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泽凯 慈溪市逍林中学
高中体育课程中,训练学生核心力量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核心力量是关系走、跑、跳等其他能力的关键,对学生速度耐力、爆发力、力量、身体协调性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如何增强学生力量,尤其是核心力量至关重要。为此,核心力量的训练内容与方法必须得到高度重视,训练效果也会在训练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在训练方法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必须保持积极的双边互动,并且学生之间也要保持密切合作,这样教师和同伴之间的相互带动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出来。针对“师生互动”过程而言,教师要采用问题引导和经验分享的方式来进行,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始终能够保持观点对弈,在“生生合作”过程中,显然要以趣味竞赛和趣味游戏的形式来开展,由此来保证学生核心力量训练过程中参与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针对训练内容而言,教师要将“平板支撑”“俄罗斯转体”“平衡垫俯卧撑”“仰卧屈膝提髋”等等作为主要选择,由此确保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与内容保持多样化,并最终实现技能与身体素质训练成果“双丰收”的目的。
在核心力量训练过程中,要将绝对力量的训练摆在重要位置。绝对力量训练可以通过大力量的重复训练、大小力量的交替训练、重复的极限训练等方式进行。在具体的训练实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杠铃负重。杠铃的重量大约为身体重量的70%-90%,通过杠铃上举的动作安排最大限度的提升肌肉的力量,确保肌肉绝对消耗和最大程度提升。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负重杠铃练习的组数和训练模式,既要保证杠铃负重的力量比例,也通过重复练习确保一定的训练强度,同时,要在负重后可以进行跳深练习,跳深的高度保证在50-100厘米左右,每一次进行5-7的相应练习,确保整体的训练在6组以上。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心理素质、训练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训练需求,促进个性化的训练与力量发展。
强势动作专攻法也是一种重要的训练方法。以跑步为例,有的学生爆发力较强,能够在短距离中做到快速提高速度,有的学生耐力较强,能够在长距离中做到始终如一的稳定状态并且在最后阶段加速冲刺。不论是爆发力还是耐力,都是由独立的分解动所构成的,如果采用慢镜头回放以及动作细致性拆分,就会发现优秀的跑步类运动员在起跑的短短一秒内也可以极其微弱甚至是不明显的时长快于对手,而正是这一过程中无数个微弱的领先最终形成了运动员的优势。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每一名体育运动生的特长项目,对动作进行逐_地分解,锁定学生最为突出,最可以提高的动作进行专攻强训,将学生的这个特长无限地放大再放大,以提高其被超越的门槛。
开展专项训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学生核心力量,提升身体综合素质,通过开展核心量训练,学生的核心力量可以变得更强,这因为参与专项运动过程中,学生核心部位会得到有效锻炼。但是,核心力量训练的开展不能太过于急切,应该循序渐进地开展,这样才能够将这种训练方式的价值体现出来,使得学生的训练更加科学有效,最终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能力。此外,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专项训练应该制定不同的训练模式,结合核心力量训练的特点将其最大的价值充分发挥。
例如,原地铅球项目对运动的臂力有着较高要求,考验的是运动员对手臂力量的掌握,而运动过程中核心部位影响着学生的臂力,针对性训练主要针对的是学生的某个部位,而专项体育运动训练是针对身体整个核心区域肌肉的训练。通过两种形式的训练互相配合,可以使得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整体上的提升。这对于增强学生的核心力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后续的原地铅球训练中,能够明显地看出学生的力量应用能力以及控制能力比以往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也较为突出,这也是核心力量训练带来的优势。此外,教师应该结合专项运动的特点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核心力量。
总而言之,核心力量训练在当前的体育项目训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管是学生对于力量的应用、掌握,还是体能上的分配等都有着关键的作用,所以教师需要将这种训练模式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使得学生的训练更加科学合理,从最根本上使得学生素质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