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旺 李树伟 马志君 葛菁 陈学海 牡丹江师范学院
多媒体设备的普及,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线上互动的增加等都是高校教育领域的变革和创新。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其运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教学观念的转变和素质教育的推行,高校人才培养中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也明显提升。蒋南翔校长曾经说过“为国家健康工作五十年”[1],这也成为很多科研人才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体育锻炼必不可少。在“互联网+”背景下,推进高校体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是紧跟时代步伐的选择,也是提升教学有效性和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统一的平台建设和教学资源共享,能够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创新和发展。
搭建统一的教学平台,能够有效整合高校体育教学资源,促进处于不同地域的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跨越时空限制,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搭建统一的高校体育教学平台,需要教育部门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各地高校参与平台建设,共享教学资源。这样也能够弥补部分高校体育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提升体育教学的师资力量。整合高校体育教学资源,可以通过拍摄视频和微课等形式,同时还可以整合海量的线上教学资源,接入慕课平台等。这样也能够形成“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为学生体育锻炼和学习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搭建统一的教学平台,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还需要高校投入足够的资金和关注,要求高校管理者重视体育锻炼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作用,继而优化教育资金配置,为对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的信息化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促进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和完善。
当前,高校学生习惯用各类软件进行自主学习,“碎片化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2]。高校体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中还应该推动专门的教学软件建设,引导学生利用好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将动作示范制作成视频,然后上传到教学软件中,让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来展开体育学习和锻炼,更为仔细直观地掌握动作要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软件上进行理论教学,借助新型传播方式,将枯燥的理论教学生动化,这样也能够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质量。
目前,KEEP软件是广受欢迎的一类体育锻炼软件[3],高校体育教学中可以参考这一软件的设计,将教学资源加以整合,最终实现教学锻炼相结合的模式。在体育教学软件上,学生可以获取到海量的教学视频支持,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情况自主设计锻炼和学习计划。与此同时,教学软件还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反馈给教师,为学情分析提供数据信息支持。教学软件的应用还能够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观看相应教学视频时,学生可以通过弹幕形式或者评论形式与教师以及同时观看视频的同学讨论,这样能够提升线上教学的活跃性和互动性,也能够让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方向。教学软件中讨论社区的建设和维护,也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打卡”视频和图片,让学生将体育锻炼和学习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这也能够增强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总的来说,高校体育教学软件的建设,能够彻底改变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和模式,让其搭载上互联网发展的“快车”,促进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以及师生互动的发展。
高校体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需要始终围绕着学生主体地位展开,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高校体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建设的个性化,满足学生的多层次学习需求。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或者软件技术等对高校学生体育素养和能力进行测评和调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在这之后,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类,采用隐性分层教学的方式,为不同学生推荐不同的体育锻炼和学习方案,做好周一到周五的规划。学生可以在规划指导下,循序渐进地提升体育锻炼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除此之外,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将高校 体育教学资源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为学生提供参考性建议。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可以自主选择体育教学资源,这样也能够满足学生多层次学习需求,将被动体育教学变成主动体育学习,能够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发展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更是当下的必然选择。教学平台的搭建、教学软件的开发以及个性化方案的提供等,都是高校体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路径。统一的教学平台能够平衡教学资源分配,移动软件开发能够实现碎片化学习,个性化方案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满足其学习需求,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大有助益,能够为高校体育教学带来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