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希强
◆摘 要:语文素养涵盖极为丰富的内容,如人文素养、认知能力、语文能力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及其他课程的知识,还能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正确的教学思维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此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有效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文素养;培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培养的意义
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与能力,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加以重视。语文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各学科知识,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现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及综合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良性发展和健康成长,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加以关注,则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参与的意识和学习的热情,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
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积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转变教学观念,综合考虑学生知识的学习、人文素养、情感态度、语感、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情况,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以《桥》为例,该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以自己的沉稳和威信,高风亮节,果断地指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村民们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生命桥。教师讲授完主要内容后,可以适当拓展课外故事,或者是讲述实际生活中坚强生活、爱惜生命的故事,如疫情中的英雄事迹等,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而加深对本课所学内容的理解,敬仰崇拜那些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英雄,以英雄为榜样来树立优良的精神品德,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此外,教师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适当筛选教材或课文,使其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相符,避免盲目跟风,进一步强化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观念。
(二)優化课程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的系统性较强,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思想、情感、认识等方面的灌输,这对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鉴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深入研读教材,优化课程设置,以学生培养目标为依据优化整合教学资源、科学调配时间,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教师可以先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课文内容,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圆明园毁灭前后的场景,将学生带入到历史长流中,激发学生思绪和情感的波动,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详细表述,并进行指导和点评。这样的方式既能紧密联系历史现实、生活与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形成正确认知观念,又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等语言素养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设置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还需要注重背景知识资源的渗透,如历史、网络、生活等。
(三)改进教学结构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接触的新事物会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这一特点出发,积极改进教学结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学习能力。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教师在课堂伊始环节可以提问学生: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人类的家园,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母亲,你知道这个美丽的星球叫什么吗?引导学生答出“地球”,在此基础上介绍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进一步认识地球,了解与地球相关的知识,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素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教学活动的完成为基础,事先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材,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四)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巧妙利用课外古诗词、课文等工具,采用丰富多样的阅读形式,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基本都是名篇佳作,代表性强,被看成是句子和单词的模型,所以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背诵经典课文,让学生对文中的要点加以记忆,进而强化语言积累和感知能力,获得语言运用及表达能力的发展。以《落花生》为例,由于学生缺乏实际的劳动和生活经验,对课文蕴含的人生哲学不太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可以鼓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表演中进行阅读和讨论,明白花生是最有用、最有价值的,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通过反复阅读,学生能逐步掌握课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对生活有更深的感悟,获得语言素养的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素养的培养属于一个不断探索、长期坚持、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结构,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和谐、愉悦、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何辉武.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J].科学咨询,2020(32):250.
[2]张晓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素养培养解析[J].学周刊,2020(24):132-133.
[3]庞雪坤.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J].神州,2020(14):132.
[4]吴美英.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语文课内外,2020(1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