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融合”背景下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定位及发展路径

2020-11-23 10:49陈子康于亦杰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体医体医融合体育运动

姜 勇 陈子康 于亦杰

( 1.辽宁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2.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山东 淄博 255000 )

2016年10月,在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强调要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并指出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1]2019年3月,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体医融合”学生健康分会在京成立,分会成立旨在通过医、体专业技能的整合,将健康的、科学的运动知识、技能及其基本的医疗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体育运动与学生健康进行真正的有机融合。[2]从《纲要》的发布到“体医融合”学生健康分会的成立,是党和国家从战略规划到“体医融合”实质性工作的迅速推进,体现了“体医融合”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工作中的重大意义及紧迫性。

1 “体医融合”的概念界定

美国是“体医融合”的倡导者与先行者,我国“体医融合”的概念亦是由美国运动医学学会提出的“Exercise is medicine”即“运动是良医”一词引申而来。然而传统朴素“运动是良医”的思想,早在我国古代就已存在于促进身体健康的文化之中。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中就提出了运动养生的理念,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这句话深刻阐明了“动”的重大意义,运动的事物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创编的“五禽戏”认为运动能够“畅其积郁,舒其筋骨,活其血脉,化其乖暴,缓其急躁”,他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的预防理论,提倡身体锻炼,能够防病于未然。近现代以来,体育运动促进身体健康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国内不少专家学者已对“体医融合”进行了概念界定。在郭建军看来,“体医融合”并非体育与医疗的简单结合,而是在结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升华,最终实现体育与医疗技术、资源和话语权的三融合。[3]刘雄峰认为,“体医融合”是在医学之中融入体育之元素,通过身体锻炼防病于未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医疗和康复,促进人的身心健康。[4]杨继星、陈家起认为,“体医融合”是体育与医学学科在技术上的相互学习补充,在思想上多方面,深层次的融合。[5]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体医融合”是打破体育学科与医学学科的原有行业壁垒,两学科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上深度有效的交叉融合,表现为“体中有医,医中有体”的特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同享更好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

2 “体医融合”落实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要性

2015 年发布的“中国营养与慢性病状况的报告”显示,中国居民慢性疾病死亡率远高于其他因素(传染病、事故死亡等)死亡率,占到了总死亡人数的86.6%。[6]更为可怕的是,慢性疾病的“魔爪”逐渐伸向了作为祖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中小学生。近年,中小学生高血压、超重肥胖、血脂异常和脊柱异常弯曲等一系列慢性疾病屡见不鲜,慢性疾病逐渐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严重影响着我国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体医融合”势在必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更为紧迫。汪晓赞指出,根据全球大数据显示,目前中小学生这一代将会是人类史上第一代子代寿命短于父代寿命的群体,最大原因在于身体活动水平的急剧下降,缺乏科学的运动指导和体育运动。[7]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8]体育强国梦的提出,不仅是在竞技体育中,通过取得更多的金牌来体现强大,更多地体现在我国国民体质强健。因此当下亟需“体医融合”落实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现慢性疾病防治与体育教育的融合,促使中小学生重新认识运动,重新认识疾病,从小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科学的运动习惯,进而增进中小学生健康,成为推动健康革命至关重要的一步。

3 “体医融合”背景下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定位

3.1 对中小学体育课程和学生健康关系的再认识

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均处于良好状态才可称之为健康。即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在躯体上没有疾病,还需具备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从我们大多数人所认可的身心一元论角度来看,身体和精神并非是两种割裂存在的事物。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所说,“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体魄。”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也将不会拥有健康智慧。身体是存在之根本,是认知之基础。因此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根本核心价值所在。我国已施行素质教育多年,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工作仍是以“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的升学率为抓手,围绕着“高考这个大的指挥棒”运行,严重忽略对学生身体方面的关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时常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现如今,中小学生高血压、超重肥胖、血脂异常和脊柱异常弯曲等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我国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如再不加以重视,必将影响我国未来的发展。

以预防和矫正中小学生特发性脊柱弯曲异常为例,特发性脊柱异常弯曲不同于原发(遗传)性脊柱异常弯曲,当前大多数专家学者认同的观点是:后天不正确的行走坐卧姿势和缺少科学的体育锻炼等原因所导致。[9]预防特发性脊柱弯曲异常,通常需要针对胸背部肌肉进行各种不同的专项训练。但是对于已经患有特发性脊柱弯曲异常且已对内脏、胸腔和神经造成了损伤的中小学生来说,仅仅靠背部肌肉的专项训练已不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状态,因脊柱牵扯的肌肉较多,必须加之核心性力量训练以及全身性力量训练。针对这一复杂多样、情况多变的中小学生慢性疾病问题,绝非仅靠体育学科一家之力就可解决,必须打破体育学科行业壁垒,实现与医学学科的深度融合,用医学理论去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运动。除此之外,高血压、超重肥胖和血脂异常等一系列的青少年慢性疾病,也均可通过科学的体育运动进行防治。“体医融合”落实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必将促使学校重新审视体育课程和学生健康之间的关系,着力完善中小学校健康教育保障制度,减少或避免中小学生慢性疾病的继续蔓延,进而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3.2 填补中小学校体育健身科学指导缺失的环节

