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田园学堂的课程开发策略

2020-11-24 15:42兰州市七里河区五星坪小学
甘肃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农耕学堂田园

兰州市七里河区五星坪小学

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201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加强劳动教育”,建设“学农实践基地”,“为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践等提供保障”的要求。据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校园闲地与园林资源,开辟农耕劳动实践基地,打造田园学堂,开发多元综合性实践活动或校本课程,有效加强劳动教育。“田园学堂”主要指开辟的种植园、养殖角,还包括可以让学生进行绿化美化劳动的整个校园。种植对象包括粮食作物、瓜果蔬菜,花草树木;养殖主要指一些家禽家畜。基于此,可开发多元综合性实践活动或校本课程。

一、田园劳动课程

支持和引导学生通过种植、养殖劳动实践,获得相应劳动经验与劳动技术,增强综合素质。比如指导学生科学参与粪肥掩埋发酵,对土地进行翻耘并撒籽播种、施肥浇水、壅土培苗以及铺设地膜、锄草打药,对果树扎搭支架与修剪绑束,剪枝、嫁接以及采收等。在养殖中,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禽畜的生活习性营造不同类型的“宜居”窝巢,提供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方式,选择或配拌营养合理的食料,科学喂养,并学会恰当“帮助”动物育出“小宝宝”,同时学会体察“情绪”,进行“心理抚慰”。

二、农耕智能课程

神农氏炎帝教稼穑的传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二十四节气”以及农耕工具的发明等,浸透着中华民族历代先贤的血汗与智慧。其中农具包括用于耕作的铁锨、耙子、榔头以及犁、耧等,用于打碾装运的连枷、推板、筐、篮、背斗,用于磨面的石磨等,用于驾驭驴、骡、马、牛的笼头、鞍子、缰绳等,木匠使用的锯子、凿子、推刨、锛子、墨斗等,通过实物展览、使用或借助图片、视频展示,研学参观,并与相关历史背景、历史故事讲述及“顺农时而事农”的伟大智慧相贯通,并延展到对信息环境下现代农业的感受,从中受到珍惜粮食、应时而作、和合共进、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精神的洗礼。

三、田野探研课程

通过田园基地的观察、劳动体验、探索、研究,让学生辨认农作物并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如针对“西红柿”,可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课题或生本、班本、校本课程,让学生通过写观察日记、查阅资料研究、交流研讨以及劳动体验与烹饪、品尝,了解其种子、育苗、搭架、护果、采摘的培育与生长过程,研究其种植历史、种植方法及营养成分、烹饪方式、用途及审美意义等。再如观察体验兔子与鸡、鸽子、鹦鹉,还有自然界麻雀、啄木鸟、喜鹊等的形态与生活习性,“窥探”它们的窝巢,探究孵化幼子的秘密、观察小鸟学飞的过程。从猫儿夜间偷袭鸽子的“惊险一幕”中,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及自然丛林法则;从麻雀被捉入笼中焦急乱扑到最终被开笼放归,感受大自然中动物对自由的酷爱以及自然界生态平衡的深意。

四、学科实践课程

在学科教学中,利用田园基地“活资源”,开发实践性活动或校本课程,以优化学科教学。比如美术课中,让学生观察植物以及农耕工具开展速写绘画活动,进行“小木桩创意绘画比赛”。数学中设立参照标杆、通过树影测量树高;测算树木横断面的周长与直径、半径、面积,一段树木的表面积、体积;测算菜园周长、面积及地积,测算植物行距、株距、株数以及根据农业种植知识,如何合理密植。科学课中制作标本,观察树木年轮,显微镜下观察植物、昆虫等的细微结构,观察并查阅资料,搞清各类庄稼及树木的类别、特点、用途及培育方式、注意事项等,为它们制作身份卡片。比较农家肥(牛粪)与化肥的使用效果,开展农业科学小实验或小课题研究。语文课中对课文所写对象,如《爬山虎的脚》直接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理解。在习作课中,将学生引入“田园学堂”进行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写“真习作”。

五、触发延展课程

开发与“田园学堂”相关的活动或课程。如开展五谷贴画、毛线贴画、手工剪纸、农耕手抄报以及“籽种秧苗服务站”,“我是护绿小能手”“献爱心、送蔬菜”等兴趣活动。开发花语树韵课程。阅读与田园相关的古代经典或现当代优秀诗文,如“紫丁香”相关系列美文,“乡土”“乡愁”类作品。积累与农耕有关的经典谚语警句等。

基于“田园学堂”的多元化活动或课程要按照国家加强劳动教育的要求和需要而开发,活动内容可按不同年级或个人的学情而分层选择实施,故不会增加学生额外负担。

猜你喜欢
农耕学堂田园
古稀之年上学堂
农耕旧事十二韵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田园乐趣多
田园美景
宝宝国学堂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田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