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学习,让学习从个体回归社群

2020-11-23 01:51张齐华
关键词:社会化素养思维

张齐华

摘要:数学社会化学习是指学生基于学习小组而开展的致力于数学素养与社会化素养协同发展的交往式数学学习。倡导社会化学习,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回归,是对未来学习生态的一种准备,是对信息时代的一种反向回应。对社会化学习的倡导与坚守,恰恰是对每一个人的尊重,是对这个时代的尊重,也是对教育初心和本质的尊重。

关键词:社会化学习七大场景教育本质未来学习生态信息时代

教育,服务于时代和社会。而时代与社会,也会反向塑造教育。当信息技术从Web 1.0越过Web 2.0向Web 3.0进阶,我们的教育也正从教育1.0、教育2.0向教育3.0转型,原有的教育主体、资源、场景、时间、机会、平台、价值观、愿景等,也在随之发生改变。社会化学习,便在这样的大背景中应运而生。

一、什么是社会化学习

有文献指出,所谓社会化学习,指的是大学生借助互联网环境进行的在线学习。学习研究者Jane Hart则认为,社会化学习主要发生在职场中,存在于人与人的互动之间,虽然社交媒体可以为学习创造出更优质的体验,但社会化学习并不一定通过社交媒体或社会化协同工具,使用社交媒体也不意味着必然就能发生社会化学习。不难看出,最初的社会化学习的主体,偏向大学生或职场中的成年人。学习场景,则偏重网络媒介或社交场合。在人与人的互动交往中实现学习,是社会化学习的关键。

基于学校教育的立场,我们试图对社会化学习从内涵与外延两方面进行改造。我们认为,社会化学习是指学生基于共同体而开展的促进社会性与个性协同发展的交往式学习。进而,我们尝试构建社会化学习的七大场景。

场景一:基于“课堂小组”的社会化学习。

学生两人或多人为一组,围绕学科学习或其他相应学习任务,相互讨论、相互分享、相互协作,以团队共学的方式实现“1+1>2”的学习效能——这是当下课堂中最常见的社会化学习生态,也是目前我们开展社会化学习最典型的应用场景。

场景二:基于“社团活动”的社会化学习。

就是发生在学校社团活动中以三五个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并围绕某一学习项目或任务而开展的学习场景。它有别于学科社会化学习,是学科社会化学习向教室外的一种拓展,但仍然隶属于学校学习的范畴。

场景三:基于“学习型家庭”的社会化学习。

即以学生为主体的若干家庭成员,围绕某一学科性学习任务,或跨学科实践、探究、思辨的学习项目,共同思考、相互讨论、群策群力,最终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或项目研究。我们熟悉的全家共读活动,就是典型的“学习型家庭”的社会化学习。

场景四:基于“社区实践”的社会化学习。

我们强调要“打开校门”“推倒围墙”,本质上就是希望将社区资源纳入学校教育的范畴。有学校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师是学校的中心,学校是社区的中心”。这里对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定位,恰恰说明社区可以且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场所。学生在社区人员的指导和支持下,围绕社区实践、社区服务、社区创造等开展探究性、实践性活动,也是社会化学习的重要场景。

场景五:基于“场馆学习”的社会化学习。

场馆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也是重要的学习场所。这里的场馆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场馆学习”,是对学校学习的重要补充。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周边的各类场馆资源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比如,南京市逸仙小学紧邻毗卢寺、梅园新村、总统府、南京图书馆、江宁织造府等,学校便将这些“场馆”作为学生校外研究、学习、实践的基地。当然,社会化学习视野中的“场馆”,不可沦为学生“到此一游”的“打卡”圣地。学生在教师、家长或场馆工作人员的陪同和带领下,围绕设计好的学习任务(学习地图),或搜集资料,或实地考察,或场馆寻宝,或文化探究……学生在这样的学习场景中,实现知识的延伸、视野的拓展以及协作能力、对话能力的有效提升。这才是我们憧憬的基于“场馆学习”的社会化学习。

