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20-11-23 01:32谢晓明何小强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3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建构主义院校

文/谢晓明 何小强

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时代要求、促进高校发展、提升学生技能的需要。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升创业就业技能。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1]。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学生的实践性,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法,这与建构主义学习观所强调的内容非常吻合。因此,将建构主义学习观融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将变得切实可行。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教学内容偏重理论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大多以财经大类专业背景的专兼职教师、辅导员为主,师资力量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资质背景及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多数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偏重理论知识讲解,缺乏创新创业经验分享、创业故事、案例分析等情境教学,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缺乏直观感受,加上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照本宣科,授课内容侧重于简历制作、就业观念、面试技巧等就业指导知识,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失去兴趣,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针对所有在校学生开设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并且以在线开放课程、职教云、智慧树、慕课、微课等互联网平台作为辅助教学工具,虽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是由于缺乏师生互动和实践教学,加上创新创业教育没有能够很好地融入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导致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另外,创新创业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虽然注明“必修+实践”的教学方式,但这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未真正与专业以及学校特色结合,导致教学目标、教学定位不准确,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整体教学效果较差。

(三)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已面向全体学生,但各高职院校由于缺乏对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标准的制定,导致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并未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来培养,这种不分专业、不分年级、不分学情,都采用“千篇一律”的授课内容与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同质化现象严重[2]。实际上高职学生因为专业、年级、能力、特长、文化、认知等差异而产生的个人优势,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四)创新创业意识培育缺乏

由于高职院校决策层自身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意识;高职院校自身并没有形成能够支持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政府、学校、企业三方联动的教育生态环境;高职院校“双创园”重形式、轻内涵,创新创业项目类型单一,资金缺乏,可操作性不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并没有融入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偏重理论、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等诸多原因,导致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缺乏,学生创业意识淡薄,创业意愿较低。

二、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观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要求

(一)构建创新创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的参照标准。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任课教师熟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熟悉课程知识体系、熟悉课程培养标准。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是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这就需要高职任课教师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对创新创业课程进行系统分析,罗列知识结构,对课程内容进行分解重组,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培养目标,通过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使学生找到意义建构的方法和途径。

(二)构建创新创业教学方式

所谓教学相长,指的是教师的教法会影响学生的学法,学生的学法不同学习效果也会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过来也会影响教师的教法。常见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任务驱动法、情境学习法等。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教学方式。这就需要任课教师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学校文化氛围、学生专业特色、学生学习能力、学生知识经验水平等因素选择适合学生学习发展教学方法。

(三)构建创新创业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认知、理解、实践、反思等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高效。学习情境作为建构主义学习观四大要素中的重要因素,在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图式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从学校层面、学院层面、教师层面、宿舍层面等多个层面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利用校园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节、创新创业标兵、创新创业名师等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使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学习创新创业技能。

(四)构建创新创业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是指教学过程的各个组成部分。常见教学环节包括知识回顾、课程引入、组织教学、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真正的意义建构是学生依靠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进行建构,并且强调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把控上把更多的课堂时间和表现机会留给学生,采用分组教学、任务教学、翻转课堂等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表现机会,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现力。

三、建构主义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的转变途径

(一)强化创新创业教学目标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并未将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所以,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步,应该将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标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让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知识;二是让学生获得创新创业技能。但是,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各高职院校在具体制定创新创业课程目标时,应结合自身校情、学情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具体教学目标。

(二)强化创新创业教学方式

各高职院校教师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应多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开拓性、冒险性、怀疑性、批判性、团队协作以及创新精神,锻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建构主义学习观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创新创业课程任课教师应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建构性,使学生自动、自发、轻松、愉快地完成创新创业课程学习。

(三)强化创新创业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体会,学生才能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主动建构。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多层面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和学习氛围。从学校层面,利用“双创园”、学校创新创业协会、校园网等作为创新创业文化载体,定期开展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营造校园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从学院层面,各二级学院应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成立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创新创业文化节、选拔创新创业标兵等,营造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学习氛围;从教师层面,任课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设计真实的市场情境、产品情境、竞争情境、谈判情境、法律情境等让学生在真实的创业情境中直观形象地学习创新创业知识。

(四)强化创新创业教学环节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应根据学情尽量多使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各教学环节的把控就显得极其重要。如: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时,任课教师在课前就应对向学生下达任务书,让学生明确任务的目标和要求,提前预习相关知识,准备相关资料。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选择任务完成情况较好的学生上台向其他学生分享心得体会,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课后布置作业的环节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针对性地调整任务的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体现因地制宜的教学思想。

四、结语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趋势。文章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视角,构建了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的转变途径,但具体实施效果受国家政策、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学校环境、师资条件、学生自身素质、学生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高职院校应结合上述影响因素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建构主义院校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