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分析及当代价值

2020-11-20 01:40赵鑫宇吉林师范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幸福观亚里士多德德性

■赵鑫宇/吉林师范大学

幸福为何物,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每一个人对幸福的认知也是不同的。正如康德所说:“幸福的概念是如此的不确定,以至于,虽然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它,他却从不能确定地且前后一致地表明他真的希望的和愿望的究竟是什么。”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是一种生活方式,人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索和发现幸福的真谛,幸福不是简单的感官情绪,而是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沉思。

一、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分析

(一)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生活的论述

幸福因人而异,每一个人对幸福的认知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的状况如何取决于人们的生存状态,将幸福与人的生存状态紧密联系在一起,归根结底人是否幸福,要看人的生存状态是否符合人的向往。亚里士多德把幸福生活分来三种,分别是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和沉思的生活。这三种生活方式的不同,也体现出人们追求的幸福方向的不同。

享乐的生活追求的是快乐,与幸福不同但有内在的联系。亚里士多德认为,快乐作为幸福的构成要素,人们在体验快乐情绪的时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幸福感,而当人觉得自身是幸福的时候,自然也是享有快乐的感觉。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快乐并不等同于幸福,享乐的生活让人感觉到物质上的愉悦,感受到肉体的满足感和快乐感,但这种快乐归根结底是不够理性的,与动物的快乐相似,无法从根本上满足人的幸福追求。当人沉迷于物质的享乐生活,会失去理性思考的动力,陷入麻木的快乐陷阱,失去对真正幸福的认知。

政治的生活追求的是一种具有荣耀属性的幸福,荣耀感带来满足感和幸福感。亚里士多德认为荣誉作为政治的生活的目的,有品位的人和爱活动的人则把荣誉等同于幸福。在遥远的古希腊城邦时代,荣誉是幸福感的来源。荣誉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他人授予而出现的。当一个人做出英勇事迹,或是做出突出贡献,那么将会有被授予荣誉的可能性,归根结底来说,荣誉是对被授予者的认同感,也显示出被授予者的价值。政治生活中的荣誉并不能够被轻易获取,也不能够被轻易掠夺,但可能社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产生改变,或是荣誉的消失。也因为荣誉得来不易,所以获得政治生活的荣誉所带来的幸福感更加持久。

沉思的生活是一种幸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认为懂得思辨有智慧的人是最幸福的,过着沉思生活的人们无论自身出于何种位置,都可以享受自给自足的思辨所带来的幸福感受,它不需要外求于人靠自己就能实现。沉思能够让一个人更加全面地认识自身,更加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自身所追求的理想和走过的路,能够激发一个人对人生的思索。亚里士多德认为沉思的活动就是理论理性的德性一一智慧的实现活动,是一种理智德性,它优于非智慧的其他德性的实现活动,灵魂合乎德性的最高部分的实现活动就是沉思。但并非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沉思的生活,沉思的生活并不意味着胡思乱想,而是一种具有思辨性的生活。

(二)亚里士多德关于德性与幸福关系的论述

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就是知识,指的是理论知识意义上的理智德性,亚里士多德在苏格拉底不变的知识性德性的认知基础上看到了德性具有实践性的外延,将理智德性思想上内在蕴含的实践性实现出来就是伦理德性。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关系密切,理智德性能够成为伦理德性的内在指引和科学指导,能够通过对事物的稳定认知而影响伦理德性的发挥。理智德性的形成与发展也与沉思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关系,沉思的生活能够助推理智德性的形成,帮助人们在思想上取得进步。人的灵魂在德性品质上有五个种类的划分,它们分别是努斯、科学、智慧、技艺、明智。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智也能够成为一种功能,从而引导理智散发出科学的光辉,进而成为理智德性。

