剖学课程其中一节课的内容——“运动躯干肌(一)” 为例,分析其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
知识目标:掌握腹直肌的位置、起点、止点及功能;了解腹内外斜肌、腹内斜肌的位置、肌纤维的走向和功能;了解腹横肌、腰方肌和膈肌。
技能目标:掌握发展运动躯干肌——腹直肌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分组练习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认真、求实、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
教师首先列举运动躯干的肌肉名称,如:腹直肌、腹内外斜肌、腹横肌、腰方肌和膈肌等,让学生明确运动躯干肌包括哪些。然后选取主要的运动躯干肌腹直肌来进行讲解,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教师设问引导学生思考,腹直肌位于哪个位置,形态如何?肌纤维是如何走向的?腹直肌主要的功能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讲。教师通过PPT 课件、腹直肌肌肉模型讲解腹直肌的位置、形态。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为扁长带状肌,前后被腹直肌鞘包裹,肌纤维被3~4 条横行的腱划分隔。腱划与腹直肌前壁相连,防止腹直肌收缩时移位。教师结合PPT 课件、腹直肌肌肉模型、腹直肌肌肉定点、动点动态模型以及腹直肌演示实验,让学生了解腹直肌的走向,即腹直肌的起止点。起点:耻骨上缘,止点:第5 肋软骨~第7 肋软骨前面和胸骨剑突。腹直肌的主要功能是,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其肌拉力由下向上,拉骨盆向胸廓靠拢。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肌拉力由上向下,拉胸廓向骨盆靠拢。无固定收缩时,使胸廓下口和骨盆上口互相靠近,完成仰卧两头起。
首先,教师启发、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腹直肌肌肉模型掌握腹直肌的形态、位置、起止点。其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4~6 人)为单位进行实验观察学习,观察腹直肌的形态、位置、起止点和功能。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课本、PPT 课件通过观察腹直肌肌肉模型和肌肉定点、动点动态模型熟悉腹直肌的形态、位置、起、止点及功能,教师要求学生观察模型要与活体、动作相结合。再次,教师要求学生能够说出、指出腹直肌的形态、位置、起止点,能清楚说出腹直肌的功能,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评价。最后,教师随机抽查小组成员,让学生说出、指出腹直肌的形态、位置、起止点和功能,了解学生对腹直肌的位置、形态、起止点和功能等知识的掌握情况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提问:通过什么方法能够锻炼到腹直肌的肌肉力量?我们应该如何来选择腹直肌的肌肉力量锻炼方法?在教师诱导性下,学生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前面我们了解并掌握了某一块肌肉的走向(肌肉的起点、止点),某一块肌肉跨过哪些关节进行走向,某一块肌肉的收缩使得关节产生怎样的运动(肌肉的主要功能),以此为出发点来分析、推理和判断通过什么锻炼方法来增强肌力。
选择合适的发展肌肉力量的锻炼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4~6 人)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明确下达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至少2 种以上的腹直肌锻炼方法,小组成员分别叙述观点、意见,大家讨论,达成共识,小组成员参与实践练习,每人轮流完成每种锻炼方法5 次,练习中注意安全小组成员相互保护帮助完成练习,练习中遇到问题、出现错误动作一起探讨解决或请教老师。教师巡回指导,询问并给予指导。例如:教师询问某一个小组他们是如何选取腹直肌锻炼方法?选择腹直肌锻炼方法是哪些?他们的回答是:腹直肌的两个基本功能,将肋骨腔向下拉向下骨盆,以及将臀部拉向躯体,这两种功能都涉及腹直肌整体,但是,下拉肋骨腔时腹直肌上部受压更多,拉伸臀部时受力处主要在腹直肌下部。从这两种功能着手,去锻炼腹直肌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从而确立了腹直肌的锻炼方法,上固定的锻炼方法是悬垂举腿;下固定的锻炼方法是仰卧起坐。教师听取他们意见认为可行之后,小组每个同学分别体验5 次悬垂举腿和5 次仰卧起坐动作,在体验练习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腹直肌的肌肉用力,动作要领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腹直肌的锻炼效果,教师强调在练习中学生出现的易犯错误动作小组成员要给予纠正,通过互帮互助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己从实践操作中归纳科学规律、得出结论,中肯地评价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然而,教师也要明确、及时指出各小组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存在分歧和严重错误的问题,进一步深入地分析评价。