场景六:基于“户外旅行”的社会化学习。

旅行是重要的学习历程。尽管我们并不赞成一切闲暇生活“课程化”,但对于身处学习黄金期的学生来说,漫无目的的打卡式旅行,无疑是资源和机会的浪费。我们提出,要让旅行更有意義和价值,要充分发挥旅行的课程功能,要通过路线规划、攻略设计、实地考察、项目探索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导游或家长的陪伴下,展开小范围的“游学”或“研学”。这样的社会化学习,既能实现传统旅行活动的游历功能,也能让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社会化技能素养得到提升。这样的学习机会和素养提升,是其他学习场景或学习任务无法比拟的。

场景七:基于“社交媒介”的社会化学习。

这是社会化学习本义中最重要的学习场景。考虑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他们在运用社交媒介展开学习时,有可能面临一些挑战,所以在实际操作时也需要成年人的陪伴与介入。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恰恰让这一学习场景由想象成为现实。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或以课内固定的学习小组为单位,或根据相应的学习任务重建学习小组,或跨年级组建学习任务群,或借助媒介与远在其他城市、其他国家的学习伙伴、专业人士开展网络学习。在某种意义上,这些都属于社会化学习。我们社会化学习实验团队的姚晶晶老师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在4人学习小组组长的带领下,征得家长同意后,自主预订“腾讯会议室”,提前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及各自的分工安排,借助网络媒介,或总结前一周课堂社会化学习的成果与不足,或共同讨论学科难题,或对下一阶段课堂社会化学习提出建议和展望。这样的社会化学习,得到了学生的喜欢、家长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社会化学习实践中,学生的表达力、倾听力、对话力、协作力得到了培养,相应的社会化技能和素养也得到了锤炼。

当然,上述七大学习场景,并不能涵盖社会化学习的方方面面。挂一漏万,在所难免。好在,作为一个数学学科教学研究团队,我们真正的实践和研究阵地在课堂。目前,我们更多聚焦的还是课堂社会化学习,即基于“课堂小组”的共同体学习。由此,围绕数学学科的特质,我们定义出更微观、更具体的数学社会化学习的内涵——

所谓数学社会化学习,是指学生基于学习小组而开展的致力于数学素养与社会化素养协同发展的交往式数学学习。

我们希望,课堂学习场景,能由原来的一个教师面对数十个学生,转变成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充分地交流和思考。通过学习场景的切换,更多学生拥有深度参与学习的机会,而不至于沦落为被动的倾听者与沉默的大多数。进而,在基于共同体的学习中,学生既能“学会思考”,获得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升;又能“学会学习”,在“教师缺席”的情况下实现“学习自治”,成为一个个自主、自在、自觉、自由的学习者;还能“学会交往”,在发展自身学科素养的同时,让各自的社会化技能和素养,包括如何与他人沟通、对话,如何在团队中承担责任,如何面对不同的观点,如何坚持和妥协,如何对他人保持理解与宽容等,都获得长足的发展。

人是一种社会性存在。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协调发展。倡导社会化学习,就是希望我们的教育在关注人的思维、能力、个性发展的同时,多一些对社会化素养的观照。唯其如此,这些未来的社会成员才有可能成为合格的公民,而不只是一个个优秀的个体。

这是一群教育工作者,目前所能够给出的对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的最务实的想象。

二、为什么要开展社会化学习

(一)对“学习是否真正发生”的数据采集与分析

“让学习真正发生”, 是当下课堂转型场域中被提及最多的命题。这一命题隐含的假设有:学习并没有发生;虚假、浅表的学习正普遍发生,而我们渴望的有品质、有深度、惠及更多学生的优质学习并没有真正发生……那么,这样的假设和隐忧,是否有据可循?我们团队决定做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数据采集与分析。

我们找来了一些自认为“学习已经真正发生”的优质课,其中不乏团队引以为傲的几节经典课例,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执教的几节“转型”后的成功课例。为了获得更全面、科学、有效的数据,我们首先研发了一份以“××同学40分钟数学学习‘脑电图”命名的课堂观测工具(见图1)。

工具研发的思路大致如下:

根据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大量观察,以及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给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将学生的数学学习按思维水平大致分为三个等级——听、做、说。

排在较低等级的是“听”。我们朴素的认识是,在以“听”为主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含量相对较低。“学习金字塔”理论中,“听讲”也被归入“被动学习”的范畴,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最低,仅为5%。我们按总分10分进行赋分,对基于“听”的学习活动,给出3分的思维分数线。