理智德性包括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理论理性指的是认知需要符合客观世界规律,要让自己的想法通过理性知识的指导去认识客观世界,实践理性是主张通过能动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想法,要使客观世界的某种东西符合我的目的、想法和意图。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又可以称作为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帮助人找到幸福生活的根本。亚里士多德认为,人若想实现真正的幸福,必然需要具备理论智慧,掌握理论智慧的运用技巧,能够将心中所想通过实践智慧活动来实现,从而真正掌握幸福的真谛。如果一个人只具备理论智慧,能够发现客观世界的运行规则,也能够形成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知,但是缺乏实践智慧的帮助,也将无法真正探寻到幸福生活的本质。幸福需要理智智慧和实践智慧的统一。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当代价值

(一)理清享乐与幸福的关系

追求享乐的生活是人之常情,但不能被物质上的享乐困住追寻幸福的脚步。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一种和谐的生存状态,内心世界得到安宁与满足,而不在于获取多少物质财富,财富的积累无法引领人走向幸福的未来。因此,在当代日益复杂的全球化生活中,享乐主义流行的年代,更加注重对享乐的克制,理清享乐与幸福的本质差别,要做到理论德性与实践德性的统一,重视对自身德性的建设。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那样,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德性的遵循,忽视德性的幸福无法真正长久,也不是真正的幸福。一个人只有拥有理论德性的内在指导,掌握实践德性的能力,才能够在多元化的信息世界找到开启人生本质幸福的钥匙。

(二)注重在实践中获取幸福

感觉主义者基于人的心理事实指出,任何人,不论出身、相貌、贫富、贵贱,都可以享有同等的快乐,因为人的情感都是平等的,无所谓高低、贵贱。这种认知是值得认可的,但也是有价值缺陷的。过分强调人的感官感觉,认为快乐就是人生的幸福,而忽视了人在实践中获取的幸福感。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真正的幸福不是感官的体验,而是基于理性认知上的幸福,能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具有持久性。盲目空想的感官快乐是短暂的,无法维持持久的幸福感,也不具有理智德性的属性。

(三)要追求人生本质的幸福

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的德性,而德性要遵循中道原则,即过度和不及都是恶,唯有中道最为适宜。人的理智德性能够知道人更加理性的思考,更加理性地开展实践活动。一个人的德性如何,也关乎到一个人是否能够真正获取幸福。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但并不是每一个都追求人生本质的幸福,人生本质的幸福是在遵循理智德性的前提下实现的,将个人的幸福与社会幸福紧密相连,将个人利益和社会效益紧密相连,不以个人得失为主,而以社会大义为先,这是人生真正的幸福。但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并不是要个人委曲求全,以牺牲一个人的幸福生活来换取其他人的幸福生活,而是主张通过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努力,提升每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和氛围,感染更多的人遵循社会道德,从而实现维护社会秩序,为每一个人提供幸福生活的环境,让每一个人都更加接近真正的幸福。个人的幸福与社会的幸福休戚相关,甚至受到社会幸福程度的支配,只有让社会拥有幸福的环境,个人的幸福才能有一个栖息之地,才能让幸福更加持久。因此,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需要遵循理智德性,也就是遵循社会上的道德准则和公德,为实现社会幸福和和谐家园做出贡献。

三、结语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传统,合乎理性的活动就是合乎德性的活动,而幸福就在于灵魂中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理性、德性和幸福是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主要构成内容,也是后人理解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敲门砖,即时实到当今时代,仍旧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整个活动都是为了实现幸福,幸福作为人类活动的最终目的,这个目的其实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整个世界和宇宙都有它的目的,人们由于世界观不同,对于幸福这个目的的理解和认识也会不同,以至于使人们对幸福在理解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困惑。在当代,人们对于幸福的界定是多元化,幸福的标准也是因人而异的,但归根结底,真正的幸福永远不是脱离社会理性与德性的,只有具有理性和德性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猜你喜欢
幸福观亚里士多德德性
父亲不断更新的幸福观
苏格拉底论德性是否可教
退休老人经典感悟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漫画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