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希文
摘 要: 语文自读课是基于统编教材的自读课文,关注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课堂,同时是挖掘儿童创造力的试验田。自读课的课型设计,不同于传统的阅读鉴赏课、学法指导课,放手让学生自主进入课文情境中,通过朗读体验、微型写作、比较阅读等方式,牢牢把握“读”与“写”两个抓手,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思维活跃、灵感涌现,不时有独特的感受与发现,使课堂成为一方有创造力、有生命力的沃土。
关键词: 陶行知 创造教育 语文自读课 课型
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到:“创造的儿童教育,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教育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之上,过滤或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教育不能创造什么,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①(569)儿童的创造,不仅指物质的创造,还指精神的创造。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学生思维活跃、灵感涌现,不时有独特的感受与发现,课堂就会成为一方有创造力、有生命力的沃土。
“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①(569)。如何挖掘儿童与生俱来的能力?我认为,自读课是一块不错的试验田。统编教材在每一单元都编排了自读课文,功能是让学生把教读课中学到的知识、方法、技能运用于自主学习。自读课主要是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教师起点拨引导作用。因此,在自读课的课型设计上,教师可以大胆地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入课文情境中,任其思维和想象力天马行空、不拘一格,从而将学生的创造力充分挖掘出来。教读课多是阅读鉴赏课、学法指导课,老师带着学生品读语言文字的内涵与特点,有着老师设定好的框架与答案。自读课的课型更多样,学生学习更具有自主权,更容易迸溅火花,创造力更强。结合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特点,我探索出了三种主要课型,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一、朗读体验课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是非常常用的教学手段。朗读可以规范学生的口头表达,增加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学生通过朗读进入课文情境中,揣摩文章传达出来的情绪情感,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章的意蕴内涵。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往往忽视朗读是体验性的教学活动,朗读活动表现出形式呆板和内容机械。缺乏学生自主体验的过程,学生的朗读浮于文字表面,无法深入,更无从了解文字背后的意蕴内涵。
朗读重在个体体验。陶行知提出要对儿童的大脑、眼睛、嘴巴、双手、时间和空间进行一定的解放。朗读体验课基于“六大解放”,还原朗读的私己性和体验性,将朗读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保留学生情感体验与个性表达的空间。朗读体验应着力避免朗读的整齐化、单一化,不采用“范读+齐读”的形式,不对语速、语调、重音的过度干预。这才是嘴巴的解放。
解放嘴巴,目的是让学生敢读、敢说,充分肯定学生的个性表达。只有尊重个性,学生的创造力才会被激发出来。诗歌教学多采用学生自读体验的形式。如教授《天净沙·秋思》这首诗歌时,曾经喊了一位地方口音很重的学生起来朗读。当他朗读时,情绪情感投入得很到位,却有很明显的发音问题,平翘舌音不分,下面出现了笑声,他的热情戛然而止。我知道如果此时纠正他的字音,此前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朗读氛围就会荡然无存。至少于他个人,他的一次美好体验中断了。当即我就号召全班学生尝试着用乡音读这首游子思乡之作,看看是不是能读出另一番味道。这样,学生尝试对这首诗进行朗读的再创造,听着他们此起彼伏错落的读书声,我知道他们对这首诗的解读已经更深入、更多元化,每个人有了一方乡愁。
坐姿端正、双手拿书一直作为我们指导学生朗读的一项标准,但这一姿势是否有利于学生“体验”却要打个问号。《诗·大序》有言:“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这是符合情性发展规律的。朗读既然要顺应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反应,在恰当的时候,就不能过于拘泥于“端坐着”。学生的嘴巴得到解放的同时,双手双脚也应该得到解放,我总是让学生“用你最舒服的姿势朗读”。在叙事性文章中,学生的想象力更是需要外化成行为,对人物的性格才能有更直观的感受。因此,我总是在教授这类文章时,让学生加入个性化的神态、动作,甚至语气词,如《皇帝的新装》《动物笑谈》的部分段落,更可以采用演读的形式。
《金色花》《土地的誓言》的教学都采用了这种课型。朗读体验,根本上解放的是孩子的大脑。因为体验是个性化的、私己的,所以体验的课堂是允许争议的,甚至充满了争议。如教授《金色花》一课时,对于“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这一句,学生对重音的把握会在“会”和“认识”上产生争议,通过反复朗读与讨论,学生发现“认识”这个词更准确地表现出孩子在变做金色花之后,不被妈妈“认识”而產生的窃喜、自鸣得意的情感,“会”与“认识”一轻一重的错落更是表现出孩子的俏皮。这样学生就在朗读的尝试与比较中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与认知。《土地的誓言》,学生更是在几个来回的朗读体验中,在“想起”“声音”“誓言”几个部分的朗读变化中,感受到作者“爱”与“痛”两个层次或绵长或喷薄的情感。从朗读到认知,学生完成了了不起的创造。整个过程都是在不加束缚、充分解放的自由体验中完成的,学生乐于读了,乐于说了,自然也乐于学了。
二、微型写作课
创造教育是一种行动教育,但是创造教育中的行动不是简单的体力消耗,而是一种“劳力上劳心”的行动,是必须手脑并用的行动。“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②(525)。读书不是创造的开始,行动才是创造的开始。行动一开始,创造活动就开始了。“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②(525)。基于文本阅读的微型写作课,是创造教育有力的体现。
