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探析

2020-11-24 15:48:40陈洛璇
读与写 2020年28期
关键词:课余教材内容教师应

陈洛璇

(福建省龙岩紫金山实验学校 福建 龙岩 364000)

前言

小学语文蕴含较强的思想性与人文性,对德育教育的开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改善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可增强其综合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该阶段的小学生正处于三观建设的开始,教师应抓住机会,在多个教学环节中渗入德育教育,使其文化素养获得提升。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价值

一方面,通过渗透德育教育,可有效加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语文教学时的渗透,小学生的心态会更加积极,其新歌也会愈加的完善。学生性格大多源自于后台,而借助德育教育的熏陶培养,在未来学生会更加有素质、有礼貌与讲文明,使其身心的发展变得健康、有序。同时,通过开展德育教育,还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提高,语文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帮助其养成更为平稳的心态,良好的品格等,因此,其综合素养也会得到改变。

另一方面,渗透德育教育也符合当前国家素质教育的需求,国家愈加重视德育教育,而小学生各方面都尚未形成,极易形成良好的德育观。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或活动几乎无处不在,其目的不仅想让学生热爱祖国,还要养成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稳定的性格、乐观的心态等。

2.完善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2.1 挖掘教材内容。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可借助教材内容渗透德育教育,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会有适当的主题,教师可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将其与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结合,增强学生对语文课文的思想性。例如,在教授《富饶的西沙群岛》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使西沙群岛更为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音乐,昭示课文主旨,增强学生对西沙群岛的感情。教授期间,教师还可使用提问的方式,将学生引入西沙群岛的景色中[1]。

另一方面,教师在挖掘语文教材时,还要对细节进行更为细致的剖析,使学生对文章中的情感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例如,在讲述《滴水之恩》时,教师应将文中的恩情引到现实中,使学生对父母产生更多感悟。在授课结束后,可布置一次与父母的互动作业,加强父母与子女间的联结,加速小学生们的成长。

2.2 改进写作教学。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较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教师渗透德育教育。在开展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是非进行恰当的引导,使之展现出更为自由的情感。由于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教师应改善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体会到文章中人物品格的高尚。在教授写作的过程中,还要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获得写作灵感与素材,还可借助社会实践加深学生们对生活的认识,获取更多感悟。教师应在授课时,将当前的部分社会事件带入写作课堂上,并引导学生借助日记来表达生活感悟,帮助其养成实事求是的道德品质,并利用日记不断的反思与完善。比如,教师在教授“正能量人物”的写作主题时,利用互联网技术播放了“感动中国”的部分视频,学生们可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与交流,并感受到正能量人物带给人的精神。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努力、积极的人,并将带入到作文中,从而培养其更为优秀的品质[2]。

2.3 开展课余活动。在教授语文课程时,教师不应将目光仅放在课堂上,课余活动的开展同样重要。在开展课外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的思想品质。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余活动时,不仅要贴合学生实际,还要开设积极、活泼的活动,进而增强其品质与精神。比如,教师可开展学习型的活动,如故事会、辩论赛、诗歌朗诵等,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此类活动中,通过课余活动的学习,使学生不仅了解语文知识,提升理解能力,还能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

例如,某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演讲比赛,其主题为“传统文化”,学生们在活动开始前收集并整理了多种文化资料,并对演讲需要用到的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整个演讲过程中,其演讲能力也得到一定的锻炼。通过此活动的开设,学生不但改善了演讲能力,锻炼了自身口才,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其归属感与文化自豪感也获得了提升,在不断的充实中,其综合素养得到了根本性的变化。

2.4 增加课外阅读。为了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兴趣,教师要安排不同样式的阅读项目,进而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与此同时,对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或文化,教师应采用科学的方式,合理安排课外书籍的阅读。教师依照当前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可布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外书籍,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比如,某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教师布置课外读物时,选取了一部名篇,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阅读前,教师传授了多种阅读方法,使学生对文中内容更易理解。学生在阅读时,教师不断重复该主人公的精神力,使其意识到应养成坚忍不拔、不怕挫折、刻苦钻研的意志品质。学生们还可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告知其当前遇到的问题,教师可适时引导,倡导其勇敢面对困难,并在以后的学习或生活中,努力挑战自我,从而养成乐观、积极的品质。

总结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将德育教育与教材内容相结合,通过耳濡目染,使学生了解到德育教育的重点,不但能提升其语文水平,对其日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此外,小学语文教师需不断变换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改善其德育观念,形成较好的品质。

猜你喜欢
课余教材内容教师应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丰富的课余生活
小主人报(2022年11期)2022-08-23 05:27:44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地理教育(2022年13期)2022-04-08 21:25:40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