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题目联系,发展迁移能力

2020-11-23 01:51吴荣强房小科
关键词:表面积圆锥圆柱

吴荣强 房小科

摘要:专项练习课要让学生不仅会做“一道题”,更能自主沟通“一类题”。面对茫茫题海,教师需要聚焦题目之间的联系(结构),有序展开从知识基础到实际应用再到内容综合、从封闭到开放的练习,逐步提升题目的思维含量,不断提炼解题的思想方法,从而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关键词:专项练习课题目联系迁移能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作为小学数学总复习课的一种重要课型,专项练习课要让学生不仅会做“一道题”,更能自主沟通“一类题”,从而达到对一类知识整体性的系统认识,发展迁移能力。面对茫茫题海,教师需要聚焦题目之间的联系(结构),有序展开从知识基础到实际应用再到内容综合、从封闭到开放的练习,逐步提升题目的思维含量,不断提炼解题的思想方法,从而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专项练习课是针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单元相应内容的《练习与实践》栏目第8—第12题设计的。本节课基本的教学目标是:(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灵活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2)沟通相关体积计算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培养操作、分析、比较和推理等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根据专项练习课的目标定位和操作要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基础练习

(一)算一算

1.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完成一些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计算有关的练习。

2.出示题组,提问:你能根据题目中不同的已知条件口算出圆柱的体积吗?学生口答,课件出示相应的计算过程(见图1)。

3.观察比较:这5道题的计算过程有什么联系?

4.归纳总结:解决第5题要先转化成第4题,解决第4题要先转化成第3题……看来,不同已知条件下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之间是有联系的(板书:S侧→C→d→r→S底→V=S底h)。

[评析:练习课不能片面追求所谓的新题、难题。本环节利用序列化的题组呈现圆柱体积计算的基础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其中的联系,让学生的思维由“点”到“线”,更加清晰、有条理,从而让练习的教学聚焦迁移能力。]

(二)画一画

1.问题引领: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9平方厘米,高是3厘米,你能够画一个和它体积相等的立体图形吗?先想一想,再画一画,注意在图中标上必要的数据。学生在研究单上画、填,并和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并收集典型资源。

2.呈現几位学生的研究结果(见图2),提问:这几位同学画的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和底面是六边形的立体图形,它们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相等吗?说说理由。学生交流,教师引导:这些图形都是直柱体,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体积;它们和圆柱等底、等高,所以体积相等。

3.呈现几位学生的研究结果(见图3),提问:这几位同学画的是圆锥,这些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相等吗?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要想体积相等,在等底的情况下,圆锥的高必须是圆柱的3倍;在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底必须是圆柱的3倍。

4.呈现几位学生的研究结果(见图4),提问:这几位同学画的立体图形和圆柱既不等底,也不等高,它们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相等吗?你又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底和高都不相等,体积也可能相等。

5.思维完善:根据我们刚才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这样的三类(课件出示下页图5),把这三类情况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评析:练习课不能只关注封闭(结构良好)的习题。本环节围绕“画一个和已知圆柱体积相等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开放探索,激发学生不同的思维展现,从而捕捉丰富的生成资源,进行结构化的呈现,组织有层次的交流,引领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移迁不断发生。]

二、应用练习

1.问题引领:我们除了要准确掌握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要能够分辨出要解决的是什么数学问题。(出示题组,见图6)比如,这几道题与求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有关还是与体积有关呢?学生依次判断。

2.自主提问:你能再举一些与求立体图形表面积或体积有关的实际问题吗?学生自由举例,教师逐步形成板书:“与求表面积有关的:抹水泥的面积、需要多少铁皮……与求体积有关的:花坛填土、水的重量、大棚空间……”

3.自主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上述练习,然后集体交流计算过程。

[评析:基础练习局限于数学学科(缺乏实际应用性),而且题目的类型是明确的。本环节集中出示有关体积和表面积计算的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先识别题目的类型,再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从而体会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发展。同时,继续注意开放设问,提升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三、综合练习

(一)等积变形问题

1.出示习题:把一个底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高10厘米的圆柱体铁块熔铸成底面半径是3厘米的圆锥,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

2.出示探索提示:①想一想,圆柱体铁块熔铸成圆锥后什么没有变;②算一算,自主列式计算圆锥的高;③说一说,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④比一比,谁的计算方法更加简洁。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巡视指导,并收集典型资源。

3.呈现学生资源(见图7),提问:这位同学用的列方程,你知道他是怎样想的吗?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又用了什么特殊的方法呢?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圆柱体铁块熔铸成圆锥体铁块,体积不变,据此列出方程;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3.14,可以使计算更简捷。

4.呈现学生资源(见图8),提问:这位同学用的列算式,比较这两种解题方法,你更欣赏哪一种?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5.思维完善: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6.变式训练:在很多实际问题中,也隐藏着体积不变的数量关系,(出示题组,见下页图9)你能找出这些题目中哪些物體的体积是相等的吗?学生口答。

[评析:等积变形问题涉及多个立体图形,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解题(计算)步骤较多。本环节聚焦这类问题,重点引导学生比较方程和算式两类解题方法,理解利用等式的性质可以使计算更简捷,从而帮助学生做出合理的选择。这提升了计算问题的思维含量,发展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迁移能力。]

(二)有关截面的表面积和体积综合问题

1.问题引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除了要把握体积不变这样的数量关系,还要善于发现图形变化前后之间的联系,(出示图10)比如,把一个圆锥沿高切开后,切开的图形与圆锥之间有什么联系?

2.出示习题:如果已知圆锥高8厘米,切开后表面积增加了32平方厘米,你能求出圆锥的体积吗?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算法。

3.问题引领:如果把一个长方体切开,你能根据图形变化前后之间的联系,求出原来长方体的体积吗?

4.出示习题和探索提示:一个长方体高8厘米,底面是正方形,如果把它切成两个长方体,则表面积增加32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①画一画、找一找,画出长方体切开后的图形,并在图形中找到增加的32平方厘米;②想一想、算一算,切开后的长方体和原来的长方体有什么联系,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③说一说、比一比,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视指导,并收集典型资源。

5.呈现学生资源(见图11),提问:横着切成两个小长方体,这样计算体积,谁能看懂?指名学生口答。

6.呈现学生资源(见图12),提问:如果竖着切,又该怎样计算体积呢?谁来解释解释。学生交流。

7.思维完善:刚才我们解决的两个问题都是把一个立体图形切开,已知增加的面积,求原来的体积,你觉得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8.引导总结:解决这类问题时,画图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增加的面积,再利用增加的面积和原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就能顺利地解决问题。

[评析:专项练习课还应该聚焦典型的难题,帮助学生获得突破。有关截面的表面积和体积综合问题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中较难的一类问题。本环节聚焦这类问题,给出探索提示,让学生充分探索和交流;并注意解决问题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使学生“解一题”而“懂一类”,提升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春梅,李光树.“立体图形的整理和复习”教学实录与评析[J].小学数学教育,2015(21).

[2] 杨军庆.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J].小学数学教育,2015(1/2).

猜你喜欢
表面积圆锥圆柱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学包圆锥粽
表面积是多少
考虑问题要周全
圆锥计算题,“展开”来思考
表面积是多少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