文本如何在学生脑海里产生深刻的印象?只有在主动阅读发生的时候。主动阅读如何发生?要么是在学生对文本有极浓厚兴趣的时候,要么是在他们自主创作的时候。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语言上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着力刻画人物心理,作者用了大量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甚至环境描写间接地表现人物紧张恐惧的心理。因此,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描写一种心理,要求不能用心理描写,不能直接说出来,要用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或用环境的特征表现。这样,学生既对文章的写作特色有了了解,又掌握了一种方法,借鉴到了创作中。
名著自读课,更是给予学生更多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自己阅读、创作。如《骆驼祥子》的阅读,我设计了一个核心写作话题:从祥子的视角,以第一人称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通过写作与分享,我看到了一个更立体、更多样的祥子,感受到儿童的创造力惊人。现摘录一二。
生一:那孙侦探拿着钱走了,我站在雪地上,雪还在下,眼睛被雾水迷住了,什么都看不见,用袖子使劲抹着眼睛,再睁开眼,天上是一片黑。星星与月亮被乌云挡住,只有远处的几盏老旧的路灯,还在苟延残喘着放出微弱的光。地上白茫茫的,唯有那黑色的大脚印显得格格不入,至于這脚印是我的还是孙侦探的,我也记不清了。
生二:就在这时,十多个身影突然窜了出来:“都给我别动!”虽然我早有预料,但这一出现,心却如同骤停了一般,全都完了,我想反抗,但看到他们手中乌黑到发亮的东西,虽然我没见过,但也知道这东西不好惹。啊,我的车啊……
生三:“嘟嘟嘟”,我一回头,转眼间的工夫曹先生叫的汽车来了,我东摸摸西摸摸,脚一滑磕了一下头就坐进去了。车玻璃上的那两把小刷子还蛮好玩的,把上面的水汽都刮掉了,真好玩。
生四:在这种压力下,我隐藏着心里那一点希望,只要有了孩子,生命就不会是空的,那孩子喊一声清脆而响亮的“爸”都让我动心。我尽自己所能去供给、伺候虎妞。
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学生加入了丰富的想象,创造的过程让他们觉得其乐无穷。“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有创造才能有热烈的兴趣”②(530)。通过微型写作,我看到在创造力的驱动下,学生对文本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激发了再次阅读、反复阅读的欲望,对文本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启发了孩子的创造力,创造力反过来助推教学,学生学得快乐。
三、比较阅读课
比较阅读课是我在自读课上常采用的一种课型。当一篇文章给我们的启发与思考已经有限的时候,不妨找到另外一篇或两篇进行比较阅读,往往就会有新的发现。如此,便是“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①(561)。
如教授《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选取了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作为比较阅读材料,学生从原有的“小目标”“父爱”的主旨中走出来,又创造了“成长”“独立”的话题,使文章的意蕴更加丰富。在教授《台阶》时,我选择了蔡崇达的《母亲的房子》作为补充文本,两篇涉及的时代都较为久远,单独来看理解难度较大,学生却通过比较阅读读到了自己,对于文中父母亲的坚持有了更深的理解,重新审视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对父母增添了一份体谅与理解。一些孩子读到,“人生需要目标感”“需要信仰”。一些孩子读到,“眼前的父母,可能是那么固执、偏执,可能做了一些你无法理解的事情,但要相信,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出于爱”。我想,这就是《创造宣言》中所提到的:“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①(561)通过比较阅读、创造阅读,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加多元,眼界、境界更加宽广,精神世界在成长、丰盈。
在教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我选择了顾城的《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作比较阅读,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内涵进行了延伸,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生活中还有一些东西会给你温暖,给予你力量。我问孩子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要怎么办?这盏灯该从何处去寻?
孩子说:“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温暖。”
孩子说:“我们去寻找一盏灯,它在海洋的最深处,等待着有足够勇气的人将它取回。面对困难,要有足够的勇气。”
孩子说:“我希望,每一个时光,都像彩霞那样美丽。我希望,能在白纸上画画,画下无限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就算生活欺骗了我,我依旧执着地希望。”
孩子说:“我为了寻找一盏灯,四处在走。我来到花园中,大着嗓门喊:‘我要找一盏灯,可是它在哪儿呀?风儿回应着我:‘一盏灯!我想你可以去找那天上的太阳老人,它是那么明亮!我爬到小山丘上,摇着双臂呼喊:‘太阳老人,我想找一盏灯,你可是最明亮的东西啊!太阳老人用阳光沐浴着我:‘哦,那一盏灯我怎么能知道呢,我想你可以去问问那些花儿,它们有多美丽!我在花园中轻声细语地询问:‘我想要一盏灯,请告诉我灯在哪儿吧!花儿们摇摇头,窃窃私语:‘哦,看看这孩子,他想找一盏灯!我们可不知道!我找不到那盏灯了,我叹着气回到家。家中一个笑容明媚的女人正在厨房中忙碌,她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傻孩子,去哪玩了?我也笑了起来,妈妈的脸是挂着微笑的,像和煦的清风,温暖的阳光,美丽的花朵……我想,我找到了一盏独一无二的灯。生活会欺骗我,但我的妈妈永远不会。”
孩子们表达的方式有诗歌、有童话、有寓言,他们在探索“灯”的内涵的时候,收获了如何更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的途径。是孩子们的创造,让他们能够更勇敢、更智慧、更温暖地生活。我想,创造的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
“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①(561)。我想,自读课堂便是创造之神爱住的行宫,只要把握住“读”与“写”两个抓手,减少阅读干预,另辟蹊径地读,自由放任地读;给孩子更多表达的时间与空间,随心所欲地写,就能保护参天大树之长成。
注释:
①董宝良,喻本伐,周洪宇.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②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卷三)[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