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经济生活》主观题分析及备考策略探究

2020-11-21 02:11江西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0年6期
关键词:经济生活马拉松赛试题

江西

不管是平时的教学,还是高考,学生都认为《经济生活》试题比较“活”,没有什么套路,应对起来有点“懵”。下面笔者将通过分析近三年高考全国Ⅰ卷《经济生活》主观题,帮助学生厘清它“活”在哪里?以便明确应对的策略。

一、试题呈现

【例题1】(2018·全国Ⅰ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内掀起了马拉松热。2011 年中国马拉松赛事仅有22场,2017年增长到1 100场。据预测,2020 年中国马拉松赛事将达1 900 场。

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数多、涉及领域广。2017 年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次超过500 万,覆盖全国234 个城市,赛事带动安保、保健、住宿、餐饮、旅行、体育文化等服务业的发展。据测算,2017 年全国马拉松主办方的直接营业收入超过270 亿元,主办城市的间接收入超过1 350 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的驱动因素。

【参考答案】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推动马拉松赛事的需求上升;马拉松赛事覆盖面宽,商业价值大,刺激赛事的供给;赛事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又进一步促进赛事;全民健身战略实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支持马拉松赛事发展。

【例题2】(2019·全国Ⅰ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货物贸易进口国、第二大服务贸易进口国,货物和服务年进口值均占全球1/10左右。

2018 年11 月,中国进一步降低石材、陶瓷、机电等1 585 个税目商品的最惠国税率,关税总水平由2017 年的9.8%降至7.5%,平均降幅达23%。同月,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来自170 多个国家、地区的3 600 多家企业参展,现场展示了法国葡萄酒、阿根廷红虾、美国智能车载空气净化器……进博会吸引了40 多万名境内外采购商,累计意向成交578.3 亿美元,其中1/4 以上为智能及高端设备。

中国扩大进口“大蛋糕”的清单上,既包括数控机床、智能终端、精密医疗设备、新型汽车、先进民用飞机等高技术产品,也包括个人电子产品、农产品、食品、服装、化妆品等日用消费品。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进一步扩大进口对国内经济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降低关税,增加进口,繁荣生产与消费市场;激发市场竞争,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丰富消费品市场供给,降低消费成本,更好满足消费者美好生活需要;带动技术引进,促进产品创新研发,推进经济发展动能转换。

【例题3】(2020·全国Ⅰ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3—2019 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 增长贡献率和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材料二2019 年11 月,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共有155 个国家(地区)、26 个国际组织、3 893 家企业参加,超过50 万名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累计意向成交额711.3 亿美元。进博会设置装备、食品、医药、健康、服务等展区,与大众品质生活的消费密切相关:从新抗癌药到智能化的医疗设备,从体现绿色概念的护肤品到高科技垃圾粉碎机,从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到有助于创建“养老型城市”的康养产品等,集中反映了当前消费的新热点、新趋势。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二是尽快全面摸清震损水利设施情况。会同当地水利部门组织技术力量全面开展险情排查,逐库、逐站、逐处、逐段、逐项摸清水库、水电站、河道堤防、供水设施、灌溉工程、水文测报等水利设施的震损情况,全面掌握震损工程的来蓄水量、地质构造、工程结构以及可能的影响范围,深入灾区了解农村人畜饮水设施损毁情况,逐村逐户核查饮水困难人口,组织专家分析研判是否存在重大地质灾害、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风险。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消费变化对我国生产将产生的重要影响。

【参考答案】(1)最终消费对GDP 增长贡献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我国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2)消费的强劲势头,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结构的优化,带动生产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使产品质量提升;消费的新热点、新趋势,激发生产供给改革与技术创新,促进新产业新业态的出现和成长。

二、命题特点

1.鲜活的情境材料。试题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情境,关注国家大事、增强政治认同,着眼理性分析、弘扬科学精神,实践公共参与。材料的内容形式鲜活新颖,切入点小。通过实证性的权威数据、具象化的文字表述来建构情境。2018 年的全国Ⅰ卷采用一系列的权威数据来说明马拉松的“热度”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反映了新时代人民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试题立足于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变的时代背景,以“马拉松热”的持续升温反映人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引导学生感悟新时代,增强政治认同。同时也测试考生把非学科语言转换或“翻译”成专业学科语言的水平。试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示范,普遍用感性、丰富的语言材料创设情境,要求考生发现其中的道理,解答其中蕴含的问题。如2018 年的38 题,“2011 年中国马拉松赛事仅有22 场……2017 年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次超过500 万,覆盖全国234 个城市”转换成“居民健身需求的上升是马拉松热的一个重要因素”;“2017 年全国马拉松主办方的直接营业收入超过270 亿元,主办城市的间接收入超过1 350 亿元”转换成“商业价值驱动了赛事的供给”。

2019 年考题以我国进口为话题,呈现了丰富的进口方面的相关信息及数据,阅读材料可知,我国扩大进口的内容包括降低税率、增加进口规模、丰富进口种类、优化进口结构,其中特别提到了进口清单中高科技产品和日用消费品。

2020 年的考题描述了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的情况,进博会设置装备、食品、医药、健康、服务等展区,这与大众品质生活的消费密切相关:从新抗癌药到智能化的医疗设备,从体现绿色概念的护肤品到高科技垃圾粉碎机,从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到有助于创建“养老型城市”的康养产品等,都说明了消费变化将对我国生产产生重要影响。