目前,中小学校体育健身科学指导的环节有所缺失,中小学生体质之所以长时间没有明显的改善,其根本原因是中小学生身体需要什么样的体育锻炼这一核心问题没有解决。[10]中小学校体育健身科学指导环节的缺失,实质上是指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水平已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需求。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进行多时,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改革的实际意义及先进的课程对于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缺少“体医融合”相关方面政策的支持,加之学校对体育的忽视。使多数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水平仍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

近年,中小学体育课时常出现学生运动猝死的悲剧,类似安全事故一次又一次的发生,将中小学体育工作者一次次推向了风口浪尖。学校及体育教师为了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将中小学体育课变为了“零负荷”,体育教师眼中的“安全课”,致使 “安全课”成为了当下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流课程。就中小学体育课学生运动猝死的情况而言,除了与学生先天隐疾的内因相关,也和过度剧烈运动、不经常运动和不合理运动等一些外因息息相关。也正是类似这种 “安全课”等消极课程的存在,才使得中小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没有得到保障,导致目前家长对中小学校体育出现了抵触心理,尤其是剧烈运动,忧虑其安全性及猝死风险。从“安全课”和目前家长抵触学校体育的情况分析,最核心的问题正是目前中小学校体育健身科学环节的缺失,中小学体育教师缺乏对医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无法用医学理论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运动。因此,当下比任何时期更需要“体医融合”落实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来填补中小学校体育健身科学指导缺失的环节,让学生安心进行体育运动,让家长甚至全社会认可学校体育,认可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所在。

3.3 促进中小学生“更具实际意义”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终身体育作为一种现代的体育思想,其基础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人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成熟和衰老三大时期,而科学的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且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与目标;另一方面,基于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症等一系列现代慢性疾病的产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而科学的体育运动可以预防或减少慢性疾病发病率,改善人们健康状况,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终身体育,是贯穿于人一生具有积极意义的体育运动。终身体育的养成需要具有积极意义的终身体育意识去支撑,而这种意识正是在中小学阶段形成的。随着中小学生体质水平的持续下降及我国居民慢性疾病的蔓延趋势,值得我们去反思终身体育究竟有没有发挥到其核心价值。过去中小学校主要从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技能的传授为出发点,培养中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致使终身体育陷入了一个误区。终身体育并不是我们所狭隘认识的那样,培养对单个运动项目的喜爱并将其持续人的一生,也不是简单的“喜欢的运动,运动一辈子”。就当下而言,如果说终身持续的体育运动没有达到增强体质及预防慢性疾病的目的,那么即使是持续终身的体育运动也将毫无实际意义。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具有积极意义的终身体育意识,离不开 “体医融合”。“体医融合”落实到体育与健康课程,将促使中小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重新进行调整并加以完善,融入医学元素,促使体教医深度有效融合,促进中小学生“更具实际意义”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4 “体医融合”背景下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路径

4.1 秉承“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提高健康教育意识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又可称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行动指南,是指导学校全部体育活动的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始终贯彻于学校教育。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就学生营养不足、学业过重和体质下降等问题,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学校教育思想,并提议“采取行政步骤,具体解决学生体质问题”。这一时期“健康第一”的学校教育思想仅是指单一的身体健康,是具有简朴医学意蕴的健康,在医疗不发达的建国初期也只能通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加强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进而来预防疾病。[11]新中国历经几十年的沧桑巨变,医疗卫生事业飞速发展与进步,国民与学生中的患病人口及患病率已大幅下降。1999年,我国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表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经得起历史与实践的检验。这一时期,“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力量、速度及耐力等的身体素质方面。然而,近年来从小学生体能持续下降及中小学生慢性疾病蔓延的情况来看。显然是中小学校出现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阶段性的迷失。

当前,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已不能满足中小学生对健康的需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主动承担起增强学生体质的责任,继续秉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健康教育意识,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将“体医融合”新理论融入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把“体医融合”教学模式作为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新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将科学体育运动及慢性疾病预防的理念从小灌输给学生;将慢性疾病防治的端口前移,在健康的上游消除慢性疾病诱发因子,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4.2 完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遵循的基本原则

