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300350
和拥有十多年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的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育人方向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不能完全照搬本科教育的模式,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已有资源对其进行重新解读。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就业型”人才,根据职业教育质量年报来看,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为3.8%,高于本科毕业生0.9个百分点,说明高职学生的创业需求较大;同时,职业教育多年实施“产学一体化”“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有大量的合作企业可以为创业教育的深度发展提供丰富的社会资源;此外,可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模式,由为企业输送简单劳动力转为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创业教育无缝对接,真正提升学生的就业层次和职业发展空间。
在战略管理领域,价值共创一般指的是位于价值链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价值的过程。Prahalad&Ramaswamy(2004)指出价值共创是超越传统供需关系中介的顾客和企业的互动与合作,其中顾客体验是价值共创的基础,互动是共创的核心;Gronroos(2008)认为在服务逻辑主导的价值共创中,企业应该以提供的服务与产品等资源作为价值创造的基础,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交流,消费者在此过程中投入自己的经验、知识等资源,与企业积极对话获得价值创造支撑,实现最终价值;Vargo&Lusch (2016)强调价值共创的三个主要因素是服务交换、资源整合及共享制度;简兆权(2016)指出价值共创的主体越来越广泛,从企业和顾客的二元关系到系统所有参与者的复杂网络关系转变,尤其是在服务生态系统下,制度是创造的核心因素;陈春花(2018)认为价值共创的关键特征是信息、互动、参与、合作、关系、资源整合和共生。在教育领域,王钦安(2017)基于价值共创理论探讨了校方如何改进校企合作培养旅游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高健(2020)阐释了职业教育中教育者、受教育者两种价值共创模型,探索了价值链的优化整合、运行对接以及相关主体良性互动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也具备一般生产性组织的特征,它通过整合教育资源,“生产”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既是学校作为生产者的产品,又是享受学校提供教育服务的消费者,价值创造过程就是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企业作为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重要参与主体,也是价值链中的利益相关者,它的参与力度直接关系到岗位和所需人才的匹配度。价值共同创造的关键是通过相互交换、差别获取和整合提供的资源之间的持续相互作用。因此,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的涉学精力和企业的社会资源都是高职院校价值共创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进素质教育,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明显增多。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课程教育,它更是“破壁机”,打破高等教育多年来的学科专业、产业学校的壁垒,实现专业交叉融合,校内外协同的教育模式。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突出实践能力的提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日益成熟,在专业教育层面,也已经吸纳了大量的企业参与教学,这都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基础。可是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设计中,缺乏明晰的定位、层次、教育模式、核心任务等,没有进行可持续化的推进,忽略了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度结合,导致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和重视仅仅停留在教育部的文件层面,将其纳入培养方案、设置相关的课程和学分、讲授理论知识,没有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起来。双创教育脱离专业教育会带来三个方面的困顿:一是学生学习精力分配失衡,过多地参与双创教育势必会影响到专业教育的基础性理论和技能的学习;二是教师教学任务难以调合,大部分创新创业教育的任课老师都是由专业课教师兼任,无形中增加了专业课教师的工作量和教学压力,影响教学效果;三是学校教学成本上升,需要单独培养一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培训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相当可观。
专业教育是基础,创业教育是保障,专创融合能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利于加强高职院校专业特色建设、有利于满足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但这要以专业教育为前提,学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才能更好地实现创业和就业升级。专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出具备高端技能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引入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路径、切实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在理论教学方面,创新创业课程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缺乏精英教育体系的补充,仍然采取讲授的方式,教学模式和方法都比较单一,培养目标笼统,导致学生的学习结构松散,难以掌握双创课程的真谛,兴趣不足;在实践活动方面,很多高职院校缺乏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和典型样板,没有打造出具有一定显示度的创新创业文化品牌,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在潜移默化中对创新创业产生真正的需求感、满足感和获得感;在竞赛活动方面,参赛项目质量较低,没有长期打磨精品项目的过程,活动的形式化大于学生的涉入度,学生从中体会不到参赛的价值,自然就会降低参与度,好的作品日益稀少,品牌项目日益难寻,从而产生恶性循环。
很多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认为专业课最重要,创新创业教育只要符合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即可,对人才培养效果没有显著影响,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政策引导,课程设置也只不过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名称进行修改而已,流于形式,没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对于现有的企业资源,也很少纳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中来,没有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合力。系统性教学机制的缺乏放缓了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和技能型人才的步伐,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于校方而言,忽略了实操性极强的切入点,浪费了已有的优势;于企业而言,失去了高度参与教学、有效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的机会;于学生而言,无法通过项目实践提升自身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在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德国,其课程设置以项目化教学为主,实施以学生为核心、以企业和学校为“双元”主体的教育结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授课内容由企业教师和校方教师共同完成,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拓展了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创新创业教育在职业教育层面,更多地体现为一个领域而非一门学科,因此不必过多受课程体系的约束,以有价值的项目为引领,可以有效实现校方、教师、学生、企业价值共创,具体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模式价值共创模型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育与企业发展的需求不相匹配。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作为经济利益组织,需要核算校企合作的成本和收益,投入了专业设备共建实验室、提供资源加大师资培训、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培养人才等成本,但与最终获得的技能型劳动力预期结果不对称,因此,很多企业只为学生提供从事简单劳动的顶岗实习机会,企业主动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未能达到制度设计者的预期目标;从高职院校层面来看,学校作为社会利益组织,虽然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师生参与校企合作的内在机制欠缺,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企业 “零距离无缝对接”的要求,社会服务能力做不到“适销对路”,使得高职院校与企业对接较为困难,严重阻碍了两个主体协同共创价值。因此,找到双方的“需求契合点”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所在。
