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观照下汉英“思想是水”的比较分析

2020-11-23 07:33李健
文教资料 2020年23期
关键词:概念隐喻比较分析认知

李健

摘   要: 尽管概念隐喻理论备受争议,但其体验哲学和“以具体喻抽象,以已知喻未知”的认知机制仍具合理性。基于此,通过对比分析汉英有关“思想是水”这一概念隐喻的语料,探讨相似体验下隐喻表征的异同及不同的附着点所在,发现在遵循“体验—认知—隐喻表达”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汉英在“水”的流动、源头、清浊和深浅基本特征的隐喻表达上基本是一致的,不同之处虽可归结为文化原因,但文化背后的不同之处更值得探讨。总体上,汉语“思想是水”概念隐喻的映射域比英语广。

关键词: 水   概念隐喻   比较分析   认知   文化

1.概念隐喻理论

1980年,Lakoff & Johnson发表《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隐喻研究从传统的修辞研究阶段进入认知研究阶段。二人提出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类是在具体事物或已知事物(源域)的基础上,经过人认知系统的跨域映射认识抽象事物或未知事物(目标域),即以具体喻抽象,以已知喻未知。既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又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和思維方式。通过隐喻和源域目标域间概念结构的映射,人们得以了解抽象概念。这一理论经刘宁生和赵艳芳引入国内后,掀起了一波又一波隐喻研究的高潮。后来Lakoff对概念隐喻理论进行了改进完善。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及在此基础上与Turner概念合成的理论是概念隐喻理论的有力补充。

虽然概念隐喻理论不断发展并得到极大的关注,但学界一直有不同的声音提出质疑挑战,如国外的Glucksberg, Murphy, Vervaeke et al. , Haser等,国内的刘正光,李福印,刘宇红,姚岚,李元江,王晓俊等。尽管如此,认知语言学研究者不断从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相关领域寻求证据以巩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概念隐喻理论“无论从神经科学层面还是从认知层面,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姜晖,2014)。隐喻作为人们的认知方式和概念化表征的手段,认知机制和背后的思维模式仍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2.“水”概念隐喻研究

相较于数量庞大的身体隐喻、情感隐喻、方位隐喻等隐喻研究,“水”隐喻研究数量少得多。初期基本是关于水喻的哲学思维,如刘宝才、何丽野等。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水”隐喻研究大多以“水”为源域,以“水”可隐喻的金钱域、交通域、情感域等研究汉语水喻特征或比较英汉水喻差异,皆是相对宽泛的研究,没有针对具体某一水喻的细节性研究。

综合以上分析,概念隐喻理论中“以具体喻抽象,以已知喻未知”的基本认知机制和体验哲学基础仍具有合理性。既如此,我们选取自然界常见的具体事物“水”和人类抽象思维的“思想”,试图比较分析汉英在“思想是水”这一概念隐喻在体验哲学下相同的身体结构和体验产生的隐喻路径的异同及隐喻表征下的不同附着点在哪里。

本文的语料主要来自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汉语语料库(CCL)和英语国家语料库(BNC)。所有资料的搜集均围绕“思想”和“水”这两个主题。

3.汉英“思想是水”的概念隐喻

“思想是水”概念隐喻的分类主要是以源域“水”的基本特性分为五类:水的流动性,水有源头,水有清浊之分,水有深浅,水会被疏通、堵塞甚至会枯竭;最后,人的才思、灵感如水一样,可涌动、堵塞、枯竭等。

3.1水的流动性→思想的流动性。

水,本身是一种液体。可蔓延至任何所到之处,从源头流向目的地,还会随波浪起伏。思想也如水一样,可流动、蔓延,随情绪、心情等的变化起伏。

(1)随着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职工中不免引起一阵阵思想波动。

(2)If not, just listen to your stream of thoughts or conversation for half an hour.

(3)So these ideas in Hobbes are an expression of a prevailing wave of thought.

事实上,汉语中的“思路” “思绪”和“思潮”在英语中通常被翻译为“flow of thought”“stream of thought”和 “wave of thought”。通过“flow, steam, wave”这些词汇,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源域“水”和目的域“思想”的相似性。

3.2水有源头→思想有源泉。

水,从其发源地流向入海口。思想也如水一样,有其始源地,正如我们所说的“思想源泉”“思想起源”等。

(4)天人观作为一种思想观念起源于人类的神话思维时代。

(5)The first of these was his heart, the source of thought and emotion and of life itself.

3.3水有清浊之分→思想可干净可肮脏。

人们经常会用“清澈”“透明”“浑浊”等形容水的纯净度。同样的,一个人的思想也可以如水一样“清澈”或“肮脏”。

(6)他的思想像泉水一样,永远清澈流畅。

(7)Her one, clear thought was that, whatever he said, she would not be convinced by him.

(8) That werent me who thought that, it was Emmas dirty mind.

