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教学新探索

2016-10-14 19:28杨廷璋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8期
关键词:完善措施教学改革

杨廷璋

摘 要: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是是各个专业的基础通识课程,在学生教育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计算机与信息基础类课程的现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对找出了完善措施进行教学改革,以求更完美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与信息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完善措施

1.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也随之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学好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目标,同时计算机基础教育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培养学生熟练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工作中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还要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

由于计算机属于后起领域,在很多方面还没有达到相对的成熟,所以其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比如:

2.1重理论,轻实践

如若将计算机专业追溯到未出现以前,其前身就是数学专业。由于其是由数学专业发展演变而成的,这也决定了其中不少教计算机专业的教师都是从数学教师转过来的。所以这就在无形中决定了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方式必然是与数学专业相类似,均是将理论教学作为重中之重,而实践则是作为辅助课程,为的是学生更加方便地理解理论知识。但是正是由于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导致了学生不论是在计算机基础操作方面,还是在计算机能力操作方面都明显达不到标准要求。这些现象也是当今社会中每一个高校普遍存在的弊病。

2.2实践教学与具体实际问题不相符

由于现在任教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教师有的是来自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有的则是普通高校毕业的教师,他们对数学专业的知识理解都不是很透彻,所以导致在遇到计算机领域中的数学问题时,如信息处理的实际问题、科学工程与计算的实际问题等,他们都不是很精通,甚至有些迷茫。因此,其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不是非常落后,就是与具体的实际问题不相符。这样不仅耽误了学生的发展,甚至还有可能阻碍社会在计算机方面的进步。

2.3实践教学不具有系统性

虽然近些年来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上,一些高校对其原有的实践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这些高校进行的改革都是在实践教学的某些环节,而非整体,因此也就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所以,如今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依旧处于独立的状态,没有连贯性,缺乏系统性,因此不能起到综合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的良好效果。

3针对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探索出的解决办法

3.1教学内容

3.1.1教学内容应该不断更新,与时俱进

对于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类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学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更新,同时对其课程体系也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为了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使得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类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注重结合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现状。此外,由于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类的基础课程具有课时少、概念多、动手能力强等特点,所以高校教师在讲解时,应重点讲解该科目的重点、难点,将最主要的精力用在最重要的内容上。此外,教师不应该仅仅是在课堂上讲这些所谓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在其中穿插着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动手操作的环节,方便学生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1.2教学内容要具有真实性

实践教学内容的真实性是教学任务中的关键部分。如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实践内容大部分是来自于任课教师自行设计的自身比较擅长的实践内容或者是直接来源于课本,其中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的实践是少之又少。因此,其可以说是与企业脱节,与实际问题不相符。也正是由于实践内容缺乏真实性,缺乏连续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与提高。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地得到锻炼,真正地适应社会,高校教师在选择实践内容时应做到实践教学环节与具体实际问题相符合,与企业项目密切联系,从企业的真正需求出发,对学生进行严格地锻炼,从而培养出合格的计算机人才。

3.2不断创新其教学模式

3.2.1分层次教学模式

根据新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较好层次的学生可免修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而对于一般的学生,则由专业优秀的老师给学生们集中上课,对学生们进行积极教导等。

3.2.2改进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

高校对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进行的教学新探索,必然少不了在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探索。比如说,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撤除仅仅讲授理论知识,而忽略上机操作的错误方法,应该提倡理论与操作同时进行,以方便学生们对理论知识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同时动手能力也不断的加强。

(1) 教学方法的实践

正确的教学方法可以在学生们学习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今,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有两个,一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即教学内容被任课教师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这些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加以熟悉与掌握,从而达到教学的最终目标。一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能够将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挖掘出来的项目教学方法,即是在进行一个完整的系统的项目过程中对学生们进行教学。

(2) 教学手段的实践

恰当的教学手段也能够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对学生比较有益的教学手段有四种。一是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充分地利用,如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性、启发性地难懂的知识讲解的生动具体、通俗易懂,从而使学生理解得更加透彻。二是开展信息化网络课堂教学。即在校园网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信息化工具,给予学生们数字化的教学资源、教学活动等,从而实现全程的信息化。此外,学校还可以为一些精品课程创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开辟网络课程、进行作业辅导、自我测评等。三是对教材建设进行严格把关,使得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对教材的建设是教育工作中非常基础的工作,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四是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对教学环境进行优化。教学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们互相追赶、互相超越,越学越有劲头,从而起到一个良性循环的作用。

4结束语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类基础课程在计算机领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全国各个高校对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教学质量都是密切关注的。虽然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实践内容与实际问题不相符,实践教学没有系统性等显著的问题,但是笔者在文中也写出了一些应对这些不良现象的策略。希望这些办法能够为各个高校对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类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起到有益的作用,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力强、学习能力强等优势的、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杜炫杰,叶惠文. 广东省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项目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0,18:12-16.

[2]陈林. 职教集团品牌建设探索——高职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6:98-99.

[3]雷鸣.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4]毕丽萍. K职业学院基础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及提升研究[D].山东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完善措施教学改革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谈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实施与完善
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探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