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复合法”提高思想政治一轮复习的效率
——以《政治生活》第八课为例

2020-11-21 02:11新疆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0年6期
关键词:民族自治政治生活民族区域

新疆

在思想政治学科的一轮复习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某个考点给学生复习了许多遍,但在反复地检测中,仍然发现学生解题时会遇到许多的问题,总是不尽人意。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认为在复习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交叉使用的技巧,使彼此优势互补,以达到复习效率的最大化。笔者把这种方法简称为“复合法”,下面笔者会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一、基础知识主干梳理法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关知识点

1.【民族概况】中国有56 个民族。其中包括汉族和55 个少数民族。

2.【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4.【民族差别】民族差别指各民族之间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以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5.【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6.【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7.【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相关知识点

1.【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

(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邪教】不是宗教。其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

3.【宗教的本质】非科学的,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在我国,宗教的本质依然没有改变。

二、易混知识点归纳法

(一)区分几组易混概念,对比识别,加强学生练习

1.区分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

【例题1】2018 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 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工作时曾强调:“广西是革命老区,是贫困地区,也是边境地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就有了坚实基础;边境建设搞好了,民族事业发展了,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是极大促进”。由此可见 ( )

A.经济发展,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B.边疆稳定、民族团结,是脱贫攻坚的首要目标

C.脱贫攻坚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一致性

D.自治区应围绕团结和民主的两大主题推进脱贫工作

【答案】C

【解析】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工作时的讲话可以看出,脱贫攻坚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一致性,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就有了坚实基础,C 符合题意;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A 说法错误;脱贫攻坚的目标是确保到2020 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B 说法错误;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的两大主题推进脱贫工作,D 说法错误。

2.民族平等≠没有民族差别

①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并不意味着各民族之间的发展程度是一样的。

A.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强调:民族平等,不仅指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还包括平等地履行义务)。

B.民族差别指各民族之间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以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新中国,我们已经实现了各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但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而且难以在短期内消除。

②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③民族平等与民族差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以民族差别的存在否认我国的民族平等,也不能以民族平等掩盖民族差别。

④对少数民族和地区给予特殊的扶持和照顾,不仅没有违反民族平等原则,恰恰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必然要求。

【例题2】针对目前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率低与外界沟通不畅并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出了以语言教育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精神为核心的“石榴籽计划”培训活动。该活动通过语言培训、图书捐赠、教师培训、文化交流等方式推广普通话。该活动的意义在于 ( )

①确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促进民族团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消除民族间的差异,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④为实现民族地区的脱贫提供有利的思想和文化支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而不是因为“石榴籽计划”培训活动才确立了这种民族关系,①错误;民族间的差异包含很多方面,经济、文化的差异等,民族间的差异不可能完全消除,③错误;“石榴籽计划”培训活动的核心以培养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精神为核心,又“通过语言培训、图书捐赠、教师培训、文化交流等方式推广普通话。”因而能促进民族团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民族地区的脱贫提供有利的思想和文化支持,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享有“高度自治”

【例题3】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财政加大对西藏地区的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增强了当地群众的幸福感。材料表明 ( )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②民族地区高度自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③民族团结为各民族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④国家致力于使各民族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国家财政加大对西藏地区的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表明了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国家致力于使各民族共享经济发展成果,①④正确;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特别行政区才有享有“高度自治”,故表述错误,②排除;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③错误。

4.基本的政治制度≠根本的政治制度

【例题4】全国民族自治县(旗)首个小康样本《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景宁样本》正式发行,样本让参会代表感受到景宁的改革创新成果和绿色发展路径,也为民族自治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景宁样板。景宁样本深刻诠释了 (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繁荣与发展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④我国以实际行动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答案】B

【解析】全国民族自治县(旗)首个小康样本《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景宁样本》不仅让参会代表感受到景宁的改革创新成果和绿色发展路径,也为民族自治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景宁样板,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繁荣与发展,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②③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而非根本政治制度,①错误;题干强调的是实现民族繁荣,④与题意不符。

