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运用逻辑推理 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以《发达的古代农业》为例

2020-11-17 00:55新疆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0年4期
关键词:逻辑推理土地生产

新疆

人教版必修教材是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模块编写的,每个单元分别讲述中外某个时代在不同方面的发展演变,如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分别讲述了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状况及经济政策。这种大时代背景下的知识结构对学生的自我理解和消化能力有一定的挑战,在一轮复习中,如何运用逻辑推理,引导学生明确知识点间的关系,降低教材的理解难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思维能力,成为教师课堂教学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以《发达的古代农业》为例,浅谈具体的教学思路。

在具体展开复习前,教师应紧抓课程主题,找准逻辑推理的切入点,就本课而言,主题应为中国古代农业。其实,无论在什么时期、什么国家或地区,要想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具备的物质基础都是人们开垦出的土地,因此,“开垦土地”就是教师引领学生展开逻辑推理的切入点。

一、利用切入点,厘清相关问题

围绕“开垦土地”这一切入点,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远古时期的人们如果想发展农业生产,最先选择的土地开垦范围应该在哪里?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无法满足需要时,人们会到哪里开垦土地?一旦过度开垦土地,会产生什么影响?开垦出的土地到底归谁所有?人们在开垦土地的过程中,如何组织生产?使用什么工具?经历了怎样的耕作技术和方法的演变?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整理出开垦土地的地域范围、所有权归属、生产组织方式、劳动工具、耕作技术和方法等线索,根据教材或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

关于土地开垦的范围,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工具落后的情况下,人们最先开垦的肯定是土质肥沃、地形平整的土地,这些土地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的冲积平原地区,所以,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的两河流域、古印度的恒河流域和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就成为了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但是,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人口数量的增加,原有耕地面积满足不了生产生活需要时,人们也会开垦土质贫瘠、地形崎岖的土地。据统计,宋朝时期,中国耕地面积5.6 亿亩,明朝增加到8.5 亿亩,清代增至11——12 亿亩。在这些新增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外国人视为很难开发利用的“边际土地”。对这些“边际土地”的开发利用,虽然可以起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养活更多人口的作用,但从历史角度看,必然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提倡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关土地的所有权归属,结合教材知识可知:在原始社会,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在奴隶社会,一切土地属于国家,这种土地制度被称为“井田制”;到封建社会,则是以土地私有制为主,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土地所有权呈现从公有到私有的特征。

生产组织形式随着劳动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从集体耕作到春秋战国时开始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为主的过程;生产工具的改进则经历了从非金属的石器、木器、骨器,如耒耜、石锄、石犁,到以铜器、青铜器、铁器为主的金属工具的演变;耕作技术和方法也经历了从落后走向先进,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如从原始农业时期刀耕火种的粗放经营到传统农业时期铁犁牛耕的精耕细作,从春秋战国时的垄作法到西汉时的代田法,再到魏晋南北朝时的耕耙耱技术。

二、运用逻辑推理,继续深入分析

在厘清“开垦土地”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继续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人们千方百计地开垦土地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那么,古代中国的农作物品种有哪些?用途是什么?哪些是自己栽培的?哪些是从外国引进的?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呈现怎样的变化?

围绕以上问题,可以整理出两条线索,即农作物的品种及生长周期。对农作物品种的分析,可以从用途上分为以粟、稻、麦为代表的粮食作物和以蚕、桑、棉为代表的经济作物,还可以从来源上分为本土作物和外来作物。例如,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水稻和粟属于中国的本土农作物品种,呈现“南稻北粟”的地域性特征;大麦、小麦的原产地是西亚,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的原产地是美洲,这些都属于外来品种,它们先后传入中国,不但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结构,而且养活了更多人口,带动了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随着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农作物品种的改良而越来越短,如西汉的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而南宋以后,江南地区逐渐形成了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这极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以上农业生产的发展建立在“靠天吃饭”的基础上,为了提高人们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古代统治者重视农业灌溉,兴修了大量水利工程,如战国时的都江堰、汉朝的白渠和龙首渠等。为了把水引到农田,人们还创制和改进灌溉工具,如曹魏时马钧改进的翻车、唐朝的筒车、宋朝的高转筒车和明清时期出现的风力水车等。由此可归纳出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两条线索,还可总结出农业生产的动力来源经历了从人力到畜力再到水力、风力等自然力的过程。最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必然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人们的生活从频繁迁徙走向定居。

这样,围绕“开垦土地”这一切入点,采用逻辑推理的形式,可整理出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及其演变特点:

三、结合教材内容,针对重点,查漏补缺

在运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整理出教材知识框架后,为了突出重难点,教师可以为学生补充一些史料或高考题进行强调或查漏补缺。例如,教材提到:春秋战国时期,通过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在这种制度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面对土地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

解读以上内容时,教师应结合史料或高考题向学生交代清楚: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的一项重要土地制度,除私有土地外,还有属于国家的土地,但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不同于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这里的土地是归政府所有而不是王个人私有,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个体耕作而不是集体劳动。同时,作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个体耕作的小农经济历来是高考的重点。

例1.(2015·全国卷Ⅰ·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战国时农业生产的劳动效率在提高,所以,农业收益的增加使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 项正确。农业收益的增加可以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提供劳力、市场和原料,从而促进其发展,故B 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农业收益增加的条件而不是结果,故C 项错误;D 项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关,故排除。

例2.(2019·全国卷Ⅲ·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 )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清朝租佃经济的发展,说明当时个体农耕仍是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故C 项正确。当时土地所有权仍在地主手中,故A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农业生产的利润和农产品的商品化,故B,D 项排除。

此外,教师还应告诉学生:面对土地高度集中,北宋统治者却采取了“不抑兼并”的政策。当时有士大夫说:“不抑兼并,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宋太祖的指导思想是“藏富于民”,认为不管兼并者如何富有,只要在大宋国土之内,通过赋税,最终仍会归国家所有。

所谓“不抑兼并”,本质上是政府承认并保护土地私有权的合法性及土地的商品化,允许其流转买卖,甚至国家也参与其中。这一政策一方面导致土地兼并现象更加严重,从而加剧了官僚地主对佃农的剥削,拉大了贫富差距;另一方面,土地所有权的竞争加剧,客观上促进了土地利用效率和流转速度的提升,使得土地向有投资能力的人集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商业繁荣。

例3.(原创)宋代“不抑兼并”,导致了土地所有权的竞争与垄断,出现“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的局面。这种局面客观上 ( )

A.减少了土地的垦荒面积

B.适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

C.抑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加剧了土地的分散和贫富分化

【解析】宋代的“不抑兼并”政策承认并保护土地私有权的合法性,地主可以随意兼并土地,从而出现以上局面,故B 项正确。土地的垦荒面积不是“减少”而是“扩大”,故A 项错误;不是“抑制”而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C 项错误;不是加剧土地“分散”,而是“集中”,故D 项错误。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一轮复习中,只要教师找准课程主题的切入点,运用逻辑推理的形式,就能引导学生打破教材束缚。按照高考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巩固基础知识,提升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逻辑推理土地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利用思导图进行抽象逻辑推理
我爱这土地
花生是谁的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真假借据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超难度逻辑推理大挑战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