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摘要:高校教师队伍的激励管理是高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健全完善激励制度,可以在教学中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和个人能力,为国家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本文探讨分析高校教师队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为完善教学机制提出一点看法。
关键词:高校教师 激励管理 完善措施
高校教育对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国家人才的聚集地,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因而高校师资队伍的培育和管理机制尤为重要。我国高校众多,教育发展突飞猛进,当下高校之間的竞争也非常激烈,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培养出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通过对教师队伍进行激励管理,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水平,为高校带来持续长久的发展。
一、高校教师队伍激励制度与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一)奖励机制绩效考核目的
考核的主要目的是使教师能够达到院校教学水平的标准,对教学结果作反馈,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更正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校方、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做出评价,而后根据评价结果决定教师的薪酬、晋升。高校教师队伍开展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并对优秀教师进行精神上的鼓舞和物质上的激励,进而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二)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必要性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高校的建设应更加专业化,高校教师的管理机制中,大多是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在实践和理论中都未能跟上时代发展。高校的内部体制中,已意识到了管理的复杂性,但是对工作任务没能进行量化处理,而在实际工作时,是需要对教师进行考核,进行量化处理,这就导致实际和理论相悖。为了避免这种冲突,部分高校推行了薪酬激励制度和管理制度,希望以此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达到教学目的。
二、高校教师队伍激励机制的不足
(一)高校教学存在“重科研、轻教学”形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科研,鼓励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可以看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是高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高校发展的根本。在现实教学中,特别是在高校中,我们会看到高校往往只着重科研发展,对教学和社会服务能力并不重视,这种情况非常常见。对高校来讲,教师最能够量化的是其科研数量以及科研质量,由于教师的考级、评定职称大多都是与科研数量、质量相挂钩。于是高校对教师的职称晋升标准越来越严苛,要求教师的科研质量越来越高,教师晋升的主要依据深受科研结果的数量影响,要求教师从省级到国家级的科研课题项目达到一定量的标准,教师为了在职称上有所晋升,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科学探究、项目申报和论文写作,在教学、备课的时间花费上相对减少。因此,教学质量没有被重视,教师只把教学当作完成任务,只投入了少量的时间成本,即使非常重视本科的教育和社会服务能力,但是最终落实在行动上的高校很少,导致高校教育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趋势。
(二)考核体制中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比重不够
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求把教育教学的业绩作为主要考核点,对教学质量评价做出改善,对教学质量评价制度进行补充完善,要从多方面对教师的教学做出评判,如教学规范、运行、改革、教学效果等做多方面考核。现在的高校教师体系中,只规定了高校教师的教学基础工作量,对教学的工作要求不高,对教师课堂要求、教学效果、参与研究改革等方面几乎不做太大要求。没有明确教学业绩的考核要求,导致教师没有教学压力,没有竞争环境,工作兴致不高,不重视教学质量。高校管理缺乏制度性保障,阻碍了教学工作推行。
(三)高校教学激励不够
高校教育激励中可对优秀教师颁发荣誉称号,对教师进行激励。对高校教师来讲,教学荣誉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可以激励教师继续保持良好的教学状态,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工作热情,同时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也可以激励其他教师的教学动力,形成良性竞争,促进教学质量。而在当下的高校中,教学荣誉越来越边缘化,与职称晋升、人才评审等相比,教学荣誉几乎不占任何优势。由于高校教师着重职称晋升,忽略教学荣誉,功利化完成教育目标,导致教师心态失衡,存在落差。也就导致了大学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不能完成。
三、高校教师队伍激励对策
(一)管理观念需要更新
现代化管理与时俱进,引进现代化人资管理势在必行,在高校教师管理中,应该结合高校教师的特点进行管理。在高校教师管理过程中,应该对教师进行鼓励、评估和反馈。言语鼓励能够给人以奋进,增加工作积极性,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高校教师的管理,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反馈和测评,在教学指标上制定出完善的激励制度。另外,在高校教师的管理方面,需要以人为本,尤其是制定相关考核标准,如教师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表达能力时,应该多跟教师进行沟通,倾听教师的心声,尊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使考核标准更加符合大众需求。将绩效考核从纸面文字内容转化为对教师的关心、培养和未来发展层级,对教师的个体差异应予以理解,体谅教师职业的复杂多样性,用完善有效的激励制度培养出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二)革新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高低,来决定对其进行奖惩,是目前高校教师的教学现状。这种以评价结果来对教师进行判定,并且以该结果作为人事决策的关键因素,无疑增加了教师的压力。教师质量评价体系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教学评价,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更正和调整,形成良性循环,提高教学质量。一个好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是只针对教师,对教师进行考核,而是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结果的全方位反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且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让教师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水平,改善教学质量。在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结果和评价时,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肯定,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教学热情。因此,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具有非常良好的教学方向性,能够让教师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当作对自己教学工作的检验,也将其当成是提升和完善自己的一种方式,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学评价。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对教学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如教学和科研在教师考核评定中存在不同等的重视、教学与科研的奖励机制不平衡、高校对教学效果不重视、教师发展空间有限等。为提升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则需要对高校教师的激励管理进行优化改革,激发教师的教学意愿,提升教师的工作动力。以此促进高校长期稳定发展,提升教学水平,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姚立新,郑强.制药创新激励不足的原因与FDA采取的对策[J].中国新药杂志,2019,28(09):5-16.
[2]陈权,沈斌.基于要素投入视角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9,37(01):84-87.
[3]刘广,虞华君.外在激励、内在激励对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9,40(01):201-210.
[4]林成华,徐瑞雪,王雅莉.密歇根大学交叉学科教师联合聘任制的经验与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9,13(02):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