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杨荣
聋生作为特殊教育重要的教学对象,其在日常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无论是听力还是语言表达都存在一定的障碍。纵观多年的特殊教育学生培养经历,不难发现,聋生在心理、社会认同感方面较正常学生来说更容易出问题,这些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暴力事件发生概率相对高于普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为了解决该问题,目前特殊教育学校越来越关注聋生的情感道德教育,更加注重对他们的人文关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是聋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有效手段,其教学内容、教学情境都有利于把情感体验贯穿其中,并利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让聋生在听力缺陷的情况下去感知、去认同,从而最终提升自身的情感素养。
语文教学能帮助聋哑学生在听说能力受损的情况下,用眼睛代表内心,用手来表达情感,很好地认识社会。聋生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运用到语文知识与别人沟通交流,所以聋校语文教学的工具化是其主要特点之一。
目前聋校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要任务集中表现在如下这些方面:认识汉字,正确书写语句,学会手指语,能看图学话,学会有逻辑地表达等。这些都是聋生需要具备的语言书写和表达的基本能力。目前的语文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书写能力方面,书写技能是聋生将来进入社会与人交流最直接的手段,目前社会上有一定的岗位面向聋哑群体,虽然大部分是很少需要语言沟通的岗位,但是其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或一些经验做法,都需要与同事沟通交流。而聋哑群体通常只能靠冰冷的书写系统来表达其想法,喜怒哀乐无法单纯用字体充分传达出来,且往往容易被其他人误解。但是目前部分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还不够充分,这也是导致聋生无法正确表达其情感体验的主要原因之一。
聋校语文教学具有生活化的特点,目的之一是让聋生能利用语言、汉字、手语完成基本的日常交流,满足生活需求。特殊教育学校因为同时还承担着培养学生日常生活能力的重任,所以让聋生在生理存在缺陷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是当前语文教学要实现的目标。当下语文生活化教学存在过于理想化的情况,教学内容容易脱离实际生活,聋生生活中感知到的多样的情感与语文课堂教学中学到的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会使其感到困惑。部分聋生可能会因此认为社会对他们这类群体的接纳度不高,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从而诱发心理问题。
目前对聋生进行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图片的方式来教会他们认字、写字、说话以及句子的逻辑结构等。图片直观明了,学生通过图片教学能同时学到几种技能。而且聋生由于听力受损,语言功能不完全,在表达的时候逻辑顺序不通。而通过图片教学,在教师口语以及手指语的指导下,聋生能够慢慢感知语句的逻辑顺序,正确完整地书写以及口语表达图片要表达的语境。要注意的是,图片教学缺乏一定的情境,聋生的内心感知能力较正常学生要丰富,如果教学过程中能够创造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情感教学效果。
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感受。教师很难通过言语、面部表情来感知聋生的情感变化,一些聋生会把自己的情感体验寄托于文字书写,还有很多聋生会依托于电子设备来记录自己的情感,有时候也会通过绘画来表现自身的情感。可见,聋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也渴望通过一些媒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希望自己的表达能够被其他人所理解。针对聋生开设的很多教育课程都包含情感教育元素,而语文这门课程更能够依托教学内容,对聋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情感教育。
当前导致聋生情感体验缺失的主要因素有亲情缺失、归属感低、自卑感强等。聋生中一些是因先天因素而产生听说能力障碍的,也有因后天疾病或者意外等因素而产生听说能力障碍的。部分聋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渴望亲情,对家人依赖度高。随着政策的开放以及生活条件的提升,很多家庭不止一个孩子,聋生可能还有其他亲兄弟姐妹,一些聋生的父母、兄弟姐妹不能完全把亲情平分给他们。有些聋生为了不给家庭添麻烦,不会表达自己被孤立、被冷落的心情。甚至有小部分聋生一出生,父母就将其托付给爷爷奶奶一辈,更加导致了亲情的缺失,再加上自身存在生理缺陷,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同时,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学生平时与父母的沟通较少,家庭归属感不强。在学校里,班主任、生活老师不会全天24 小时陪伴着他们,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很少会和其他同学主动沟通交流,在校归属感也不高。在社会中,他们由于自身的缺陷,觉得自己格格不入,社会归属感也不强。聋生渴望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不希望被过多关注和打扰,因自身存在生理缺陷,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现行的聋校语文教材生动、形象、文情并茂,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语文课是一门很好的情感体验课程,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教会聋生的不仅是语文知识,还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唤醒聋生的情感共鸣。
首先,聋校的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大多数有积极健康的寓意。学生通过看图学话,能够感知到图片中更深一层的寓意。教师在引导的同时,应鼓励学生把自己感知到的内容用笔记录下来,并给予聋生更多的肯定和关怀,让他们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同时学到了知识。这样下来,可以大大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创造一定的情境,采取故事教学方法,通过叙述故事精彩的情节或表演课本剧等方式,让聋生去品味、去感知。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分享会的形式让聋生增加交流,提高他们课堂活动的参与率。同时,教师适时给予聋生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可以让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很大的提升。
其次,语文中渗透情感教育能够改善他们的自卑心理。部分聋生产生自卑心理不仅是因为自身存在生理缺陷,也是因为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无法让别人感受自己的内心世界,容易被正常人误解。所以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勇于利用其他媒介来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内心世界,同时还要提高部分聋生的说话能力,使其能尽量准确咬字、准确发声,让自己的口语表达被别人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聋生积极表达情感,可以利用小组交流的方式,定期举办交流分享会,让聋生互相表达自己近期的情感体验。通过多次训练,聋生的表达能力能得到提升,表述的准确性也能大大提高,从而克服自卑的心理,顺畅表达想法,顺利融入社会。
最后,通过语文情感教学能让聋生的归属感和对爱的需求得到进一步的满足。无论聋生在之前的生活过程中经历过什么,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都要一视同仁。教师要与聋生分享爱。在潜移默化之下,教师也要让他们懂得爱家人、爱身边人的道理。只有让他们身处充满爱的环境之中,才能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让他们懂得感恩。
聋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较普通人更容易产生情感缺失,而语文不仅能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还能与聋生进行情感交流,提升他们的交际能力,帮助他们克服自卑的心理,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获得爱的满足感。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多鼓励、多肯定,注重聋生的精神成长,使聋校语文教学有味、有情,带领聋生走进美好的语文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