5.民族自治地方(区、州、县),民族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

【例题5】2018 年是江苏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高邮菱塘回族乡建立30 周年。30 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菱塘回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46 倍,达到了3.09 万元。这体现了 (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

②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菱塘回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46 倍,达到了3.09 万元”,体现了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②符合题意;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④符合题意;材料中“高邮菱塘回族乡”属于民族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不涉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就与“自治权”无关,①③不符合题意。

6.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例题6】2019 年1 月8 日,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邀请,12 国驻华使节及使节代表在新疆参观访问,积极、深入了解中国在新疆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看到了新疆社会稳定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取得的新成就,相信“一带一路”会给新疆带来更美好的明天。新疆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原因在于 ( )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②坚定推行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③在平等友好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促进中外宗教关系和谐

④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认真贯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新疆社会稳定,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取得的新成就,相信“一带一路”会给新疆带来更加美好、更加繁荣的明天,其主要原因在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也在于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认真贯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①④符合题意;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②错误;材料未涉及促进中外宗教关系和谐,③不符合题意。

(二)整理偏、繁、杂知识点,加深学生理解

1.宗教与宗教活动

①宗教活动有正常与非法宗教活动的分别。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②我国坚持政教分离,对待各种宗教一律平等,一视同仁。

【例题1】我国国家宗教事务局确立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尊重、包容、团结、合作”,即坚持以人为本、和而不同、凝聚力量、和衷共济。这符合宪法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明确规定,有利于增进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团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材料体现了 ( )

①我国尊重和保护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

②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③我国坚持政教分离,对待各种宗教一律平等,一视同仁

④在我国,宗教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我国尊重和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①说法错误;“增进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团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说明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②符合题意;“尊重、包容、团结、合作”体现了我国对待各种宗教一律平等,一视同仁,③符合题意;在我国,宗教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④说法错误。

2.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我国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行政、司法等国家职能的实施。我国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违反法律规定,将承担法律责任。

三、小专题整合法

(一)民族团结专题

1.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民族团结的重要性:①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②是社会稳定的前提;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④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4.公民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坚持党的领导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根本保证。

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制度保障。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3.自治机关:①含义: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②双重地位:既是地方国家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

③双重职权:既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又行使自治权。

4.自治权:①含义: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②地位: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5.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客观必然性:①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③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B.优越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6.地位: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四、自制小微卷加强巩固法

小微卷一般适用于针对一个重点考点、易错考点和难点问题的情况,结合学生在学习、训练中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多种形式的编制,以此解决上述问题,达到巩固之功效。下面笔者展示一份在一轮复习中编制的“反思型微卷”,示例如下:

(一)典例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

①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的自治权

②旨在落实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要筑就民族之魂、汇聚民族力量

④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________

【分析】①②不符合题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错误类型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④符合题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别整理】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范围:各少数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

2.自治权与自治机关:________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民族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整理必修二中关于“民族团结”的知识点(6 点)。

(二)典例答案

【答案】D

【分析】①②不符合题意,是因为:①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而不是各少数民族享有自治权,且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保障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能对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起到保障作用;②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落实;常见错误类型属于“张冠李戴”。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的设问指向,记牢相关知识点。③④符合题意,材料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表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筑就民族之魂、汇聚民族力量,这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区别整理】

1.聚居;2.自治权;自治机关;民族乡;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

【拓展】略,详见三、小专题整合法(一)民族团结专题。

当然,思想政治课一轮复习的方法还有很多。在教学中,教师永远都要做探路人,找到适合学生的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与能力,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猜你喜欢
民族自治政治生活民族区域
发展型自治
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态优化路径研究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政治生活》中几个难点问题的破解
巧抓主语归类设问5招玩转《政治生活》主观题
民族自治地区关工委工作诹议
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之完善
历史的抉择: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创建与发展
我们盼望已久的大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