排在中间等级的是“做”。这里的“做”包括动手操作、实践探索,也包括画图表征、解题答题。在我们看来,学生在从事以“做”为主的学习行为时,思维含量相对较高,“学习金字塔”理论也给出了类似的描述。我们按总分10分进行赋分,对基于“做”的学习活动,给出6分的思维分数线。

排在较高等级的是“说”。这里的“说”既包括基本的语言表达,也包括在学习共同体内与他人的对话,尤其是“为了教会他人”而展开的表达。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的思维含量是最高的。无论是“学习金字塔”理论,还是我们长期的实践经验,均对上述假设给出了正向支持。因而,我们按总分10分进行赋分,对基于“说”的学习活动,给出9分的思维分数线。

当然,上述对学习活动的分类,无疑是粗糙的;相应的赋分行为,也没有足够的科学理论支持。我们姑且先根据简易的课堂观察工具行动起来,在实践中完善。

有了这样的课堂观察和分析工具,我们着手对优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并且将视角从原来的关注“面”上的学生,转向关注“点”上的学生。即通过“人盯人”的方式对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进行数据追踪。简单来说,就是40个教师观察40个学生,并利用上述课堂观测工具,对每一个学生40分钟的课堂学习活动进行深度细致的观察,绘制出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脑电图”。

我们的基本假设是,如果一堂课中,学生的“脑电图”所表现出的思维运行线大多处于较高的水平,那么,可以基本确定,这堂课上学生的学习已真正发生,并且已高水平地发生。

现实的情况究竟如何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真实的数据。

这里,我们随机抽取了某优质课中三位学生的相关数据,邀请对应的课堂观察者绘制出他们的思维“脑电图”(见图2)。

不难发现,对应数对(3,6)、(3,5)的两位学生,在整堂课中,90%以上的时间处在“听”的状态,仅有2—3次在较短的时间从事与“做”有关的学习活动。高思维水平的语言表达,一次都没有。对应数对(6,1)的学生,与前两位学生整体相似,唯一不同的是,他多了一次发言的机会。但从“脑电图”中不难看出,这一次表达,时间非常短暂。整体看来,思维水平略有提升,但差异并不显著。更让人担心的是,在随后的全班数据汇总时,80%以上的学生所呈现的“脑电图”与对应数对(3,5)、(3,6)的两位学生高度相似,全程多数时间在“听”,少数时间在“做”,几乎没有任何“说”,他们的思维整体都在較低的层次上持续运行。

当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思维状态以这样的方式直观呈现出来时,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深受震撼。原来,一节我们自以为优质的数学课,其背后的数据竟如此惨不忍睹。更有教师现场直言,“如果类似的优质课都如此‘不堪一击,那么,我们的日常课,情况可能更不容乐观”。

如何让更多的学生拥有深度学习的可能?如何让更多的学生从被动地“听”转向主动地“做”,并拥有更多自由表达、与他人交流、教会他人的机会?如何让学生从“大课堂”回归“学习共同体”,通过缩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物理空间与思维距离,让更多的学习在“学习小组”内发生,从而保障每一个学生拥有更长时间、更高品质的数学学习活动?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正是在这样的需求倒逼下,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社会化学习应运而生。

(二)社会化学习的内在价值

我们不妨从三个维度,梳理社会化学习的内在价值。

首先,倡导社会化学习,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回归。

教育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帮助个体不断丰富或拓展人的自然属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适应社会的社会性属性。可以说,个性与社会性,是一个成熟个体的双重属性,也是教育需要着力发展的双重维度。然而,在当下的教育语境中,人的个性发展,包括思维、能力、智力的成长,已然成为教育最为核心的命题,稳居教育活动的正中央。而促进人的社会性成长,包括如何与他人共处,如何在社会群体中更好地生存,如何在团队中承担责任,如何发挥自身的社会适应性并促进团队更好地发展,如何掌握重要的社会化技能或素养,甚至基本的对话能力、协作能力、共情力、同理心等,却并没有成为教育的重要关切,自然也就很难成为主流学校教育的目标诉求。

从这样的视角来看,倡导社会化学习恰是对教育本质属性的一种回归,是对每一个人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并拥有更好的社会适应性与创造性的积极回应。