目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思想性,要将党和国家最新的思想融入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二是时代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要充分体现本学科领域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三是基础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实际现状,选择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四是选择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学生选择课程的机会和权利,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五是关联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技能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本文从“体医融合”的背景和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科运动性的视角出发,认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确定还需遵循安全性、有效性和持续性的基本原则。

首先是安全性,体育运动的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大问题。运动中脏器官的安全性及血糖等一系列指标的稳定性,会直接威胁到学生的生命安全。近年来中小学体育课运动猝死屡见不鲜,学校与体育工作者,仅通过降低课程内容难度和运动负荷来保证的“安全课”,虽然安全但未必有效。所以说必须要平衡考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而这必须依靠“体医融合”的新理论新技术。

其次是有效性,有效的体育运动才能增强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从而降低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体育运动的有效性,有个长期的过程才能体现,如运动减肥,有了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必须通过长期的体育运动才能看出效果,反之体育运动的无效性也并非短时间能够显现,因此指导中小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体育运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单靠体育学科中的一些单纯的指标,评判体育运动是否有效,显然是不合理的,必须将体育与医学融合在一起,来阐述什么样的体育运动才能降低什么样的疾病风险,从而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最后是持续性,安全有效的体育运动持续下去才能达到增强中小学生体质预防慢性疾病的目的。持续性更多体现的是体育运动的文化属性,是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而这将会大大地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因此,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强调健康、预防疾病的同时更要强调快乐、游戏体验感和满足感。实现了运动的持续性,“体医融合”落实中小学校才具有实际意义,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向前发展。

4.3 加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条件保障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成功实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中小学体育教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最直接的参与者,是决定中小学体育教学成败最为关键的核心要素。从中小学校体育发展现状来看,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仍处于边缘化,中小学体育教师也时常被忽视,缺少专业发展的机会。因此导致了“技术课”、“安全课”等各种消极课程的存在。中小学体育教师丢掉了学生身心健康守护者的核心角色。

首先,需要完善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体系,全国高等体育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在培养未来中小学体育教师时,确保学生在牢固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将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保健和运动康复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及一定的医学理论及实践技能纳入到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养体系中来,不断刷新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新认识,培养出一批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复杂的体育运动问题,既懂“体”又懂“医”的新型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

其次,需要完善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中培训体系,体育教师专业教学水平需要不断地提升来适应教育的需求,体育教师的职中培训是体育教师终身学习,提升专业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在“体医融合”背景下,针对目前中小学校体育健身科学指导环节缺失的情况,必须加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中培训力度,将“体医融合”的理念灌输给每一位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转变传统以技能传授为主的体育教学方式,开启新时代学校“体育融合”教学模式。

4.4 丰富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内涵

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包括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无论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教学评价,还是以学生为评价主体的学习评价,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目的均在于检验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并发挥评价的反馈、导向、激励和改进等作用。[12]

就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而言,我国对中小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大都就如何更高效度、更高信度和更客观对教学和学习进行评价,并未过多地去关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反馈与导向等的作用。以中小学生体能评价为例,我国对中小学生体能进行评测时,评测成绩主要是依据《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综合各项指标后给出优、良、合格或不合格的,似乎成绩成了最终的归宿。如果评价仅是在于检验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是否达成,那么评价仅仅是发挥了“单纯评价”的功能,这种评价方式是不完整的。如何才能发挥评价的反馈、导向、激励和改进等作用。这就需要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者深刻理解“体医融合”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深层内涵,就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或心理健康问题,可充分利用“体医融合”新的理论知识,来分析中小学生的不健康因素,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符合中小学生实际情况的运动计划,从而去调整、改进无效和不合理的体育教学内容,促进体育教学日趋完善,真正地发挥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价作用。

5 结语

青少年体质水平持续下降,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体育与健康课程而言,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责无旁贷。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前存在三大问题:中小学校存在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阶段性迷失,体育与健康课程不被重视处于边缘化;中小学生体质长时间没有明显的改善,是中小学校体育健身科学指导的环节有所缺失;中小学校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之时,缺乏更为科学合理安全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本文基于“体医融合”的视角,提出了完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措施:应继续秉承“健康第继一”指导思想,提高中小学健康教育意识;完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应遵循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持续性的基本原则;从职前培养与职中培训两个方面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丰富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深层内涵,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反馈、导向、激励和改进等作用。旨在通过完善中小学校健康教育,满足新时代学生对健康的需求,从而为推动健康革命,实现健康中国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体医体医融合体育运动
创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实践研究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体医结合背景下提升城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体育运动
关于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的探析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体医融合”下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体医融合背景下社区医疗与体育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体医融合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创新模式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