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从明 刘宇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多校区运作的过程中面临着多重压力和挑战。笔者以所在学校——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总结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新建校区实施的压力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探索在“全员育人”理念下,借助“全员性”的参与推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路径,以期能探索出有效的工作策略,提升心理工作的实效性。
“全员育人”需体现高职院校内部层面上的“全员性”,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而言,包含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思想育人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若想顺利开展以上工作,不只是教师的任务,也包括学生、学校各管理部门及教职员工的共同责任。高校作为学生的直接培养者,是整个育人工作的实施者。尽管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已经成年,但仍然需要全员参与,进行监督和正确引导,同时构建良好的服务育人体系。
相对于主校区来说,高校新建校区的选址一般都位于城市远郊,周围环境相对单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选择。学生接触其他学校和社会机会较少,不能满足其心理需求,短时间内学生会觉得孤独,缺乏归属感。
笔者所在学校的新建校区临近海滨,周围缺乏配套的生活服务设施,客观上使得学生大部分时间只能待在学校内[1]。虽然学校已经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现实需求,在校内的基础设施投入上尽量保证多样化的功能,比如图书馆、健身房、多功能演播厅、各类竞技类体育设施等,但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仍然能听到学生的反馈,比如:我想在大学期间通过兼职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但是新校区很难找到兼职岗位;周末想散散心也没地方可去,只能待在宿舍打游戏。由此可以看出,现实的限制增加了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
而工作者因为多个校区之间的往来,力量被削弱,难以全面兼顾,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受到影响。最令教育者焦虑的是,在遇到需要危机干预的事件时,因为空间距离和师资的缺乏,其准确性和时效性均受到限制。
部分高职学生存在自制力薄弱、目标不清晰、学习动力不足等现象,表现出缺乏自我保健的主动性和主动自我觉察的意识。有些同学思维单一,看待问题相对偏执,缺乏灵活变通的能力,遇到事情后缺乏正确的应对方式,简单直接的言语或行动上攻击导致一些冲突事件[2]。尤其在新建校区,学生的活动空间受到客观上的限制,更容易因为细小刺激引发比较大的心理波动。在他们自身自助意识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有更多的事情需要考虑。同时,高职学生在助人方面也缺乏相应的心理知识和能力,从而使得学生间的互助作用受到限制。
校园文化通过潜移默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心理氛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有学校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延续,但新建校区的文化氛围还处在建设中,初始阶段还未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比如:在教学安排上,新建校区的教师一般情况都是有课到校、下课即走。因而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就会相应减少[3]。当学生出现学业或心理问题时,难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疏通。学生的心理支持因为条件限制有所缺乏。且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学生在面临人际交往障碍、情绪管理困惑等问题时,因为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疏导以致存在心理隐患,客观上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负担。
不仅新建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一定时间,其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建设也需要一个过程。通过近几年新建校区的运作,笔者从具体操作层面总结了以下策略和方法。
新建校区一般集中安排大一新生入住。对于他们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特定的内容和任务[4]。一般来说,大一新生在心理上面临的主要课题是尽快适应并从心理上接受新建校区的生活和学习;学会主动关注自身的情绪变化,并能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应对;使其在缺少高年级同学“传帮带”的环境中,能及早通过主动行为建立起适当的人际交往,并愿意主动融入新的环境中。因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强化重点,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采取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以保证效果。全员育人理念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显性活动,有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程,在课程内容上倾向于普及相关心理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自我关照的意识,教给他们心理自助的方法。其次,考虑到此阶段学生的可能性心理需求,以主题活动、心理团体辅导的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的学生,比如“新生人际交往”“如何做好情绪管理”“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探索”等主题可以有效帮助他们更快适应新环境[5]。
帮助学生掌握互助的技巧、引导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这是在新校区环境下相对高效的工作方式,可以弥补因心理学师资队伍缺乏造成的被动局面。因此,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助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心理教育者以主题讲座、技能培训的方式将热心于助人的学生集中到一起,借助他们的力量可以在一些简单的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上发挥作用。
新建校区的专业心理师咨询课程设置客观上比较缺乏,并且短时间内较难解决[6]。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强化兼职心理工作教师的人员,以此充实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同时也营造了全员关注心理健康的氛围。
首先要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同时参与的心理教育体系。家长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影响学校心理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学生刚步入学校时,在诸多不适应中最先想到的就是和家庭的联结。因此,让家长主动关注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和变化,并保持和学校的及时沟通,可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通过家长会、走访等方式可以帮助家长更多、更及时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另外,通过联系社区、社会公益组织等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到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责任感,对完善学生的人格也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要强化学校全员育人的理念,将对学生心理的关注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中,可以在整个校区形成相对包容的心理支持环境,化解学生的孤独和被孤立感。需要提升包括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等在内的人员的心理素质,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关注到学生的变化,并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应对和处理。
学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发展到线上,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咨询,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渠道,可以弥补因为时空限制带来的缺憾。当下,线上咨询、线上活动是一种非常符合学生生活方式的教育途径。比如通过网上留言预约、线上邮箱、论坛等线上平台向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知识,让学生能获得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保证非紧急状态下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积极完善线上课程,以团体辅导、专题讲座等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指导学生关注心理变化,并学会主动尝试用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新建校区的心理工作更要强化这方面工作,及时发现并妥善降低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对已经发生的心理危机事件,能够及时反应,把风险降到最低。首先,需要全方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考虑到距离、教工人员数量相对不足的情况,需要从学校层面建立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系统,保证校级——院系级——班级——宿舍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的有效运行;其次,保证心理信息员、朋辈辅导员、心理委员、心理协会等学生正常开展相关工作,通过心理危机学生周(月)报、学生心理信息反馈等方式可以有效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再次,做好对心理危机学生的跟踪服务,尤其在新生报到、毕业生就业答辩、学生顶岗实习等特殊时期以及不同季节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和当地精神卫生机构做好对接,及时处理疑似心理疾病的转介工作,这也是有效化解心理危机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