企业需要的是“完整的人”——有创新的精神、有创业的素养、有创造的潜能;学生就业需要的是“技能型岗位”——非简单重复性劳动、有职业愿景、有技能含量;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的是 “引导式开发”——有理论知识的讲授、有实战经验的迭代、有创新研究的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可以通过“项目+”模式,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运营需求,由企业带“项目入校”,低成本整合校企资源。同时,项目可以作为课程开发的依托点,校内校外老师共同合作进行创业项目训练,带领学生熟悉企业实际运营环境,通过市场调研、项目选择、组建团队、撰写商业计划书等提高学生的就业素养。此外,学校与企业共同聚焦于“项目”,可以推进人才培养层次、类型与企业发展需求的密切度,真正有效地驱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创。
“项目+”模式的运营机制是学校和企业价值共创理念的核心之处,从项目的引进与审核、调研与分解、实施与管理、考核与评价出发,企业、校方、教师、学生等教育参与主体都是以“项目”为依托点,寻找利益平衡,做到项目“引入有据、分解有序、实施可行、考核可究”,保证“项目+”模式的可持续性、可延展性和可追溯性。
1.项目引进与审核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会遇到市场开发、品牌建设、创意服务、产品创新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借助有扎实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较高的团队来完成,短时间内无法通过人才市场招聘和企业内部人力整合,企业可以将这样的项目直接引进学校,也可以与学校共同开发,引进的项目必须与学校专业发展相匹配,由学校组织行业专家对项目的可实施性进行审核。原则上项目的完成时间至少为一个学期,期末的时候对老项目进行评估、对新项目进行审核。
2.项目调研与分解
项目确定之后,由校内授课教师到企业开展调研,结合市场环境、企业需求和行业专家意见等进行综合分析,厘清项目对学生的技能要求和综合素质要求,将教学内容依照创业项目的实际阶段需求,分别组织相应的教学模块重构教学内容,并将项目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素养等分解到学生课堂。
3.项目实施与管理
每个项目都由一个班级负责,分别配备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面向全校招生,招生时把项目内容和对学生的要求一一列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报名,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一起组织面试进行筛选。原则上一个项目不超过30人,入选同学按照创业团队的需求进行组织架构,由校内老师对学生进行管理、企业导师全程参与并指导项目实施,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努力完成项目目标。
4.项目考核与评价
考核指标是多元化的,主要包括企业认可、市场效果和知识素养三部分。“企业认可”指企业导师对学生团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经营思路、经营策略和创业技能等方面的评价;“市场效果”指对创业项目的收益、服务和顾客认可度等方面的评价;“知识素养”指的是学生团队通过创业项目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三者都达标以后,会获得相应的学分和企业给予的工作机会。除此之外,校方也会给予项目评价,对于企业支持力度大、师生参与度强、市场认可度高的项目和项目组,校方可以继续保留并进一步加强合作。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本领,系统地学习创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其终极目的还是要将原有割裂的门类知识贯通起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出完整的人。通过“项目+课程”、“项目+导师”、“项目+专业”、“项目+市场” 的价值共创模式,进行校企对接、项目落地,让学生在实际项目运作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双创”教育的发展。
1.以创业项目带课程,学中干,干中学,理实合一
每个班级围绕一个创业项目展开,课程围绕着项目进行设置,让学生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这种以项目形式进行的教学有三个优势:一是学生的聪明才智被引导服务于社会,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养成,提高学习的兴趣;二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思考与实践的合理性将接受社会的检验,把教学产品转化为市场产品;三是在创业课教学中,学生可以获得有针对性的创业辅导,培养学生的开创性、独立意识、敢于挑战现状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的精神。
2.双导师制教学,课堂翻转
每个班级配备双导师,一个是学校创业课教师,一个是从合作企业中挑选出来的项目导师。教师不再是满堂灌理论知识、软件模拟等传统授课方式,而是以项目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主要传授方法、提供解决思路,没有标准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具备全局思维、逆向思维和行动意识,训练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诱发其创新创业的思维与行动,帮助其解决困难。使这一过程成为一个不断试错和迭代的学习过程。
3.以创业团队带班级,实现专创融合
创业项目运行需要不同专业的知识背景,将各专业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可以相互分享传递各自的专业知识,又能将其与创业结合起来,实现广义概念下的专创融合。将创新创业的理念、元素、种子融于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专业知识有助于学生在创业中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另一方面创业实践又带动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学习的互动促进。
4.校企合作,深化产教结合
企业发展过程中有许多急需解决的难题,教师的教研要围绕着问题意识展开,学生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校企合作,把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项目的形式确定下来,依托校方师生创新能力和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孵化,将企业单方的“外在问题”转化成为共同体的“内部事务”,班级既是课题组又是创业项目组。企业导师和校内教师传授解决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学生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通过师生参与项目经营,实现企业运营与课程开发、人才培养同步,突破“校园围墙”和“企业边界”,提高企业的教育投入产出比,创造校企共同利益,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供给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真正实现产教一体化。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职业教育中“重生产、轻思维”的问题,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为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创造了必要条件。“项目+”模式有利于高职院校紧跟产业、社会发展的步伐,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专业,建立开放型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推进高职院校职能由教学管理型向社会服务型转变,提高企业对教育的参与度,增强师生对市场的认知感,实现教育主体价值共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