3.4水有深浅→思想有深度也可浅薄。

山有高低,水有深浅。人的思想也如这水一样,随着所承载内容的多少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或深或浅。

(9)生动的语言体现了他思想的深度,可谓“诚于中而形于外”。

(10)I thought you were a ... a shallow man, incapable of producing a logical argument.

(11)A perceptive remark, showing a depth of thought rarely crystallized into a pop song.

与汉语中的“肤浅”“浅薄”相对应的英语“shallow”或“superficial”,并不像汉语中那样直接修饰人的思想或想法,而是修饰人。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某某是一个肤浅的人”,意思仍然指的是此人思想肤浅。

3.5水会被疏通、堵塞甚至会枯竭→思想会通,会堵,会枯竭。

根据水流动性的特征,水一般会有三种状态:流动、堵塞和枯竭。人的思想就如流动的水一样,是活跃并不断变化的。可以由通到堵,由塞到通,也可以像水一样枯竭。

(12)她生活朴素,思想开通,不摆架子,平易近人,大家都很爱戴她。

(13)一般作家都有遭遇思想堵塞的苦闷;突然间思路枯竭,不能行文。

(14)I had a pretty open mind on the subject.

汉语在这方面的表达比较全面,涵盖了水的“通”“堵”和“枯竭”三大特征。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比较少,只有“通”这一特征还勉强说得过,其他两个特征在语料库中均找不到对应项。即使在“通”这一特征上,英语中的“open mind”只是在意思上与汉语对应,在表达上已不再是“思想是水”这一概念隐喻了。

3.6才思、灵感如水一样涌动

“思如泉涌”是一个比喻性成语,形容人的才思像喷涌的泉水一样,源源不绝,以此说明一个人才思敏捷。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

(15)由于满腹的话儿要滔滔述说,提起笔来就思如泉涌。

(16)My ideas flow so rapidly that I have no time to express them.

汉语中,“才思/灵感是水”这一概念隐喻通常都用来形容人的写作或画画技巧上。才智敏捷时是“思如泉涌”;反之,就是“才思枯竭”。而英语在此方面的表达则显得直观,不如汉语表达的形象。

4.分析与讨论

综上,汉英“思想是水”概念隐喻的衍生特征如下图1所示:

图1    汉英“思想是水”概念隐喻衍生特征

人们对水这一概念的认识都是以对水的体验认知为基础的,因此在隐喻表达上肯定带有水基本特征的映射。正因思想与水的这些相似性特征,才使思想的抽象性具象化,使人们更好地认识理解思想这一概念,正如Lakoff所说的:“只有以这些经验为基础的隐喻,才能达到让人们了解的目的。”在“水”的流动性、源头、清浊和深浅基本特征方面,汉英的表达基本是相同的,遵循“体验—认知—隐喻表达”的顺序。

具体到汉英“思想是水”概念隐喻的差异上,通过以上例子可看出最明显的一点是在超出水基本特征的“文思/才思是水”上,英语明显没有汉语生动形象,表达上汉语更丰富灵动。表面上看是汉英的用语、修辞表达习惯不同,但本质原因还需探讨。其次,在水的流动性衍生出的或疏通或堵塞特征上,英语明显没有汉语表述得广泛。很多人認为这可能由于汉英文化不同所致,汉英民族有不同的思维习惯,水自古以来在汉语中就占据重要的地位。方芳(2016)认为,水隐喻是中国文化的根隐喻,“倾向于以水的自然属性抽象出的概念特征为衍生的基点……西方的‘水喻衍生方式相对简单,少了一种哲理化的意蕴”。我们认同汉英“思想是水”概念隐喻的不同是由于依存文化的不同,但文化是个太大的概念,应该具体到哪一方面仍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综上所述,汉语“思想是水”概念隐喻的映射域比英语广。相同之处基于认知主体相似的认知体验,由于汉英民族不同的文化差异,使得汉英“思想是水”的表达在“水”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衍生出细微的差异,这些细微差异可能是指引我们继续探索汉英不同文化原因的微弱星光。

5.结语

对汉英民族来说,水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物质概念,已经抽象化为人的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作为人们认识抽象世界的一种手段。在认知语言学体验哲学的基础上,汉英概念隐喻的共性很好理解,隐匿于差异性背后的原因可能更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Lakoff, G. & Johnson, M. (1980/2003).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Fauconnier, Gills. Mental Spaces: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M]. Cambridge:MIT Press, 1985.

[3]Fauconnier, Gills and M. Turner. 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2.

[4]李福印,秦进平.隐喻与认知研究25年(1980—2004):成绩、问题与展望[J].中国外语,2007(4):17-22,28.

[5]姜晖.概念隐喻理论:质疑与发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1):108-112.

[6]方芳.“水”意象的隐喻衍生机制——兼谈中西方“水喻”文化差异性[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2):57-62.

[7]贾冬梅,蓝纯.“Water”与“水”的认知词义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3):28-35.

猜你喜欢
概念隐喻比较分析认知
浅析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
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探析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