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解题能力,培养核心素养

2020-11-24 17:26⦿朱
小学生 2020年1期
关键词:汽车站因数条件

⦿朱 丽

解题能力是数学能力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解题能力的培养以数学实践为基础,教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本文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案例,带领学生去发现问题,带领学生去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结合,带领学生进行梯度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下面就对小学数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一、弄清问题目的

在审题过程中,学生可以边读边记录、整理,将题目中给出的条件、问题一一整理出来,比如学生在解答题目“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比36少27,积是多少?”首先,学生通过读题得到条件:(1)一个因数是8,(2)另一个因数比36少27,得到问题:积是多少?然后学生应对条件进行分析,从条件(1)可以直接得出一个因数是8,再分析条件(2),得出另一个因数是9,然后根据问题选择条件(1)与(2)来解答,就可以确定结果是72。在这一题目中,所有条件都用于解题,没有干扰项,但在复杂的应用题中,有些条件是作为干扰条件出现的,学生需要进行辨识、选择,才能顺利的解题。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问题来选择合适的条件。比如题目:小红家到学校距离为10km,学校到火车站距离为30km,汽车站到火车站距离35km,已知4个地方在同一直线上,且汽车站在小红家和学校之间,学校在汽车站和火车站之间,请问学校到汽车站的距离是多少?在这一题目中,出现了3个距离条件和三个位置条件,学生可以利用位置条件确定4个地方的位置关系,也能确定每两个地方的距离;但在解答问题时,仅需要确定学校到汽车站的距离,仅使用了部分条件:学校到火车站距离为30km、汽车站到火车站距离为35km,学校在汽车站和火车站之间,这样就可以轻松确定学校到汽车站的距离是5km。

二、培养灵活解题思维

教师要不断搭建平台,积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就是创造性思维。意味着学生解题不能再走机械化的思维模式,而是要多角度、多方位、创造性地去解决一道应用题,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练等方式,让数学思维变得积极生动起来,从而使得解题思路变得更为灵活和开放。例如,一项工程,前进队单独做完要16天,新华队单独做完要12天,两队合做多少天就可以完成?这道题的解法至少有五种。解法一,把整个工程看做1,利用分数解题;解法二,用最小公倍解法,16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48,假设工程总量为48;解法三,分数解法,前进队每天的工作量,新华队几天可以完成,两队合作1天的工作量新华队单独做需要几天,最后,新华队12天完成的工程,两队合作要多少天完成;解法四,前进队16天的工作量,新华队12天即可完成,由此,新华队1天的工作量,前进队要用几天完成……这类工程应用题的不同解法最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学生需要根据不同假设的条件及时转换思维角度,就能够清晰解题。

三、探索解题途径

由于小学生接触数学较少,没有系统的解题方法,教师可以传授学生探索解题法,让学生通过多尝试来积累解题经验。比如在解决题目:A、B、C是同班同学,其中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学习委员,一个是小组组长。已知:C比小组组长年龄大,学习委员比B年龄小,A和学习委员不同岁。请问他们三人分别是什么职位。学生刚接触该题时,可能完全没有思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逐一尝试探索的方法:先假定A是班长,那B只能是小组长,C是学习委员,这样刚好符合三个限定条件,可以作为正确答案。如果没有直接探索确定正确答案,可以继续尝试B为班长。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经验,并尝试应用到其他题目的解答中。比如学生通过职务辨别的题目了解了探索的解题方法,就可以应用到类似题目的解答中。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道题目:如果今天的前5天是星期六的前3天,那后天是星期几?引导学生应用刚才的解题方法去解答这一题目。学生在回顾探索解题方法后,开始进行探索、假设、检验,学生假设今天是周一,然后检验确定今天是周一,再得到后天是周三。

四、加强学生实践体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开展实际应用题的练习,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从而能够合理地进行解题。比如在学习“克与千克”时,很多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重量单位是斤,对克与千克的概念不了解,也不知道其代表的真实含义,比如一道题目要求学生估计鸡蛋的重量,给出了鸡蛋重100(),让学生在括号内填重量单位,有学生竟然填了千克,这是因为学生不了解生活常识,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生活常识,比如在发现学生对重量没有概念时,教师可以列举很多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告诉学生鸡蛋重约100克,一袋大米重约10千克,一桶油约重4千克。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去测量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重量。比如学生自己的体重、一本书的重量、书包的重量,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各种生活物品的重量,从而帮助学生弥补生活常识。

五、结语

具有良好的解题能力是学好数学这一学科的关键,教师通过选择针对性的习题提供给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更加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数学解题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采取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并引导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培养学生的灵活解题思维,加强学生的实践练习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具有良好的影响,以此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猜你喜欢
汽车站因数条件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My City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浅析汽车站基层党组织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坐公交游北京房山篇
动摩擦因数的测定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虎虎生威”的隐含条件
因数与倍数问题常见错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