情境细微新颖并带有一定的“陌生感”,对考生阅读材料,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材料语言又成为答案的一个来源,因此,每年《经济生活》的试题答案都有一点是来自材料的,让人耳目一新。

2018 年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知识的理解与运用;2019 年考查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思考扩大进口对国内经济的影响;2020 年考查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三年考题都是从考纲规定的基础知识点出发,注重单元知识点联系的综合考查。

3.灵活的思维和能力运用。《经济生活》试题有五大类题型:A 对B 的影响类、原因类、措施类;A 和B 的关系类、辨析类。三年来的《经济生活》试题都立足于整个《经济生活》,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求考生要灵活运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2018 年考题是原因类试题,我们需要从居民收入、消费结构的升级、马拉松赛事自身的商业价值、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和我国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等方面分析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的原因。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的驱动因素:首先,从消费者方面看,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人民为了满足更高水平的生活需要产生了增强身体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愿望。其次,从生产者方面看,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数多、涉及领域广”,马拉松赛事商业价值大,刺激赛事的供给;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赛事带动安保、保健、住宿、餐饮、旅行、体育文化等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发展又进一步促进赛事。最后,从国家角度看,全民健身战略实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支持马拉松赛事发展。

2019 年的设问为收敛型关系论证主观题,考查我国进一步扩大进口对国内经济的积极影响,是分析“A 对B 的影响”,考查学生逻辑分析推理能力。需要先明确A 和B 所包含的内容,再来分析影响,有一定难度。首先,需要依据材料分析扩大进口所包含的内容。阅读材料可知,我国扩大进口的内容包括降低税率、增加进口规模、丰富进口种类、优化进口结构,其中特别提到了进口清单中高科技产品和日用消费品。再来分析国内经济所包含的内容。可依据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来思考扩大进口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先分析对生产的影响,进口规模品类增加,会激发市场竞争,使企业在竞争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科技产品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进口高科技产品是“引进来”的重要表现,这有利于产品创新研发,推进经济发展动能转换。从交换来看,进口规模的扩大和品类的增加,有利于繁荣生产和消费市场。从消费来看,关税降低,会降低产品的价格,从而降低消费成本,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消费的需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020 年考题以居民消费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最终消费对GDP 增长贡献率、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消费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图文转化能力,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考生需认真研读图表,图中两个指标:最终消费对GDP 增长贡献率与居民恩格尔系数,考生抓取关键数据,注意时间节点:2013—2019 年;纵横对比:最终消费对GDP 增长贡献率逐年上升(2017、2019 年除外),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然后概括现象所折射的信息:最终消费对GDP 增长贡献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或者基础性作用);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说明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消费变化对我国生产将产生重要影响。考生要联想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五个层次:一般作用、目的、导向、带动、劳动力。考生进一步对照材料圈定答题的知识要点:一般作用、导向作用、带动作用,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三、备考策略

经济生活是多彩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灵活的《经济生活》试题不是捉摸不透的。只要把握其内在的规律,把握高考评价体系和新课标结构化思维在高考政治评价中的实施路径,我们就能灵活应对。

1.实施结构化情境教学。新课标指出:“创设评价情境,情境设置要结构化”“应该对源于真实生活的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建构,保留关键性的事实与特征,剔除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创设信息支持充分的评价情境”。通过分析,近三年的《经济生活》命题情境都是比较典型的具有结构化思维特征的情境。因此,我们在教学备考中要摒弃简单化的知识点灌输的教学模式,多设计基于真实情境下的探究活动。鲜活的经济生活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佐证材料,而是一个有主题、有活动的教学活动,当然,要让它成为一种教学常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是教师努力的方向。想把鲜活的经济生活情境引入课堂,设计相应的学科任务,进行整体性的设计,需要教师具有对情境进行结构化处理的能力。利用好高考真题,模仿高考真题或进行变式训练不失为一个“短平快”的途径。

2.灵活构建知识体系。综合上述分析,高考试题答案呈现出教材内容结构化趋势。这是坚持“以课程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新课标理念的体现。在复习备考中,我们要重视学科素养、学科能力的培养,做到知识的点、线、面结合,以学科思想为核心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做到扎实的基础知识不能丢,突破灵活运用知识的瓶颈。所以在备考中掌握教材知识体系,注意各单元联系,注重综合,做到前后关联知识一条线。

3.加强关键能力的训练。在考试中,很多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还不错,但面对一定的情境、完成相应学科任务时却“发懵”,出现这种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辨识与评价、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论证、探究与建构的关键能力还不强,尤其是《经济生活》较其它模块对能力的要求更高。如《经济生活》非常注重由此及彼的逻辑推理能力,既要展示推理的过程,又要注意理论与生活现象的融合,如2019 年的试题;既要善于运用归纳推理透过现象看本质,又要合理运用演绎推理进行分析论证,如2020 年的试题;既要从经济活动的四个环节,又要从不同主体的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如2019 年的“中国进一步扩大进口对国内经济的积极影响”。

针对《经济生活》高考试题对能力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做到立体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以社会再生产为主线,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以《经济生活》不同主体的视角重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要加强上述能力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指导中领悟,在训练中提高。

把握规律,洞察命题趋势,是一线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这样才能在教学备考中处于主动,有效指导学生灵活应对推陈出新的高考试题。

猜你喜欢
经济生活马拉松赛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男子蹭跑广马被终身禁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浅谈高中经济生活课学习策略的几点建议
如何提高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能力的探讨
基于货币视角的“经济生活”的逻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