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疑”进行到底,探讨《大学语文》线上翻转教学新模式

2020-11-19 04:01:49黄海艳
长江丛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学习效果课堂

■黄海艳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背景分析

相较于传统课堂而言,线上直播教学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师生之间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实现跨越千里的教学活动,有效缓解了高校教育教学的困境。但线上直播教学中也容易出现教师的“一言堂”,屏幕一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屏幕另一端学生漫不经心地听,即使教师讲得绘声绘色,但因缺少对学生现场的观察、巡视和指导,也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状态,更难以实现面对面的现场问答或小组讨论,学习氛围、学习效果都受到极大影响。

翻转课堂是引进于国外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在互联网+时代迅速“蹿红”,从传统课堂到翻转课堂,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移。前者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备课备得是讲课的内容和思路,关注的是讲的是否清楚、是否有条理;后者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关注的更多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而这恰恰可以更好地弥补线上直播教学的短板,在这非常时期,适当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辅助线上直播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北宋朱熹曾言:“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可见,学习从疑问开始,线上直播教学当然也不例外。疑问是激活思维的有效途径,也是抓紧学生学习兴奋点,锁定学生的关注度的重要砝码,实现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探究。

故《大学语文》线上直播教学活动,坚持“学贵有疑”的理念,充分调动丰富的线上资源,链接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教学过程,利用“宅家学生族”自由松散的学习时间和较为充分线上学习条件,将基础知识学习前置化,教学重难点问题化,拓展提升持续化,探讨《大学语文》线上翻转教学的新模式,更好地提高直播教学实效,保证学生学习效果。

二、课程实施

(一)课前:创建资源、下达任务、鼓励带着问题来上课

(1)资源创建:线上直播教学使得线下课堂的物理边界消失,资源丰富是线上教学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为充分利用线上优质的学习资源、拓展文学课的知识外延,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课前教师分类筛选、整理、上传相关教学资源,精选精品资源共享课,自制微课视频,建立课堂学习资源库,为课堂翻转与学生质疑提供可能。

(2)推送任务:线上教学的开展,因受到地域等因素的限制,教师缺少对学生直接的指导,为了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翻转,指导学生开展课前基础知识的学习,课前借助平台推送课前任务,明确学习目标,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链接学习资源,为知识的前置学习提供指导,为学生质疑提供了前提基础,让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问题可以问,也是有能力提出问题。

(3)创建问答区:课前发起话题,创建问答讨论区,鼓励学生发布问题、围观问题、讨论问题。同时课前线上问答讨论区的开设,可以有效规避面对面质疑、析疑、辩疑时的尴尬,营造更为宽容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疑问不再不敢说、不好说。课前质疑的价值更好地体现出学生课前任务完成的程度,知识学习的深度,为教师组织线上直播教学提供前提。

(二)课中:综合检测、线上析疑、以问题带动课堂教学

(1)综合检测:利用课前测试环节,检测学生课前学习任务的完成,利用平台分析试卷大数据;通过问答的围观、讨论,检测学生课前基础知识学习效果;利用思维导图建构知识体系,夯筑学生基础知识。实现从知识、思维等多角度检测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效果,深入分析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难点与盲点。

(2)线上析疑:线上翻转教学的尝试,也是对于教使角色转变的一次考验,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认知,教师扮演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灌输者,而是知识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故线上析疑环节中,全称教师都在扮演着导师的身份,在学生的疑问中生成问题,在问题中推动教学。首先,针对课前讨论区和综合检测,梳理出学生的问题和困惑,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讨论引导学生解决困惑,师生共同解答,落实教学重难点;其次,利用平台见面课中“头脑风暴”“投票”“抢答”“选人”等活动,调控课堂节奏,保鲜学生线上学习兴趣;另外,全程开放答疑讨论,开启弹幕功能,让质疑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不打断教师授课,真正实现敢问、会问、能问,让线上课堂可以随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三)课后:延展问答、开放作业,真正实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1)继续开放话题问答讨论区,将讨论延伸到课后,师生共同围观、点赞,鼓励学生在质疑中收获。

(2)布置发放性、个性化作业,贴合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未来职业,让学有所长者均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三、教学反思

针对线上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组织、学情反馈和教学设计等方面,反思如下:

(1)强化“教贵得法”。不同于传统教学可以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从学生的学习状态、眼神、表情等直观因素获得教学反馈,线上直播教学中教师缺少对学生的直接沟通,这就更需要做到“教贵得法”。众所周知,线上学习对学生注意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没有足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关注点的内容或是活动,就很容易出现掉线的问题,故线上教学更需要通过随时调节教学速度的快慢、教学形式的动静、教学内容的详略以及教学活动的变化等方式增强课堂节奏,让课堂在转换中增强活力。线上教学应大胆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创新教学方式。直播课堂的“线上讨论”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学生以寝室化分小组,开展群里内的线上讨论,一方面激活了课堂氛围,另一方面也使得知识在讨论中加深巩固。

(2)强调“学有所管”。空间的阻隔容易让线上教学流于形式上的热闹,而忽视对学生的学习监管,教师应尽量避免单纯的“主播”式教学,教得热闹、学得快活,教得分心,学则不管的现象,线上教学教师更应该是学生学习引导者,通过布置任务、批阅作业、组织测试等方式,从引导预习、指导学习到课后拓展,参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随时关注学习的困境、难点和知识的盲点。同时线上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单向输出的过程,随着网络平台的交互性的增强,也可以通过连麦、答疑、留言、围观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性。

(3)翻转“贵在渐进”。翻转课堂的开展也需循序渐进,初期应重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讲解方法,也可通过交流经验、奖励优秀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完成任务和课后延展。学生质疑的出现也不是凭空而生的,精彩的质疑一定是充分学习基础知识之上才会产生。故线上教学中,应保鲜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质疑,并通过引导的方法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角度,真正做到让疑问激活线上直播课堂。

教师与学生的隔屏相守,有过茫然、羞涩、恐慌,但更多的是感动:感谢学生们的全员全程在线,感谢授课时弹幕中不掉线的坚守,感谢线上课程结束后微信里的一句句“感谢”,更感谢给予线上课程支撑的平台建设管理者以及各级教辅部门,是他们的辛苦付出让我们的声音可以隔着时空传递给学生。同时,线上课程全面开展,使沉默了近十年的“乔布斯之问”强势破题,给传统课堂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然如何保鲜学生对线上课程的热度、参与度和关注度,是一项长期的、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也是“互联网+教育”时代的一道必答题。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学习效果课堂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民族文汇(2022年14期)2022-05-10 03:08:22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课堂花开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54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莲心宝宝有话说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