其次,倡导社会化学习,是对未来学习生态的一种准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从学科内部的任务驱动式学习、主题单元整合学习,到跨越学科的STEAM学习、全学科学习、融合式学习、场馆式学习,再到超越学科的项目化学习、无边界学习……这些崭新的学习样态,对学习者的学习素养、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原有的基于个人独立思考、单兵作战式的学习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和适应全新的学习生态。新的学习任务、情境、场景、范式,要求学习者既能贡献自己的经验、思维和能力,又必须拥有团队学习、协作学习、共同学习、群体学习的品质和素养。

面对复杂的任务,如何分工协作?面对差异化的观点,如何有效沟通?面对庞杂的信息,如何甄别并开展批判性思维?面对团队的成功,如何承担更多的责任,甚至在关键时刻懂得妥协与奉献?传统课堂无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丰沛的土壤。而社会化学习,尤其是基于课堂场景的学科社会化学习,都可以成为学生发展、提升上述社会化素养的练兵场、成长地和训练营。

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倡导的社会化学习,可以为学生未来置身于上述全新的学习场景提供一种整合学习方式、学习生态、学习素养的全方位准备。不妨设想一下,一个经历过长期社会化学习实践的学生,一旦进入到更开放、更前沿、更富有团队精神的学习场景中,将会表现出更大的适应性和思维、习惯、能力的匹配度。这也是我们倡导社会化学习的另一大关键原因。

最后,倡导社会化学习,是对智能时代、信息时代的一种反向回应。

教育,从来都是服务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同时,也反向被时代所影响和决定的。

不得不承认,当下基于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教育生态,基本还停留在工业化时代对大批量拥有成熟技能的技术工人要求的层面上。当我们的时代早就越过工业1.0、2.0、3.0,并逐渐走向4.0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却还在早期的1.0时代徘徊。教育对于时代诉求的滞后式回应,不得不说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即便是回到信息时代,我们的网络技术也早就完成了从Web 1.0向Web 2.0的转型,并正在进入Web 3.0的时代,但我们的教育并没有做出适切的响应。

具体说来,Web1.0时代,以雅虎、搜狐、新浪为代表的门户网站,基本为网站提供数据、用户被动阅读数据的格局。与此相对应的学校教育,更接近于我们平时常提及的接受式学习。学生对学习内容没有更多的主动选择,更谈不上自主建构与创造。

而进入Web2.0时代,以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为代表的网络平台,数据不再仅仅由网站提供,用户自己生成数据、写入数据成为新的潮流。此时,用户除了可以自由浏览网络数据外,也拥有创造数据、分享数据的权利,互动属性成为那个时代的基本特质。与此匹配的学校教育,则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向输出式学习。更多的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认识、理解走进课堂、走向学习,已经成为那个时代教育的标配。课堂,由此展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如今,时代再向着Web3.0进发。尽管关于Web 3.0还没有人能够做出清晰描述与界定,但是,一些以“猜你喜欢”“算法推荐”为代表的新型网络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主流。在这样的算法背后,每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体育爱好、购物倾向、旅行风格等,早就以数据的方式为各大网站所了解、掌握。此时,用户不再只是阅读数据,他们已经成为一个个流动的数据包,已经深度嵌入网络,成为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而“联结”,也成为数字化时代原住民的关键属性。

对此,我们的教育同样需要做出回应。在这个人人皆数据、万物皆互联的时代,如何基于联结重建和改造我们的学习,是摆在每一个教育人面前的问题。我们给出的应对,恰恰就是社会化学习。在我们看来,讓个体回归社群,让联结无处不在——“学习在窗外,他人即老师,世界即教材”,一场旨在重建学校、课堂、学习生态的教育革命,正在向我们走来。我们愿意以自己的姿态,拥抱这样的变革。

以上是对社会化学习合理性的辩护。让学习从个体回归社群,既是对每一个学习者学习机会的珍视与创造,也是对教育本质与人的发展的重要回应;既是对未来崭新学习生态的一种预备,也是这个信息化智能时代对教育的一种反向塑造。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对社会化学习的倡导与坚守,恰恰是对每一个人的尊重,是对这个时代的尊重,也是对教育初心和本质的尊重。

参考文献:

[1] 张玉孔,刘向前.高校开展社会化学习的策略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18).

猜你喜欢
社会化素养思维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
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