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8 年皋兰县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0-11-19 12:39魏孔霞
甘肃医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石洞幼托高峰

魏孔霞

皋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兰州730299

猩红热是由A 组β 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猩红热临床发病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皮疹消退后明显脱屑现象。患者和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人群普遍易感,但以儿童多见。本研究对2009~2018 年皋兰县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旨在了解皋兰县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2009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年皋兰县猩红热报告数据来源于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

1.2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 2016 软件,对猩红热报告发病进行三间分布特征描述。采用SPSS18.0 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 皋兰县2009~2018 年共报告216 例猩红热病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2 例,临床诊断病例214 例,无死亡病例。2010 年无病例报告,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9/10 万,各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0,P<0.05)。见表1。

2.2 时间分布 2009~2018 年猩红热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特征,5~7 月出现一个高峰。2018 年5~6 月出现高峰,占全年病例的68.8%。见图1。

2.3 地区分布 2009~2018 年皋兰县累计报告猩红热平均发病数31 例/乡(镇),期间累计报告发病数最高的三个乡镇依次为石洞镇、忠和镇、水阜镇,共报告194 例,占全部累计报告发病病例的89.8%,各乡镇累计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0,P<0.05)。2018年发病率最高的乡镇是石洞镇,占所有病例的92.7%,见表2。

表1 2009~2018 年皋兰县猩红热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

图1 2009~2018 年皋兰县猩红热报告病例数月分布

2.4 人群分布

2.4.1 性别分布。216 例猩红热病例中,男性134 例,女性82 例,性别比为1.63∶1,男性发病率(21.8/10 万)高于女性(13.8/10 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3,P<0.05)。见表3。

2.4.2 年龄分布。2009~2018 年报告病例年龄最小的9个月,最大的13 岁,年龄中位数5 岁,病例主要集中在3~9 岁(占87.5%)。见表4。

表2 2009~2018 年皋兰县各乡镇猩红热发病率

表3 2009~2018 年皋兰县不同性别猩红热发病率

表4 2009~2018 年皋兰县不同年份不同年龄猩红热病例数

2.4.3 职业分布。2009~2018 年报告病例人群有3 种职业,其中学生占45.8%,幼托儿童占39.4%,散居儿童占14.8%,学生占比最高。石洞镇在1、3、8、11 月份没有猩红火热病例,石洞小学病例最多。见表5。

表5 皋兰县猩红热报告病例职业分布情况

3 讨论

2009~2018 年皋兰县猩红热年均报告发病率17.9/10 万,间隔3~4 年出现1 个高峰,2009~2012 年报告病例数较少,2013 年出现1 个高峰,2014~2017 年报告病例数较少,2018 年较前期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加。报告单位以皋兰县人民医院为主。发病呈一定的季节性,发病高峰是5~7 月(68.2%);发病率较高的三个乡镇分别是石洞镇、忠和镇、水阜镇,占所有病例的89.8%。2018 年石洞镇发病率最高,因在县城人口密集,忠和和水阜镇离县城近,报告病例比较多。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这与男性活动范围大、接触传染源的机会较多有关,与邵庆峰[1]报道一致。发病年龄以3~9 岁为主(87.2%),与苏健婷等[2]的报道一致。职业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85.3%),与刘小娟等[3]的报道一致。该年龄段儿童自身免疫力较弱,所处的托幼机构和学校人员较集中,环境较密闭,易造成暴发和流行[4]。2018 年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石洞镇(92.7%),以幼托机构和学生(98%)为主,其中病例数较多的是石洞小学、宝宝幼儿园、实验幼儿园。今后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开展对幼托机构、小学等猩红热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及家长防病意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一旦发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疫情蔓延。

猜你喜欢
石洞幼托高峰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皋兰县石洞小学为例
病毒病将迎“小高峰”全方位布控巧应对
石庆云
规范幼托服务的现实意义及法律建议
英国首次将免费幼托服务扩展至寄养家庭
开启石洞密码
努力攀登文艺高峰
开启石洞门的秘密
吞噬64条生命的石洞
幼托机构查验预防接种证的实践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