小组成员相互切磋学习后,教师抽查,随机抽几个组,每组随机抽取一、两个学生分享小组的讨论与操作,分享小组已解决的问题,同时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有争议的问题,全班交流,在教师引导下,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参与实践操作,教师给予解答。教师需要了解各个小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适当对学生的实践操作给予技术指导。例如:一组代表示范动作并提出 “仰卧起坐需要将脚部固定,这样完成仰卧起坐省力,认为仰卧起坐需要速度”。其他小组同学们开始讨论发表观点,认为完成仰卧起坐借助外力将脚部固定,大腿和髋部屈肌的会产生肌力,从而降低腹肌的工作量。当外力加大时,往往会借助臀部肌肉发力来完动作,腰部、尾骨容易受损。此外,完成仰卧起坐并不是动作速度越快腹肌产生的压力就越大的,相反的尽量放慢动作速度,腹肌的控制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增强腹直肌的锻炼效果。教师发现学生有新想法和新思路,要及时给予肯定或表扬,这样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这两种方法,亲身体会腹直肌的收缩力量,得出结论。对于学生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引导、给予解答。又如:有的同学提出 “仰卧起坐坐起要求额头触碰到膝盖,即上身由平躺位置迅速升起与地面垂直90度左右。” 对此有些同学持反对意见认为 “并非如此,起身45 度左右的位置即可。” 一旦学生都不能很好解析其原理。教师此时要给予解析。研究表明有不同的观点,需要大家去验证和体验。有研究表明仰卧起坐起身升至45 度角之前腹直肌没能达到最大效果,理由是有胸大肌、髂腰肌、胸锁乳突肌等肌肉协同完成动作。然而超过45 度到90 度左右的进程中,由于上体重心至臀部支点的 “阻力臂” 不断缩短,腹直肌受力较少。当上身抬起与地面成45 度角时才是腹直肌 “抗阻力生长机能” 的最佳时机。由此可见,仰卧起坐起身高度到达与地面垂直90 度左右是最好的说法是不对的,仰卧起坐起身45度左右的位置停留片刻再缓慢回原位,腹直肌将得到较充分的锻炼。学生在教师帮助下体验动作,让学生尝试起身高度不同的仰卧起坐练习,体会腹直肌的收缩力度。此外,还有研究表明,锻炼腹直肌力量最有效方式不一定采用仰卧起坐,可以让学生采用卷腹运动来体验腹直肌的锻炼效果,进一步验证其理论。为了能够在最大范围内发展某一块肌肉,我们应当尽可能的使该肌肉在工作时与其他肌肉活动分离开来,减少借用身体其他部位的助力,使该肌肉单独承受负荷来获得更集中的刺激。
最后,教师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梳理基本知识、原理与方法等。运动解剖学中讲到的肌肉起止点知识是属于应知应会的部分,训练动作的效果取决于身体姿态,体位和节奏,除了节奏以外,都和运动解剖学知识息息相关。学习肌肉的起点、止点,了解了肌肉纤维的走向,知道该肌肉跨过哪些关节,该肌肉的收缩使得关节产生怎样的运动,就知道该肌肉解剖功能。以此为出发点,来分析、推理和判断通过什么锻炼方法来增强该肌肉力量。此外,教师提供学习资料、全身肌肉模型、肌肉定点、动点动态模型、教学录像等让学生利用课余、课后时间自主学习了解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腰方肌和膈肌的位置、肌纤维的走向、功能和锻炼方法等,运用 “知识迁移” 领会新知,使得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理清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
运动解剖学课程 “理实一体化” 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教师需要对理论知识的精讲,明确下达学习任务,给予学生实践指导、评价。学生通过观察学习、实践演练,相互切磋、相互评价,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将得到提高。“理实一体化” 教学教师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思维氛围,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和观察动手操作空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增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在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增加一些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注重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养成运用体育理论知识解答体育运动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现象及问题的习惯,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实际体育教学的要求。“理实一体化” 教学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能更好的体现出来,运动解剖学课程 “理实一体化” 教学需要教师进一步去探索和实践,教师应当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的总结积累经验,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体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