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导向背景下的生物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20-11-23 01:32蔡世虹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3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职称应用型

文/蔡世虹

生物化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生物基础知识和宽广的化学、生物交叉领域知识。生物化学专业实验技能娴熟、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能够为化学生物、化学、生命、医药、材料、化工、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等领域提供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对生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生物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不适合以创业为导向的生化专业人才培养。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仍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基于创新创业的背景,文章对应用生化培养人才的难点及对策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生物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一)生物化学专业考核方式设置

现行大学重课堂轻现场,考核体系多以知识记忆来考核把握能力,在根本上难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人才培养要与专业应用技术岗位紧密配合,甚至同步进行,需要有一定的考核方法。目前,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背景下,人才培养评价方式的改革是适应社会需求水平的具体体现。

首先,应建立评估模型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创新原则[1],摆脱传统职业教育评价方式的束缚,贯彻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理念,注重基础,发挥能力,探索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标准体系;第二,应遵循职业化原则,将职业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与科技发展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纳入考核范围,以满足培养与职业实际需求相适应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要,使考核内容能主动适应职业需求,体现职业应从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出发,全面把握课程标准,客观反映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使考核与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基本要求相一致,摒弃死记硬背、书本学习、公式推导等脱离实际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其次,考核内容应突出岗位能力。其内容可以体现出学生对基础理论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不是简单重复课堂教学内容,真正做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测试。注重能力培养,提倡多元考核,注重实践考核,把实践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技术等级考核结合起来,建立以“能力测试”为核心的现代考核体系;原教师根据自身主干和主干教学内容及主干内容所需的命题、阅卷、阅卷形式,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门类所需的能力按照科学、全面、系统、规范、可行的原则,编制考试题库,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指导教学工作,全面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职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培养,切实提高专业考试方法应突出多样性、针对性和活动性,不能仅限于笔试,还应采取口试、实验、参与研究和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教室评估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老师通过访谈、正式作业、专题调查、书面报告、讨论问题、写论文等方式,观察和记录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检查和评价学生的能力。

(二)生物化学专业教学安排

1.采用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

“模拟式角色教学法”是一种将角色扮演、对话练习、情境教学结合在一起,将学习与兴趣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2]。它具有模拟、参与、互动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角色感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探究问题的本质,作出正确的决策,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通过对生物化学活动中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案例教学,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管理问题的一些规律,从而更好地对管理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解决。案例教学的具体做法是:首先,请一名学生介绍案例,提出自己的看法;其次,请另一名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与前一名学生比较的优点;最后,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最后的讨论可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借助企业实习老师,结合实际问题撰写案例,丰富案例库。

2.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多渠道、多路径的生物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实训、实践、实习、企业合作等,把课程学习、过程实践、暑期社会实践、案例竞赛、策划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竞赛、理论学习、科学研究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一,基础实习[3],主要针对专业理论课程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在生物化学综合实验室和ERP实验室进行课程与流程实习。

综合实验室模拟真实市场竞争环境,开展生物化学教学。在实验中,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操作者角色,充分体验,相互学习,相互游戏。老师依据各组的决策过程和比赛结果进行分析、辅导和提炼,让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反思生物化学模式,学习如何从生物化学教学中洞察相关事物本质,进而帮助学生系统梳理所掌握的管理知识与技巧,引导学生在更高层次上思考管理问题。

第二,综合实践,包括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其中综合实习以专业课程为导向。

第三,通过设计综合性实习目标和要求,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践基地或利用ERP实验室、企业管理综合实验室进行实习;四年级下学期安排毕业实习,学生到企业实习,使毕业论文与就业充分结合。

第四,社会实践,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从更广泛的角度去认识社会,以一定的专业知识来分析社会,加强对专业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有效地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学生到企业实践基地进行社会实践,增加各种类型的企业供大学生选择。

第五,创新实践,主要通过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竞赛等方式进行创新实践。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和本科的科研训练项目来参与科研训练。参与各种竞赛活动,能充分体现生物化学专业学生多学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生物化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拓宽招聘“双师型”教师的渠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关键在教师团队的质量,以创新创业为背景,生物化学人才培养要求教师具有跨学科、跨专业、高学历等特点。当前,高校还没有专任教师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人才,为此,迫切需要从能力标准、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等方面选拔高素质、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一是学校可选拔一批专兼职教师,逐步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结构体系、专业技能体系和应用型教学方法;二是学校可将专兼职教师定向培养,到对口企业培训上岗,学习如何提高实践能力;三是学校教师可熟练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融合生化专业知识和可聘请来自各行各业的一线兼职教师,也可聘请成功校友、典型企业家到学校讲课,丰富了学生实习制度,形成了以兼职为主,相对稳定的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

实行高等学校职称评价与评聘制度改革[4],以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关键是要改革高校教师的职称评价与评聘制度。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存在着“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甚至形成了以论文、论题为主,以教学为辅的职称评审体系,形成了鼓励代评职称的灰色产业。首先,要实行公正、公平的职称评审标准;其次,要促进教师职称与职称制度的有效衔接。高等学校应在专业技术基础上,对职称评审标准进行系列修订。对于以能力体系为核心的专业集群,应以创新技能考核代替以论文考核;最后,创新职称评定机制。大学要进行专家评议改革,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为了发展“校企合作”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开展校企合作。本研究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要立足于与企业合作互动的重要来源,积极与企业签订临时教师培训、“双合格”教师培训与聘用协议,制定教师临时培训与兼职教师管理考核办法;

第二,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校企合作基地建设,整合和搭建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使“双师型”教师能够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加速师资队伍的转型融合;

第三,学校和企业教师课程要创新。校企教师经常在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交流,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课程建设。在理论上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在实践上注重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经常进行教学科研交流,有利于双方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

第四,全面合作,优势互补。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补充,学习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在学校不断学习与实践的同时,对专业实践教学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结束语

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从而更好地认识在当今创新潮流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提供参考。在创新创业的背景下,由于研究范围有限,实践经验不足,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比较简单,缺乏客观数据的支持,一些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职称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
习得性无助感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PBL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教学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